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首先需要探明学生对人地观念的态度倾向,为此编制人地观念量表,选取500名高中学生施测,应用Rasch模型分析测后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对3种人地观念的认同水平存在差异,学生对人地协调论持非常同意的态度,对征服自然论持不同意的态度,对环境决定论总体持同意的态度,学生对征服自然论的认同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完善测评量表以及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3)
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区域认知、思维素养三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协调观、学习方法,以及地理环境认知等方面的能力。结合人口和地区、国家等方面知识,探索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4)
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人地协调观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核心观念,而如何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尊重自然规律;培养学生从地理要素、空间和时间、区域等方面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处理地理信息,发现、探索问题,合作设计等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而课本活动素材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核心素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列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基于中心地理论,以榆次区典型商业网点客源地分布为例,引导学生验证中心地理论核心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实践意识和能力,更好地观察和感悟地理物象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人地协调观是素质教育环境下衍生出来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之一,将其有效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促进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0)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现代教学有了更高能力层面的要求,人地协调观作为其中的基本价值观念需要每个高中生加以重视。其内涵在于正确认识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人地协调三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引导,让学生们循序渐进树立正确观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1)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乡土地理是一个以学生居住地为中心的小区域的综合地理,将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可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和熟悉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但可以降低高中地理教学难度,还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0)
地理核心素养倾向于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水平以及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四大主要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地理核心素养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无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无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无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等问题,并从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设置活动以及选择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阐述初中地理学科应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来突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现行教材,全面指出通过哪些教学内容来落实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