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3)
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愈演愈烈,大学生实习的现象出现普遍化和低龄化的趋势。但是,社会上广泛存在侵犯实习大学生合法劳动权益的现象。本文一共分为五章,逐层深入。先从一则实习工伤事故引出大学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现状的严峻及本文欲讨论的重点;第二章分析大学生实习的相关定义、梳理了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者身份的理论争议;第三章着重阐述大学实习生最低薪酬标准的适用问题;第四章侧重于大学实习生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最后,本文提出如何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保护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7)
本文笔者针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的情况,全面分析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护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了预防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保障顶岗实习中学生的权益关系到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面对层出不穷的侵权事件,在了解顶岗实习中学生享有的人身权益和劳动权益的基础上,分析顶岗实习中供求关系的失衡、法律保障不足、高职院校监管缺位、实习企业管理缺失、实习学生保护意识不足等原因,并提出解决保护实习学生权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9)
当今中国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高达727万,比去年增加了28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重视到用人单位实习。但是,鉴于我国立法尚未完善,针对在校期间大学生实习的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使得在校实习生处于法律弱势的地位。因此,现阶段亟待建立完善的实习生权益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保护广大在校生的实习权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1):177-178
《劳动合同法》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人才招纳更规范,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另一方面对新就业人员就业市场造成的挤压,尤其是对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对他们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诚信意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法规合理规划自己的求职策略,更好的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社会实习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路径。当今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支持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生活当中。为了深化大学生的课外实习,我们需要对实习内容以及实习的形式进行改进,以保障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也需要国家对教育加大重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以保障受教育者在"社会实习"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或出于增加收入,抑或出于增加实践经验,兼职在大学生中间成为一种潮流,但随着大学生兼职情况的增加,兼职大学生权益被侵犯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但当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该如何进行保护、维权,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本文就对于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兼职大学生起到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1)
船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力量,完备的法律制度是船员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船员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层级低、体系分散,船员劳动权益保障尚显不足。为此,建议我国针对船员劳动权益保障单独立法。单独制定《船员法》应当在顶层设计中突出船员“关键工人”的地位;体系上依照船员雇佣的客观情况,平衡自由船员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内容上从船员职业特殊性角度出发,系统完善船员特殊劳动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3)
报告高校培训机构发展现状,提高社会对高校培训机构乱象以及大学生权益保障的关注度,发现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另外对大学生在培训机构中权益受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大学生了的辨别能力,为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寻求途径,为高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对政府对高校培训市场加强管理提供有着借鉴意义。本文将对高校培训发展的现状、大学生在接受培训时所遇到的问题、国内外高校培训市场的发展情况对比、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0)
劳动权是人类众多权利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与日常的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是女性,在我国的二孩政策实行之后,对于女性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完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可是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发现,在部分措施的衔接和制度的安排上都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社会各界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有效保障女性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