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2)
中小学法治教育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但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从法治教育的理想模型、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及现状、法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来对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体系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在"全民记者"的时代大背景下,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南宁市中学生为例,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和座谈讨论法,试图探寻和调查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借此探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路径,以期引导青少年受众树立理性向上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3.
胡骉  曾礼 《城市建筑》2012,(2):43-45
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育特点及其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基础之上,通过解析新时期校园建设模式的弊端,结合梅溪湖中学设计实例,总结建设可持续校园的设计方法,探讨以教育示范为导向的中小学绿色校园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4)
将青少年法治教育这一大命题放置于时代背景下,提出关于未来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思考。青少年法治教育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传统讲座,乃至纸质刊物这些已有形式,更要基于对青少年身心特点的了解,充分借助新媒介时代的便利条件,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导者赋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构建立体化的法治教育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提升。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切入点,探寻媒介如何为弘扬社会"正能量"赋权,进而促进青少年公民意识觉醒,在推动社会变迁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6)
青少年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确保中小学生得到基本的法制知识教育,不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依法制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此需要从学校、家庭、教师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让法制之花在中小学校园中绽放。  相似文献   

6.
重视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需求,介此,加强基础教育建设至关重要。而公办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理应为孩子们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及精神空间,其选址却常为以利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所衍生的非正义空间。该文以哈尔滨M、S两所公办中小学为例,剖析其设计建设时面临的各项限制以揭示其选址问题,并提出学校合理布点、土地置换整合、多方参与跟进、政策合理放宽等解决措施,以期为未来公办中小学选址提供参考或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为典型案例,利用GIS海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辅助规划决策、直观而理性的可视化表达等功能特性,探索GIS技术在福州市教育分区和规模预测、中小学存量用地布局优化、中小学增量用地选址中的应用,为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提供更为直观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中小学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指导中小学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标准主要服务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其中,中小学用地标准是中小学规划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所需硬件条件的重要保障,尤其需要有针对性的优化以响应政策变化和现实需求。文章基于教育现代化所需硬件条件的目标要求,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现行中小学用地标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提出其在指导中小学空间布局、用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管控三个方面的不足,并以武汉市为例,从构建分区分类的宏观管控体系、分级分类精细化地建立用地指标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集约利用指引三个方面提出超大城市中小学用地标准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小学规划与建设标准的迭代更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9-10
<正>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心理化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的建议,借助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这个交流平台,今天我围绕这一命题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建议。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编写中小学建材的出发点大家知道,我是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非常重视儿童青少年也就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说,办教育必须按照两个规律办事:一是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学生也就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我认为,中小学教材编写要考虑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应创造出轻松、流畅和交融的建筑内外空间,打破传统校园空间的封闭、破碎和不连贯。关于中小学校园的复合型规划设计,已逐步成为当代建筑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校园空间的设计中,引入复合型规划设计的概念,将校园空间中的广场、院落、底层架空和绿地串接成为整体的校园空间,从而把各个分散的校园场所连接起来,使校园充满流畅、生长和具有内聚力的人性化场所。该文以宜昌市花艳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为例,尝试就中小学校园的整体性、集约性、开放性和统一性等复合型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力图把它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