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lanning》2015,(3):54-57
盗窃罪是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学者对盗窃罪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但是盗窃罪不同于盗窃行为,有盗窃行为不一定就构成盗窃罪,因"盗窃"广泛分布于刑法条文之中,所以文章就刑法中出现的"盗窃"进行简单梳理,并就部分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2.
面对大学生盗窃被害的多发态势及呈现出的特征,传统的以犯罪人为中心的盗窃犯罪预防策略已日显局限。预防和减少犯罪应兼顾社会预防和被害预防,被害预防理论给当前预防大学生盗窃被害的对策研究带来若干启示和思考,应重视被害预防在预防大学生盗窃被害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学生分担预防犯罪被害的责任,做好盗窃犯罪被害预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7)
随着我国彩票业的发展,彩票销售站点和彩民数量不断增多。而以彩票为犯罪对象的盗窃犯罪案件屡有发生。无论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对盗窃彩票犯罪存在不同认识。分歧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彩票的法律性质如何;其二,如何计算彩票盗窃金额;其三,盗窃彩票金额的既遂、未遂问题。正确认识彩票的法律性质,根据盗窃彩票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是正确适用法律、准确计算盗窃犯罪金额,进而精准打击盗窃彩票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5)
盗窃罪是刑法中最常见的犯罪,借条是民法中最常见的民事法律合同,当刑法中的盗窃行为和民法中的借条相撞时,应当如何来处理?侵财类犯罪的本质是使他人的财产遭受损失,这里的损失包括被害人应增加的财产未增加;不应减少的财产减少了。而行为人窃取借条,是为了“赖账不还”时,出借人的经济利益往往难以通过民事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得到弥补,从而遭受必然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围绕盗窃借条行为,分别从盗窃借条行为的争议点、对各个观点的批判、盗窃借条行为的定性分析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盗窃罪是目前为止我国高发财产犯罪之一,如何正确判断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对于能否正确适用法律规定,能否有效打击盗窃财产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判断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问题理论界和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对接触说、隐匿说、转移说、失控说等判断盗窃既遂未遂的理论学说的分析,认为失控说加控制说能够真正区分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运用失控说加控制说来真正判断盗窃既遂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盗窃的行为时间、地点等具体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贾真  李嘉华 《四川建筑》2009,39(3):41-42
以"空间"的角度研究"犯罪",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从如何保证社区居民免受或少受盗窃侵害这一独特视角对城市社区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归纳并指出当前社区中存在且较易受到盗窃侵害的危险空间的类型及其特征,包括社区的布局形式,高层住宅社区,社区公园及绿化等,从而为今后的社区安全设计提供建议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
众所周知,在财产犯罪中盗窃罪是最为常见的犯罪形式之一,也因其具有看似清晰的成立条件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被大家所广泛理解。但本文认为,盗窃罪的成立条件不应包含秘密性,而应该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而受非法占有目的指引实施盗窃行为。明确盗窃罪的成立条件以及其与抢夺罪,侵占罪的区别,是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盗窃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明确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6)
入户盗窃作为盗窃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主观恶性、客观危险性、危害性等方面都更加严重,但是关于入户的认定却在理论上和实务中存在争议,而实践中入户盗窃案件却屡见不鲜,伴随而来的入户盗窃都是理论界焦点话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入户盗窃罪的特点,对入户盗窃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入户盗窃罪理论研究提供有益支持,为入户盗窃司法认定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3)
《刑法修正案(八)》中盗窃罪将"入户盗窃"新增为盗窃类型之一,将之前的两类增加到如今的五类;抢劫罪中的"入户抢劫"成为该罪加重情节之一。对于这两个罪名的界定问题本文将结合司法实践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0)
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创造力的提高,使得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多变,通常一个犯罪分子为了实现其犯罪目的往往会不择手段,大多数不会按照刑法条文规定的情节进行犯罪,给司法实践中的审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盗窃罪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罪名,更是如此,像扒窃,入户盗窃等常见情节的认定,等等。本文将以盗窃罪为切入点,通过司法实践中案例分析的方式,浅析盗窃罪中情节的认定,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