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Planning》2019,(23):211-212
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实现。罪犯是自然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因为触犯刑法被暂时剥夺自由的人群,罪犯在服刑期间仍然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格权利。但是在现实中,罪犯的隐私权很容易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
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人肉搜索和网络隐私权相生相克,前者代表的是隐私权的侵犯,而后者代表的是隐私权的保护,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经初步研究发现,国内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应该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做到取其精华。文章以网络隐私权作为切入点,总结了网络隐私权的相关内容,并以网络隐私权的国外保护和国内保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化的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建议,希望对国内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4):122-123
随着互联网普及相关技术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该时代中,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分享、存储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对数据的利用,正是这种对数据的利用衍生了各种新服务、新产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大数据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人们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立法相对较多,如《宪法》、《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难以发挥应有之效。对此,本文主要就当前时代我国隐私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进行分析,期于为完善相关制度、立法,保护公民隐私权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78-279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刻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隐私侵权问题尤为突出,微博凭借其内容简练,传播广,发布快,数量多,现场性以及跟随功能等特点,成为备受广大网友关注和欢迎的信息交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以微博形式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进而分析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承担,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探讨以微博形式侵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权。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高校宿舍内部隐私权的界限受到了诸多限制。本文从隐私权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隐私权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应权利保护建议,探析我国高校宿舍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民生档案作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管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因其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内容,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具有其他信息资源所无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更具非凡意义。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服务至上的基本原则,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保护公民切身利益为档案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社会的隐私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新时代赋予民生档案服务人民大众、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加快民生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发挥民生档案最大价值、产生最大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6):200-201
美国《2015年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法案》全文将保护公民隐私贯穿始终,对网络监控与个人隐私进行平衡与协调。中国也在着力于网络立法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注重公共安全与公民个人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在这一方面,美国网络立法中就安全共享机制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立法设计,值得我国网络立法考量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隐私权的含义和特点入手,阐述了网络空间中个人隐私权遭受侵害的原因,并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自美国学者沃伦(Wallen)和布兰代斯(Brandeis)于1890年提出隐私概念后,学界就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其边界问题仍存在争议。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人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利用网络技术收集、保存和传播个人隐私信息非常容易实现,当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另外由于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要求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隐私权的界定及特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与抗辩事由以及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本文介绍了刑诉法对涉罪未成年人隐私权限制和保护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讨论了我国在保护涉罪未成年人隐私权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最后对如何完善对于涉罪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进行讨论,即完善法律制度、转变司法人员的法律思维、健全监督制度以及规范具有第四权力之称的"媒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