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导AA型Li/λ—MnO_2二次电池在1MLiClO_4+P+C和DME中充放电特性与同类型的Ni/Cd电池比较,AA型Li/λ—MnO_2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4.0V)和高容量(750mAh)的突出优点。比能量达到130Wh/Kg。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二次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制开发的最新成果;讨论了这些可充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复合技术制备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技术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或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早就应用于锂二次电池中。综述了最近几年来复合技术在制备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进展。这些电极材料包括负极材料如碳基负极、锡基氧化物负极和新型的合金负极、以及无机和有机正极材料。复合的方法包括包覆、混合、沉积等。通过复合,提高了天然石墨的循环性能,降低了无定形碳在第1次循环的不可逆容量并改进了循环性能,改善了合金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明显提高了无机正极材料的高温性能及循环性能,并使有机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达到可实用化的水平。随着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电极材料将不断诞生,其它类型锂二次电池的商品化将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4.
袁振善  徐强  桑林  丁飞 《电源技术》2014,(2):375-377
综述了金属锂二次电池中锂电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金属锂二次电池中锂电极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各种改善锂电极性能的方法,最后对未来金属锂二次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EMD和Li_xMnO_2分别与Li组成Li-MnO_2电池.放充电寿命分别为120次(0.25~0.50mA/cm~2,放电深度40%~46%)和80~90次(0.25~0.75mA/cm~2,放电深度33%~40%).正极放充电效率达100%.电池放充电寿命的终止是负极Li耗尽引起.自制的EMD比Li_xMnO_2的可充性高50%.  相似文献   

6.
二次锂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二次锂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情况。有硫化物(Tis_2,MoS_2、FeS),氧化物(V_2O_5、V_6O_(13)、SO_2)及其锂嵌入物,LiMn_2O_4、,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锂炭及硒化铌(NbSe_3)等二次锂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7.
PTMA[聚(2,2,6,6-四甲基哌啶-4-甲基丙烯酸酯-1-氮氧自由基)]的循环伏安曲线(扫描速度:10 mV/s)表明PTMA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PTMA的最大放电比容量为78.4 mAh/g[以0.3 mA(0.2 C)充放电],是它理论比容量(111 mAh/g)的70.6%,充放电曲线分别在3.65 V(vs.Li/Li )和3.56 V(vs.Li/Li )处有一个很平稳的平台,经过100次循环后电池的放电比容量相对于最大放电比容量只衰减了2%,以10C的充电速度6 min能充满电池容量的85.5%,表明锂/PTMA扣式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快速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池的主要工作参数,稀土储氢电极材料及电极对材料的要求,电极的制备途径,电池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开发现状和技术经济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四种镍电极电池的电化学原理、优缺点及其新进展,介绍了三类新型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特点并综合分析了活性物质的充填方法及添加剂(Co、Cd、Zn和Li等)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王海婷  刘欢  杜慧玲  郗雪艳 《电池》2020,(3):298-301
二维(2D)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s)的合成方法主要可分为刻蚀法、化学转化法和自下而上构造法;重点介绍MXenes基电极在锂二次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分析MXenes目前大批量合成手段单一、原材料价高的问题;展望在具有更高导电性、更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含铁、钴、镍的钒氧化物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添有不同摩尔比的Fe_2O_3、NiO、Co_2O_3的V_2O_5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表明:5%Fe_2O_3-V_2O_5的比容量最高(334Ah/kg,i_d=0.5mA/cm~2);20%NiO—V_2O_5循环性能最好,经过60次深循环后还保持70%的容量;由Ip~v~(1/2)的线性关系和恒电位阶跃时I~t~(1/2)呈线性关系说明放电过程由锂在正极材料中的扩散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碳阳极的容量及嵌锂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并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碳阳极容量的影响因素及锂在碳中的嵌存机理,讨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阳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电池体系由Li正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电解质溶液是由有机溶剂(碳酸丙烯酯或硝基苯)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ICl_3)及支持电解质构成。该电池体系和放电性能可以和锂—卤素电池体系(Li/Cl_2)比拟,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提取容量增量(IC)曲线上更有效的特征参数进行锂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的洛伦兹电压容量(RL-VC)模型。首先使用传统滤波方法对锂电池进行容量增量分析(ICA)。然后使用RL-VC模型进行对比,获得相应的特征参数并计算容量建模误差。在基于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上获得的试验数据与开源数据集NASA中的动态数据集NCM中分别进行试验。VC容量建模的误差分别在0.23%和0.16%以内。RL-VC模型拟合的IC曲线提取的特征参数与锂电池容量高度线性相关,为后续SOH工作奠定了基础。基于RL-VC模型的IC分析方法相较于传统滤波方法,不仅在电池老化方面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同时在特征参数提取方面避免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鱼雷用锂-氧化银碱性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氧化银电池是一种新型鱼雷动力电池,具有比能高的特点。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该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锂阳极钝化膜、锂合金阳极及其缓蚀剂和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电解液的种类与浓度、温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风燕  魏闻  孟超 《电源学报》2019,17(1):104-111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策略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锂电池组管理系统,讨论了现有电压均衡控制策略的局限性与限定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子模块旁路与锁定接入的智能均衡控制策略,可以在保证等效两电平输出前提下,实现电池电量的快速均衡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陈豪  刁嘉  白恺  高飞  马步云  李娜 《中国电力》2016,49(5):149-156
随着锂电池储能技术不断完善,国内外锂电池储能电站不断增多,储能锂电池运行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运行数据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电池电压极差、电池电压标准差系数、电池温度极差、SOE极差、功率-SOE相关度、运行充放电效率等储能锂电池运行状态评估指标,并根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指标能有效评估储能锂电池运行状态,对于及时发现电池故障,合理安排电池检修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制以Li Ni_(1/3)Co_(1/3)Mn_(1/3)O_2、钛酸锂(Li_4Ti_5O_(12))分别为正、负极活性物质,25μm厚的聚乙烯为隔膜的方形(245 mm×160 mm×6 mm)12 Ah铝塑膜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筛选电极材料、电解液配方,并通过优化工艺制作的电池在1.5~2.7 V充放电,在常温(25℃)下以4.00 C循环6 000次的容量保持率大于98%,且不胀气;以0.50 C放电,在高温(55℃)下的容量为常温时的108.2%;最高脉冲放电比功率为2 232 W/kg。5只100%SOC电池串联进行针刺测试,不起火、不爆炸。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解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催化剂,研究了一维聚硫杂酞菁铁[ P( FePcS2)]对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P(FePcS2)含量为1.0 g/L的电池以15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在25 ℃、55℃及- 40℃时的电压分别提高约120mV、122 mV和230 mV,容量分别提高约1.30...  相似文献   

20.
烧结温度对锂离子蓄电池Li1+xNi1/3Co1/3Mn1/3O2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忠  樊勇利 《电源技术》2007,31(12):971-973
采用高温烧结前驱体共沉淀法合成Li1 xNi1/3Co1/3Mn1/3O2,着重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于900℃合成产物性能优良,放电容量为162.2 mAh/g,充/放电效率为91.3%,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4%,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