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2)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黑河水源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检察机关义不容辞、大有可为,调查取证是检察机关开展环境公益诉办案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制约环境公益诉讼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工作的司法现状提出解决调查取证困境的一些实践构想。  相似文献   

2.
非金属矿物材料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金属矿物材料在节能、生态与环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具有环保功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研究开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杨潇  胡谨显 《城市建筑》2014,(6):344-34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单一的工程护坡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护坡的同时如何恢复生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因此“生态护坡”诞生了。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护坡的现实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生态护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传统河道护坡结构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为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优美、环保等意识的提高,生态节能建筑走上了人类建筑舞台,它提倡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设计和运用理念,以此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优美、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这将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长远目标。根据现代建筑及社会的发展,从生态节能建筑方面来探讨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发严重。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就是环境问题。如: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等,都不同程度的破坏着生态环境。随着近些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全球变暖、城市雾霾开始受到关注。但实际上环境生态破坏的元凶就是人类。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和索取,才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增强人们环保意识意义重大。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低碳环保意识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青少年低碳环保理念的教育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7)
在中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新时代下,《新环境保护法》为强化环保的战略性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作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主要制度之一,充分满足了我国生态安全的需求,并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且发展与生存权互相配合对中国早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重大。目前监管不力和控制权责模糊是中国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想要完善之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新的环境保护法凸显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责,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确保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保护健康的环境监测系统,科学的覆盖面和基于生态完整性的补偿的需要,因此新环境保护法与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美术课不仅是有强烈艺术气息的课堂,更是渗透环保教育的课堂,它能针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强调如何关爱大自然、如何保护水资源等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环保成了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出了几点具体做法,旨在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唤醒学生,从而使他们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人类生活、生产的前提就是生态意识和以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伴随着生态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21 世纪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是一个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室内设计中引入生态、节能的观念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现低碳生活的基本依据和基本保障。本文通过室内设计材料应用的生态化进行分析,引申出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调节功能减退等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健全,如同祁连山的生态破坏案件,赔偿也只是集中在人身及财产损害上,因此完善该制度,对于生态保护及修复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建筑学设计中生态意识的运用,针对人类对自然的伤害而留下的满目疮痍,一次次惨痛代价的警告终于使得生态保护、生态意识渐渐在人类的心中苏醒,文章便是将生态意识在建筑学设计中的体现入手,并且分析了生态意识与建筑文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