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M16C/80和MINASA系列的伺服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精度,提出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脉冲电路和数字电路构成的伺服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伺服驱动器系统的控制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精度可达到0.1%,并且具有接口简单,控制代码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宽调速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的全闭环位置伺服系统为例,运用自动控制理论,通过数学分析和电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数控机床进给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伺服精度,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稳定性判别公式和伺服静刚度、伺服动刚度等概念,明确了机械传动部件扭矩反馈效应的作用,统一了伺服刚度(即文中伺服静刚度)和系统启动前增益两个概念,阐明了系统各组成环节对系统伺服性能的影响,并对理论分析的一些结论,用实验作了验证。本文对于数控机床进给驱动系统的设计、分析和调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重要的伺服系统,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日愈广泛。对利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改造磨刃机控制系统的目的、基本原理、选型和运行调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突出阐述了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优良的控制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最优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机电特性参数设计中的应用。在一个宽调速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的全闭环位置伺服进给系统中,采用优化技术可得到系统增益和机械传动部件的惯量、阻尼和刚度的最佳值。在设计伺服进给系统中,通过机电参数优化设计程序,可以有令人满意的系统伺服性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双轮旋压机横向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和原理, 由伺服阀频率特性而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 并作了仿真分析。理论计算和实践考核, 均实现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是现代飞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课题。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频域运动方程,并由系统稳定性理论得出,在气动伺服弹性稳定临界点附近,系统的H∞-范数趋于无穷大。据此,发展了一种应用H∞-范数进行频域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某型飞机及其偏航/滚转增稳回路构成的多输入/多输出气动伺服弹性系统,采用该方法求得其闭环稳定临界点,与p-k法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分析结果还表明:考虑增稳系统的影响后,飞机气动伺服弹性稳定边界,相对于无控飞机的颤振速度有所降低;对临界稳定模态进行限幅滤波后,减小了不利耦合,使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闭环系统的二阶近似模型,分析了伺服电路增益和带宽对闭环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调节伺服电路参数来补偿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给出了不同输入条件下系统初始启动稳定时间和输出误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模拟和抗震性能观测的直接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当伺服阀90°相移频率与系统油柱共振频率比较接近时,伺服阀特性对振动台系统特性有较大影响,严重影响系统的有效频带范围。现有的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的有效频带多为0.4~50 Hz,不足以满足大比例缩尺结构抗震试验的需求。为减小现有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的伺服阀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和拓宽振动台系统的有效频带,在三参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加加速度反馈信号和加加速度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环节,形成一种基于加加速度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参量控制算法。对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分析,揭示了加加速度反馈可降低系统油柱共振频率并减小伺服阀特性对振动台系统性能的影响,而加加速度前馈使得系统的有效频带由三参量控制下的0.35~54 Hz拓宽至0.35~64 Hz,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加加速度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参量控制算法明显改善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模拟和抗震性能观测的直接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当伺服阀90°相移频率与系统油柱共振频率比较接近时,伺服阀特性对振动台系统特性有较大影响,严重影响系统的有效频带范围。现有的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的有效频带多为0.4~50 Hz,不足以满足大比例缩尺结构抗震试验的需求。为减小现有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的伺服阀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和拓宽振动台系统的有效频带,在三参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加加速度反馈信号和加加速度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环节,形成一种基于加加速度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参量控制算法。对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分析,揭示了加加速度反馈可降低系统油柱共振频率并减小伺服阀特性对振动台系统性能的影响,而加加速度前馈使得系统的有效频带由三参量控制下的0.35~54 Hz拓宽至0.35~64 Hz,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加加速度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参量控制算法明显改善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民航飞机液压系统伺服控制组件维修所需的液压伺服控制台的系统设计思想、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和信号标定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自适应PID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频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特点设计了自适应PID控制器,并给出了数字仿真和系统实际运行的结果,通过对比说明所提的控制方案可以使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数控加工中心系统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根据系统高性能要求,采用AT89C51 DSP芯片实现伺服运动控制器,并在一台HANUC CNC2000 i系统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伺服运动控制器具有调速范围宽、高速、高精确度、动静态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组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缩尺及足尺构件的疲劳力学性能,通过介绍500 k N电液伺服脉动疲劳试验加载系统的机械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技术性能、控制器和控制软件,对电液伺服脉动疲劳试验加载系统的使用做出充分说明,采用多功能的电液伺服脉动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对构件进行静载试验和动态试验,并通过对使用电液伺服脉动疲劳试验加载系统进行的典型静载试验和疲劳试验介绍,说明电液伺服脉动疲劳加载系统均符合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录像机伺服控制系统和定时器系统相分离的两CPU结构的缺点和局限,进而提出了伺服/控制/定时系统一体化的方法,给出了数字软件伺服系统的模型,并设计了适用伺服环路的数字补偿滤波器。所有功能均在单片微处理器uPD784915上编程实现,得预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单缸电液伺服垂直激振系统是组成振动实验台的基本子系统,本文首先建立了该系统的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及系统的方框图,其次对电液伺服阀和单缸激振系统进行了实验以别,得出了它们的传递函数的数学表达式。这些方法对实际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轴伺服电动机控制芯片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制生产的多轴伺服电动机控制芯片由3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ASIC芯片构成,即多轴工业自动化伺服电动机控制芯片、力矩伺服控制芯片和四轴交流伺服控制芯片,可全面满足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机载光电跟踪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将模糊控制和经典PID控制相结合,在保持原有系统精度的前提下,使机载光电跟踪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较之经典PID控制算法具有响应快、超调量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对机载光电跟踪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伺服电源传统测试中周期长、测试准确性差、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等问题,设计实现了一套伺服驱动电源的自动测试系统。首先完成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架构设计,接着详细介绍了硬件的组成和实现方案,之后设计其软件的整体结构和流程,并以QT为软件开发环境,通过VISA库函数实现通讯控制,完成测试软件开发。实验结果证明:该测试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性强,可以大幅度提高伺服电源测试的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舰载机着舰阶段是舰载机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文章结合最优伺服理论和线性系统解耦理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最优伺服控制器,用于舰载机着舰轨迹跟踪控制;给出最优伺服系统的基本理论,并进行可控性的证明;给出了改进的最优伺服控制系统模型,为解决传统最优伺服控制系统对复杂模型的不可控性,以线性系统理论对复杂模型进行降阶解耦,并以全状态反馈,选择性输出跟踪的方法代替原来的控制模型;以某舰载机飞行/推力综合系统为例,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的最优伺服控制器具有满意的跟踪效果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卷绕机构的运动要求,并介绍了使用伺服控制的卷绕系统的机械构成和控制系统的构成。纺机卷绕机构使用伺服控制系统可实现高速,高质,大卷装,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