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TOD开发模式的发展,城市综合体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空间设计愈发得到重视。文章聚焦城市综合体和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空间,分析衔接空间的基本特性和构成,建构出一套完整的衔接空间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上海4个商圈轨交站点案例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缺少多基面互动、覆盖范围有限、未形成网络化、衔接对象单一、细节设计有待提升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衔接空间的品质及使用效率。结合国内外优秀作品评价调研案例的优点和不足,从4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衔接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用以指导今后的轨道站点地区的TOD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衔接组织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铁路客运站之间的空间关系,总结出五种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的站点布局衔接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服务的乘客总换乘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最优化函数,结合算例用单纯形法求出每个时间段内轨道交通的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为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作为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相衔接的节点,起到了集散客流的重要功能,在改善城市形象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但在规划过程中却没有得到更多重视,由于整体设计与管理机制的缺失,出现了诸如空间关系混乱、空间可达性差、空间品质低、交通换乘效率低等问题.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合作展开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利用案例分析及对策》项目,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体育公园的复合化趋势促使其突破原有空间界面而不断增强内外空间的互动交流,场馆与空间景观也从原来的独立空间要素发展为体育公园场所精神统一的载体。文章针对当前体育公园场所营造中存在的场馆尺度缺乏协调性、建筑景观缺少互动性、场所文脉缺乏在地性、运动空间场所感缺乏等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从场馆体量消隐、景观建筑衔接、场所文脉衍生、空间场所感营造四个角度提出当代体育公园建筑与景观“交互”设计策略,探讨体育公园建设过程中突破空间边界的场所营造思路、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短缺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催生了轨道交通综合体的产生。轨道交通综合体衔接场域公共空间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至关重要。文章根据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差异,将衔接场域公共空间划分为界面型空间、线型空间、节点型空间三类,并以青岛万象城为例,通过对以上三种空间类型的研究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出相应的界面型空间——特色空间意境营造、线型空间——可达性系统构建、节点型空间——人性化空间营造三种空间营造策略,试图为轨道交通综合体衔接场域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轨道交通综合体自身发展,同时提升城市的形象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冯顺  赵伯伦 《城市建筑》2021,(11):28-30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迅猛,轨道交通站点成为城市重要节点,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作用影响,共同引导城市发展.本文依托站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济南市为例分析总结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从交通融合、空间贯通、文化协同等方面提出两者的衔接策略,尝试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引导,优化城市秩序,激发城市活力,建构美好的城市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使用便利程度和空间环境质量影响着轨道交通出行比率,而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其出行率的高低反映着城市建设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国际成功经验表明,站点地区开发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本文以北京东站地块规划设计为例,对站城一体化的轨道交通枢纽地块建设方式展开探讨。文章认为,轨道交通枢纽地块与城市的一体化水平和站城之间在交通衔接、产业相关、空间互补以及场所文脉这几个方面的协调水平息息相关。衔接良好的交通方式、促使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空间环境品质、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的建筑景观特征,以及与城市互补的产业发展将有力地促进交通枢纽的发展,满足人们便捷出行与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从而实现站城一体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和分担率,优化轨道站点交通设施布局,在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阶段做好交通衔接规划尤为重要。研究首先分析了轨道站点交通衔接方式的构成、交通衔接目标和策略,然后以温州市域轨道S1线交通方式衔接为例,介绍了站点各设施的规模容量及布局。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作用的发挥必须重视轨道交通接驳体系尤其是常规公交接驳建设。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公交场站是接驳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线网顺畅衔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接驳公交场站为倒,对轨道交通站点衔接公交场站在选址规划、功能定位和方案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聚焦城市综合体和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空间,归纳了接驳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继而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上海市五角场站点物质空间层面的考察,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从可达性、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三个方面对衔接空间进行设计评价。同时,归纳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衔接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提出对于接驳空间的研究是实现城市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对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场所感为基础,从标识系统、雕塑小品、自然景观、光环境、水环境五个方面,提出地下空间情境营造的原则,探索地下空间场所感建立的途径,塑造愉快、舒适、美观、安全的空间环境,满足使用者对空间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理论研究,国内外案例分析和现实,总结地铁站点与大型商业建筑的衔接空间布局形式,继而提出衔接空间设计策略.结合杭州庆春广场的工程实践,对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铁站点的空间衔接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及应用,着重从人流动线、人流引导、消防分区和疏散设计、空间环境营造、分期建设及技术措施等要点,提出了衔接空间设计改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许琛 《安徽建筑》2012,19(2):131-132
文章以南京地铁二号线东延线南师大站为实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线网的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是否有利用交通的无线接驳,从而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交通客流量最大化的目的。凸显了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重要性,是轨道交通站点形成无缝接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发展,尤其发达大城市有多条轨道交通线建成或在建,这为城市中心区站点周边建成空间环境的提档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然而,现有TOD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建设主要还是聚焦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站点周边空间再开发等领域,对于轨道站点周边绿色化打造和人性空间营造有所忽视。以南京而言,鼓楼地铁站周边开发考虑了绿色化要素,但总体而言属于"浅绿色"特征。文章结合鼓楼地铁站周边调研,引入深绿型TOD理念,提出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深绿型TOD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针对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一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城市设计着重考虑整体空间布局,建筑环境与场所感的创造,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相衔接的四个方面,从而营造高教区整体和谐、富有情趣和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站点的场所营造设计不仅影响到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更直接地反映出该城市的形象、文化和品质。在场景理论视角下,轨道交通尤其是散落在城市各个区域的站点,是城市"场景"中至关重要的载体和媒介。本文结合宁波轨道交通站点的场所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问题,最后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提出场所营造设计的策略,以期为全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和改造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洪斌  何冬华 《规划师》2012,28(3):86-90
轨道交通及其衔接设施的无缝衔接是影响轨道交通水平的重要因素,交通衔接设施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城市空间发展需求与轨道交通运输特点两个方面。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从城市空间层面,通过衔接功能区划建立与城市空间优化耦合的衔接设施;从轨道交通运输层面,通过设定零距离换乘的衔接标准、一体化的轨道交通衔接布局、人性化的换乘设计,实现轨道交通服务的无缝化。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轨道一号线交通衔接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赞 《山西建筑》2010,36(4):287-288
以宁波市轨道一号线交通衔接规划为例,从轨道交通衔接模式选择、站点交通功能等级划分和站点交通衔接规划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小汽车交通、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以实现无缝衔接与零换乘。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对轨道交通站点用地的开发内容和开发方式进行分析,进而对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综合功能的布局原则、开发方式进行探讨,并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现状,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以东阿县图书馆建筑设计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背景,分析了项目选址、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空间组织以及使用者的行知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场所感营造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建筑空间的"在场性"体验、建筑功能对空间活动的多元化引导以及使用者的文化认同感等与文化建筑场所营造相关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设计对中小城市文化类建筑场所感营造的具体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