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LD/EA驱动器。该驱动 器采用四个塑封NPN多晶硅双极晶体管和一个常规硅双极晶体管作为有源器件,可以在25Ω负载上产生50mA的调制电流用于直接驱动激光器或在50Ω负载上产生2.5V的调制电压用于驱动EA调制器。该驱动器的工作速率为DC至3Gh/s,调制电流和偏置电流调节范围分别为5-50mA,上升、下降时间小于100ps。 相似文献
2.
采用0.2μm GaAs PHEMT工艺设计并实现了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用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集成驱动器电路.整个电路由带源极跟随器的两级差分放大电路、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和输出电路组成.电路芯片面积为1.0mm×0.9m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单一 5V电源供电时直流功耗为1.5W,输出最高电压幅度为2.4V,电路最高工作速率高于24Gb/s,可以应用于光纤通信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3.
采用0.2μm GaAs PHEMT工艺设计并实现了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用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集成驱动器电路.整个电路由带源极跟随器的两级差分放大电路、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和输出电路组成.电路芯片面积为1.0mm×0.9m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单一+5V电源供电时直流功耗为1.5W,输出最高电压幅度为2.4V,电路最高工作速率高于24Gb/s,可以应用于光纤通信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4.
5.
10Gb/s串行接口发送端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高速多通道SerDes发送端系统的设计.设计采用65nm CMOS工艺,单通道数据率为10Gb/s.数据通道由一个全速率并串转换Mux电路和一个CML驱动器组成:在并串转换电路的高速部分,为了节省功耗和面积,采用TSPC型的锁存器和触发器代替CML型结构;输出驱动器采用CML结构,并加入一个四抽头的前馈均衡电路以减小数据信号码间串扰的影响;最后为了使信号能够无反射地进行传输,设计了阻抗匹配电路. 相似文献
6.
A 1.25 Gb/s laser diode driver (LDD) with pulse width optimiz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 0.6-μ m BiCMOS proces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ulse width distortion (PWD) of the output eye diagram and the driving amplitude from the second pre-amplifier. Also, a specific current setting circuit working together with an LDD is proposed to generate the optimum driving amplitude and to avoid device nonlinearity,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process deviation.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a maximum crossing deviation of –3% and indicate the desired independence an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7.
8.
设计了一款工作速率为1.25~3.125 Gb/s的连续可调时钟数据恢复(CDR)电路,可以满足多种通信标准的设计需求.CDR采用相位插值型双环路结构,使系统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对抖动抑制和相位跟踪能力独立进行优化.针对低功耗和低噪声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半速率采样判决电路,利用电流共享和节点电容充放电技术,数据速率为3.125 Gb/s时,仅需要消耗50 μA电流.芯片采用0.13 μm工艺流片验证,面积0.42 m㎡,功耗98 mw,测试结果表明,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接收PRBS7序列时,误码率小于10-12.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0.25μm CMOS工艺实现的12通道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阵列驱动器电路.该电路采用3.3V单电源供电,单通道最大输出调制电流超过30毫安,单通道工作速率达到3.125Gb/s,12个并行通道的总带宽为37.5Gb/s.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一种通过交叉相位调制(XPM)效应实现40 Gb/s信号全光3R再整形的方案,方案的核心是一个用超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作为其中一臂的马赫-曾德仪,通过计算并调节这一臂的光子晶体光纤的长度,可以利用XPM效应使通过此臂的信号光产生π的非线性相移,所得光与另外一臂的光信号相干涉,实现对受噪声污染和色散影响信号净化和整形的作用.并用Optisystem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