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嘉兴水处理设备厂的协作配合下,采用单速风机(目前我国尚无成熟的多速大功率电机配套产品),使用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作为感温触点,1982年在上海某厂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对比实测,发现其节能潜力是很大的。该厂生产工艺为药材低温贮存,设有氟利昂冷冻机组4F-10多台,由于是低温贮存,故机组是全年使用的,配合机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有多台70米~3/时玻璃钢横流式机力通风冷却塔,设计要求进出水温度t_1=37℃、t_2=32℃,我们挑选了二台冷却塔进行生产性对比实测。二台冷却塔各安装有计量电度表,其中一台装上感温自控装置,在水温30℃时,开启风机;水温降至25℃时,关闭风机(该风机的安装容量为5.5千瓦/ 相似文献
2.
3.
4.
5.
1 前言墙材革新,无论是产品结构的调整,还是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都需要通过先进的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来实现。正如国发[1992]66号文所指出的那样:“墙体材料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质量,要积极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能为广大乡镇砖厂所普遍采用的先进新型墙材生产装备。”事实上,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我国墙材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设备的性能也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墙材革新工作的开展。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设备的更新换代步伐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墙材革新对装备的要求,其不足有两…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北京某医院冷却塔出水温度偏高的问题,采用多台冷却塔并联、冷却塔风机统一变频调节的运行策略改造原有的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冷却塔出水温度接近室外湿球温度,从而大幅降低制冷机组能耗,没有发现以往因冷却塔超温而造成设备停机等不利情况。最后针对医用冷却塔设计和选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两磨共用分料设备的研究曹勤江西庐陵水泥厂袁志芳井冈山卷烟厂许多水泥厂在扩建时,因工艺条件、厂地、资金的影响,往往在原生产线上采取“添平、补齐”的办法。在生料磨和水泥磨两车间的扩建时,一般有三种方案:①重建一条粉磨线。②用一条配料线,采用二个磨头仓配料... 相似文献
12.
13.
玻璃钢冷却塔,已经成为工业循环用水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越来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1974年以来,8年时间,国内销售冷却塔总量达1万4千多台。如果每台以平均每小时处理工业用水100立方米计算,每天可以节约用水74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5000万人口的城市居民用水量(以每人每日用水150升计)。如果建造这样大的容水量的自来水厂,则需投资7亿多元,占地1550多亩。由此可见玻璃钢冷却塔在节水、节能、节省投资、节约用地等方面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我国过去城市供水偏重于开源,费用大,见效慢。据北京科技情报所资料:每生产1吨地下水的基建投资费需200~300元,生产1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单位GDP能耗是9.6%,印度单位GDP能耗是6%,美国单位GDP能耗是3%,欧盟国家单位GDP能耗是1.6%。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我国给出的承诺是在规定期限内再降25%,十一五规划不管是否能够达标,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节能减排方面还要再出重拳。为了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保护环境、节约成本,瓮福磷业发展公司对净化磷酸厂循环水系统2台冷却塔风机实施水能机节能改造。改造后冷却塔风机采用水能风机,取代原用的风机减速机和电机,从而实现冷却塔运行耗电为零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空调系统中冷却塔的节能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指出对空调系统中的风机、水泵等的耗能就给予与制冷机组同样的重视,系统节能应整体考虑。分析了冷却塔出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举例说明了不同工况的能耗对比。 相似文献
16.
以往冷却塔风机大部分是手动开停,而且这种开停属季节性的,在使用季节,风机一般处于常运转状态,即使阴天、下雨、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没有人工停机指令,冷却塔风机仍然在运转,这无疑浪费了很多电能。当前能源紧张,节约能源是我国国民经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对长沙卷烟厂生产车间冬季和过渡季节的供冷需求和长沙室外气象条件的分析,提出在冬季和过渡季节,采用冷却塔对产热量较大的卷烟生产车间进行供冷,可实现冷冻站节能运行的目的。本文结合长沙卷烟厂的运行实践,对冬季或过渡季节冷却塔供冷的系统设计、热工性能、全年运行时间、节能效果以及投资回收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共用直流母线的电梯节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梯是使用频度较高的交通工具,每年消耗的电能是巨大的.电梯在一个上下行的运行周期中,有几乎一半的时间电梯的电机处于发电状态,这时电梯不但不需要消耗电能,而且会发出电能,传统电梯是将这部分电能经电阻白白消耗掉,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利用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对电梯运行中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二台或多台电梯共用直流母线的节能新方式,为电梯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的必要性,提出了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选址适宜性原则和环保舒适原则;最后结合工作经验,对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在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施工材料资源优化配置和建筑资源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