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美味佳肴,数不胜数,既饱人口福又强人体质,深受国内外美食家和消费者的喜爱,关于中国烹饪体系 后期何时?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大量的古今文献资料和考古学的发现,以及实现调查证实,早在周代中国烹饪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式烹饪是世界知名的烹饪文化,是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概述了新时代中式烹饪的特点,分析了新时代中式烹饪营养化面临的挑战以及思考,以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为食品研发和餐饮行业提出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烹饪学含有多元文化特质,即集知识技能型(主要指烹饪实践工艺)、意识形态型(主要指食俗食风)、历史文物型(主要指饮食历史)于一体,属多元文化学科。中国厨师是中国烹饪的“掌门人”。中国饮食文化所以有灿烂历史,依赖于中国历代厨师的烹饪实践。没有中国厨师对饮食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国饮食文化就失去了基点。因此,中国厨师的烹饪实践活动,就带有这一学业的本质文化的属性。中国厨师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中国烹饪事业发展的要素。 旧社会的历朝历代,中国厨师没  相似文献   

4.
豫菜是中国烹饪文化的一支,也是中原烹饪文化自仰韶文化以来的一个历史过程的结果。中原烹饪文化曾长期位居中国烹饪文化的主流,仰韶的彩陶、殷商的大鼎、洛阳周代宫廷的食制、北宋汴京饮食市场的繁华与经典书写了中原烹饪的文明,也是中国烹饪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郑州、安阳、洛阳、开封这些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巢夫 《烹调知识》2004,(10):8-9
烹饪文化——中国烹饪是艺术,是国宝,当然也是文化。中国的烹饪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历数千年的传承发展、革故鼎新,以食料广博、烹技精湛、菜品繁多、色香味美、讲究营养而著称于世,是我国餐饮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烹饪是中华民族历史灿烂文化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深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东方中国独特品格的文化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7.
味是中国烹饪的灵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烹饪工作者创造了比较完善的调味方法和精湛的调味技艺。然而,对调味的认识则仪在感怀认识的阶段,缺乏对其规律的旭纳和总结。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于烹饪中化学味的调制机理作初步的探计,揭示其扩散,渗透,粘附,吸附,混合乳化,分解,合成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汤君华 《中国食品》2010,(19):56-57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时期都赋予了中国烹饪以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而地域特色及其相互间的兼收并蓄,又为今天绘制出一幅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烹饪文化百花园。历史发展至今.中国烹饪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21世纪新的竞争压力与挑战.中国烹饪在开发的今天应何去何从?应如何弘扬其优秀的饮食传统?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必须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熊四智 《四川烹饪》2007,(11):28-29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并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中国人的饮食与烹饪.会发现过去仅从烹饪学角度看不到、看不深的一些问题。1990年冬,我开始了对中国人饮食奥秘的探索。经过十来个月的思考和研究,写成了20余万字的《中国人的饮食奥秘》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唐鲁孙 《中国烹饪》2009,(1):122-122
烹饪工艺领域中的面塑、糖塑造型艺术是中国烹饪食品造型艺术体系中:的一部分,它长期植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面塑、糖塑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菜点装饰和宴会席面中”,起到刺激食欲、提高品味、活跃气氛、陶冶情操的作用。当前,面塑、糖塑造型艺术在餐饮业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格局,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历代百姓和厨师通过交流、积累、钻研,最终发明和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众多烹饪方法。据(中国烹饪辞典〉的统计,全国各地所有莱肴烹饪方法(含方法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有467种,常用的有炒、爆、熘、烤、炸、炖、焖、煨、蒸、煮、涮等。这些烹饪方法的采用,导致植物性原料的纽胞壁破坏,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动物性原料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多肽类,增加了莱肴的鲜味。此外,芳香物质的挥发、水溶性物质的浸出,使食品具有了鲜美的滋味和芳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烹饪方式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能够呈现出明显的中式特点,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文化体系。食品营养学推动中式烹饪朝着营养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人们健康饮食。本文以中式烹饪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中式烹饪食品的营养化和科学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科研面临科研课题少、科研经费少,科研人才少的现状,科研进展相对落后,烹饪高等院校应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配备高科研工作的试验设施出发,推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科研的发展,使烹饪科学对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北宋开封官、商、寺、民饮馔窥视豫菜一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为华夏烹饪文化问鼎提供了物质基础。北宋民食丰富多彩,是中国烹饪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今日开封烹饪,承袭古风,保持了豫菜以盐提味、以汤提鲜、五味调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科学型烹饪是在经验型烹饪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发展起来的。烹饪的菜点是物质的,菜点的工艺是物质的运作变化,因而其工艺过程就完全可以标准化、规范化。菜眯数目成千上万,要对所有菜点都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并使之标准化、规范化、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也决不能因此而认为“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烹饪历来讲究菜品形状美。一道好的菜肴其造型可给人以美感,增加人的食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厨师在烹制菜品时新品不断,优美文雅且带有一定寓意的菜品造型,体现在装盘艺术上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感觉,体现出了很深的、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艺术底蕴。这无疑成就了厨师努力钻研烹饪技术,学习烹饪理论知识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烹饪学科定位问题务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烹饪学术定位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学科本身的建设,而且将影响烹饪教育事业,餐饮业,快餐业的提高和发展,建议把烹饪定位于技术科学,并按此进行学科建设,首衔要做好烹饪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和烹饪技艺的定性定量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技术又快又准地学到手,才能把这门艺术技能转化为技术科学,转化为更大的社会生产力,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菜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时期都赋予了中国烹饪以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而地域特色及其相互间的兼收并蓄,又为今天绘制出一幅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烹饪文化百花园。历史发展至今,中国烹饪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21世纪新的竞争压力与挑战,中国烹饪在开放的今天应何去何从?应如何弘扬其优秀的饮食传统?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必须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与国外交流日益增多.我国西餐业发展很快,西餐厨师本土化问题也越来越受业界重视。过去各酒店多是外国厨师坐头把交椅.而现在,很多中国西餐厨师也开始抗起酒店西餐厅的大梁.学西餐也渐成时尚。为满足广大西餐厨师学习提高的要求,北京东方烹坛文化发展中心近期受中国烹协委托.开办了一期西餐烹饪培训l班。参加学习的学员多是在西餐烹饪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时间,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将参加高级西餐烹调师的考级。  相似文献   

20.
菜系的多元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差异的陷阱 作为一个学术名词,“菜系”对我们认识中国烹饪的全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今日这种以区域差异为分类方法,分割中国饮食整体性的做法,对中国烹饪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中国烹饪当前的任务是:努力提升菜肴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保持好各地区菜肴之间在文化上、艺术上的独立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