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
在污染地块原位热修复工程中,土壤热采样是判定地块内污染物残留量的重要手段。在热采样的土壤样品钻探、收集和冷却过程中,易发生土样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损失,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地块内污染物浓度。论文参照国内外热采样技术方法和应用案例,引入加标回收方法,选择适合的标准物质,在实验室内模拟现场热采样过程中,土样经收集和急冷2个步骤后,VOCs和SVOCs的回收程度。本次研究结合热修复工程常用加热温度数据,设计80℃和120℃2个温度环境。实验数据分析可得,SVOCs加标回收效果优于VOCs。本次试验结论和数据,可为热修复过程中热采样方法规范性、数据保真、过程控制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以甘肃省某铅锌冶炼厂高浓度铅(Pb)、锌(Zn)和镉(Cd)复合污染场地为对象,开展新型固化剂SPC原位固化稳定化(S/S)技术修复现场试验研究。进行含水率、p H值、浸出毒性和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动力锥贯入试验,以考察修复前后污染土理化、浸出及强度特性变化,评价SPC原位S/S技术的修复效果,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试验结果表明SPC原位S/S技术能显著降低污染土含水率,提高其p H值;修复后Pb,Zn和Cd浸出浓度值显著降低,且均能满足相应限值要求;SPC修复能够有效降低土中重金属弱酸提取态含量,并将其转化为残渣态,同时显著提高土层贯入阻力值。提高SPC掺量可进一步增强其对污染土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工业地下水污染修复现状和技术比选进行研究,介绍了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常用的污染修复技术。针对不同种类的修复技术与修复工艺进行比选与优化改进,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说明。同时,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探讨了提升修复效果的措施,包括加强现场管理、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农业化学用品的过量使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其中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据统计,在中国有接近0.1亿hm~2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5。每年有将近2 200万吨的粮食减产和被污染,造成的损失至少200亿。 相似文献
7.
8.
9.
10.
膜界面探测器(Menmberane Interface Probe, MIP)是应用与土壤和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勘测的技术设备。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VOCs污染场地勘测中。对MIP的结构、测试原理以及与其相匹配的气相色谱检测器进行了介绍,综述了MIP在国内外污染场地勘测的应用案例,总结了国外学者针对MIP测试精度进行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MIP原位测试能全面地、真实地反应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分布状况,减少污染场地勘查成本,提高污染场地勘查效率。通过与其它原位测试探头的结合,可同时对污染场地岩土工程特性进行评价,进而为后续污染场地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文中对国内外学者所做的热脱附技术修复污染土壤工作进行了总结,从热脱附技术的基本介绍、影响因素、工程实例三个方面,就该问题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尚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我国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推动热脱附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针对土壤污染严重、治污费用高昂等问题,本文提出应首选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膨润土和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隔绝污染源,防止水土污染进一步扩大,并就该技术的机理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选取并介绍了异位抽出-处理技术在上海某地下水砷污染场地中的修复应用。该案例采用止水帷幕结合真空抽提的方式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抽出,并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对其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所用药剂包括混凝剂和助凝剂。经过13 d的间断性异位抽出-处理,地下水目标污染物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标。应用结果验证了异位抽出-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并且具有修复周期短、成本低、运行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城市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土地的污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针对我国个别地区的例子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