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5)
<正>亲子共读,是增进父母和幼儿感情的桥梁,它既能让家长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幸福和快乐,也能让幼儿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同时,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能直观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孩子入园,家长入校"是郑州高新区第一幼儿园家园工作的思路,我们通过开展环境创设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和家长沙龙、开展亲子共读系列活动等多种途径,增强亲子共读的有效性。一、创设阅读环境,倡导亲子共读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亲子共读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亲子共读是以书为媒介,搭建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成长的桥梁。通过共读的方式,为家长和孩子创设了互相陪伴的时机,也能促进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彼此间相互分享阅读带来的新奇感受,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开展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家长和孩子共同在书本中汲取营养,收获一段快乐而又富有意义的时光,构建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66-68
幼儿园以家园共育、亲子阅读作为办园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出一系列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科学系统地指导服务,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早期亲子阅读的水平。为了引导家长正确面对早期阅读和家庭教育,避免走入花高价就能有回报的误区,笔者从家园合作开展亲子阅读的概念出发,从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6)
早期阅读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视,亲子共读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少儿英语学习的热潮和在阅读中学习的理念引导,儿童英文绘本阅读兴起。研究旨在分析与比较亲子共读中文绘本与英文绘本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亲子共读中、英文绘本的阅读指向。研究对象选取了北京市某大型少儿中英文图书馆内30组家庭,自制编码表对亲子共读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亲子共读中文绘本与英文绘本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展让教师、家长、学生乐于接受的多种家校共育活动,其中"亲子共读"就是一种有效的共育形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在探索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逐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9)
<正>观察和反思当前的亲子活动,在亲子对话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情况:一是活动中家长单向性参与,亲子对话少,无法体现亲子活动的特质;二是亲子间虽有对话,但因家长不能科学解读孩子的发展,或缺乏有效的对话策略,导致亲子对话不和谐,对话质量不高。在活动中可通过细化教育目标、了解幼儿现状、活化教养方式、提升家庭素养等四大主要策略,着力提高亲子教师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亲子阅读是一种促使父母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提高亲子阅读质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以家长自身的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孩子的兴趣指导孩子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交流中树立孩子的阅读自信;在阅读实践中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师可以从营造氛围、指导学生表演古诗课本剧、趣读成诵、开展竞赛活动以及拓展阅读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1)
阅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亲子阅读可以让家长带领孩子感知认识接触世界,父母与孩子通过共读,可以共同学习成长,也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进而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便于理解汉字的意思,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及认知能力,使孩子能够在亲子阅读中,健康成长、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4)
阅读素养是人们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基础。儿童阅读素养的养成对其一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杜威的教育本质论四个层面,立足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实证研究结论,探讨家庭因素对于儿童早期阅读素养养成的重要影响,并尝试从家庭阅读环境构建、提升亲子共读质量和家长自身阅读素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