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池用氯化锌生产技术概述(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述了电池用氯化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包括:氯化锌在电池中的重要作用、氯化锌的主要性能、电池用氯化锌的技术质量要求、主要原材料及质量要求、生产工艺原理及工艺操作规程、常见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有关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氯化锌电池的低电压及其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对生产中验电机弹出的大量低电压电池进行认真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氯化锌型低电压电池的各种基本特征和放电特性,分析了氯化锌型低电压电池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本公司多年生产氯化锌电池的实践,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氯化锌型干电池与普通干电池相比,有两个主要优点:1.重负荷和连续使用时间长;2.大大减轻漏液。由于市场上电池用于玩具和电子器具迅速增多,而它们需要大电流放电和避免漏液,因而这两个优点显得尤为重要。使用氯化锌为干电池电解液应回溯至1898年和1902年。 1947年卡洪(Cahoon)发表了ZnCI_2—NH_4Cl—H_2O体系相图,指出在高氯化锌低氯化铵浓度下形成固相ZnCI_2—4Zn(OH)_2。随后,1950年和1960年,西德瓦尔塔(Varta)厂发展了氯化锌型干电池。1968年欧尔勒(Euler)发表了关于氯化锌型防漏电池的文章,接着很快地就在日本、西欧和美国发展了氯化锌型干电池的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电池》1978,(3)
氯化锌型电池氯化锌型电池的雏型早在八十年前就有人研究过,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低,未能发展成为商品电池。到1947年N·C·Cahion发表了ZnCl_2—NH_4Cl—H_2O相图,给氯化锌型的电液组成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氯化锌型电池间放容量低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生产氯化锌型电池的实践,提出了R6P电池300Ω,12h/d间放容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氯化锌电池正、负极添加剂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添加少量稀土金属化合物1~#和树脂A对高氯化锌电池的放电性能有较好作用,可以提高放电电压和容量。 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锌,其对氧去极的锌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做为高氯化锌电池负极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当氯化锌电解质溶液中含镉时,采用锌置换法难以达到电液净化的要求,在配制和检验这种溶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作另简述和分析,通过有关试验验证,并从电化学的角度对其发生的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为了有效快速的除去氯化锌中的有害杂质,作者采用控制电流、电位电解法作了净化氯化锌电解质溶液的初步偿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量试验数据.说明: 1.氯化锌型电池的防漏性能不但取决于密封工艺,而且取决于电化反应所产气体量的多少。 2.氯化锌型电池优越的连放性能只有在适宜的配方配合下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3.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常规沥青封口也完全能使氯化锌型电池贮存二年而损坏率不大于5%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R14氯化锌型纸板电池的主要技末关键及解决措施,介绍了该电池的密封结构、制造工艺与电池性能;并在该电池研制成功的基础上,采用无汞浆层纸、不透气炭棒等国产原材料、零部件进行了无汞电池的试制,取得了贮存18个月的良好结果,从而探索了氯化锌型无汞电池国产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几种电液快速净化工艺作了介绍,提出了一种电液快速净化的新工艺,其特点:1.氯化锌与氯化铵一步溶解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电液;2.采用了凝聚剂进行快速凝聚除铁;3.用金属锌粉全悬浮法除去其它有害金属离子;4.使电液配制从氯化锌溶解到净化成合格电液的总时间缩短到5~6小时。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发展研究工作,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认识,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特征;并进一步从管理与体制机制、经济性、技术性3个方面,剖析了当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新型推进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推进技术而言的。论述了新型推进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对几种典型的新型推进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最后阐述了各种新型推进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积分方程的互感线路参数带电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简要回顾了通常得到输电线路参数的三种方法,然后在增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S和积分方程的互感线路参数带电测量的新方法——积分法。该方法是将互感线路的伏安特性方程转化为积分形式, 并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组,同时得出各线路的零序自阻抗及线路间的零序互阻抗。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和数字仿真结果以及软件算法流程图,介绍了模拟实验过程,并将积分法与增量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时比,结果表明积分法的测量结果是精确可信的。与增量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滤波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高频分量,进行测量时一般不需额外提供测量用电源,方式更为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4.
新型钢带铠装生产线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新型钢带铠装生产线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该生产线不同于传统的地轴传动的钢带铠装生产线,具有显著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新型铠装生产线发展和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并网规模的迅速增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弃风弃光问题,对新能源消纳的量化计算成为指导新能源有序并网和健康发展重要的参考依据。介绍了当前主流应用的新能源消纳计算方法和思路,分析了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方法在计算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模式,基于新能源生产模拟系统(REPS)介绍了新能源消纳计算的流程,最后以青海某年电网数据为计算案例,给出新能源生产模拟系统的计算结论和灵敏度分析结果,并提出提高计算准确性的方法。新能源消纳计算的相关结论对全面分析来年新能源消纳形势、研究各项消纳措施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成效、指导新能源合理有序并网减少弃电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97,自引:6,他引:97  
本文对三相电路的瞬时无功功率、瞬时无功电流等新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质,指出了它们和传统理论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和实验说明了这一理论在无功功率和高次谐波的检测及补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习工伟  赵兵  郑帅飞  沈琳  贾琦  袁超 《电力建设》2022,43(7):131-138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大规模新能源安全稳定送出能力提升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张北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经张北—雄安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送出为例,使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 (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搭建了其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其中包含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的新能源模型及分布式调相机模型,分析了新能源送出能力的制约关键因素,研究了分布式调相机配置对于新能源短路比的影响,最后通过全数字电力系统仿真器(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全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暂态过电压问题优化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暂态过电压和稳态低电压是制约张北地区新能源经特高压交流送出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新能源短路比较低的发电机组机端配置分布式小型调相机,可有效抑制暂态过电压问题,提高新能源整体送出能力。研究结果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及国内同类新能源送出工程设计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寻求能源与经济均衡点的进程中,新能源具有清洁、污染排放少、可再生等一系列优点,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目前国内的主要新能源种类及利用方式,分析了国家政策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和导向,阐述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的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对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玉峰 《电池工业》2006,11(1):8-11,14
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汽车用新型免维护铅蓄电池产品的性能,并从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及性能等方面分析了这种新产品与以往产品的不同;指出这种新型汽车铅蓄电池的开发与生产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并对这种产品的未来进行了预测,表示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导线不均匀覆冰和不同期脱冰会使线路发生跳跃,导致相间短路[1]。防脱冰改造施工中新型相间间隔棒可以有效地抑制脱冰跳跃。文中主要介绍了防脱冰改造施工中新型相间间隔棒的施工新工艺,运用此施工新工艺可以有效缩短停电施工改造时间,且对类似工程技术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