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面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类型及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等加工方法;探讨了各种加工方法的工作要素、加工特点及应用;指出了特种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5,(5):38-39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内螺纹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方法。内螺纹铣削加工相比较于传统的内螺纹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优势,尤其是对大直径的内螺纹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了机械加工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然而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传统车床的加工工艺有很大不同,针对数控车床的特点,采用适宜数控加工的加工工艺,是获得理想加工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的不同之处,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的具体加工工艺,对从事数控加工编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钣金的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是指导钣金加工的重要文件,如果没有加工工艺,钣金加工将会出现无规范可依,无标准可执行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清楚钣金加工工艺的重要性,在钣金加工过程中对加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保证加工工艺能够符合钣金加工的操作实际,满足钣金加工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提高钣金加工质量。通过实践发现,钣金加工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下料、折弯、拉伸、成型、焊接等方式。要想保证钣金加工全过程的质量达标,就要重点研究这几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工艺,对现有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提高加工工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零件有多个工序组成,加工时需要分次加工,加工工序中需要车螺纹,加工程序比较简单,被加工部分的各尺寸、还有些加工的零件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对机床的性能和处理,刀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刀具选择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材料的选择而选择。当然还有机床的选择。对于数控加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加工工艺了,合理安排加工工序和加工工艺,对各个部分的加工都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并加以结合,尽量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来加工,在做到简便、快捷的同时也要保证加工的精度。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零件的工艺加工要求,以及一些加工时所须注意的事项,并且一贯追求以快速、简便为主,提高现有的数控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印后加工可以划分为印后装订加工、印后整饰加工和印后成型加工。印后整饰加工主要指对印刷品表面进行的表面美化整饰加工工艺,它能使印刷品的图文色彩更显鲜艳,层次表达更趋丰满,取得常规印刷工艺所不能取得的特殊加工效果。早期印后整饰加工工艺主要应用在包装印刷中,随后逐渐扩展到商业印刷和出版印刷中,使印后整饰加工应用更为广泛,印刷品整饰效果更显辉煌,成为印后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全面理解印后整饰加工,首先应对其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因为,印后整饰加工既非印后装订加工,也非印后成型加工,尽管它们同属印后加工范畴…  相似文献   

7.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和油料进行工业化处理,制成半成品粮油、成品粮油、粮油食品以及其它产品的过程。粮油加工业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加工、油料加工、杂粮加工和薯类加工,粮油食品生产,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及相关机械装备和检测仪器的制造。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  相似文献   

8.
特种加工是指除传统切削加工技术之外的全新处理工艺,是将无法实现的加工流程或传统加工方法加工期间存在难度的加工程序进行延伸和补充,具备加工范围广泛、加工精准度高等优势。文章针对特种加工实训课程教学特点,综合比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等方法,以期实现教学效果优化。  相似文献   

9.
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特殊机械能或复合能来实现材料切削的加工方法.是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精细表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中的重要工艺方法.介绍了特种加工的技术特点,分别论述了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高能束流加工、物料切蚀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特点与最新进展,并预测今后特种加工的发展方向,最后给予特种加工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控加工变得越来越常见,其良好的加工精度、自动化的加工手段,对于保障金属工件的一致性和加工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发展数控加工技术,文章针对数控加工技术以及该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在实际的金属材料加工中合理利用数控加工技术,为我国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Boxes of beef were examined when product was packed and when boxes were loaded out of five packing plants, when boxes were loaded into and loaded out of seven refrigerated warehouses, and when boxes were received and opened at 21 retail stores. At each stage of handling at each facility, the boxes to be examined were selected at random. For each selected box, the temperature of product at the centre of the box was measured, and the date of packing and the plant of origin were noted. When cuts were packed, the minimum, median and maximum temperatures were about 2, 6 and 18 °C,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s were successively lower when boxes were loaded out of packing plants, into warehouses and out of warehouses. When loaded out of warehouses, the minimum, median and maximum temperatures were about −2, 1 and 8 °C, respectively. The ranges of temperatures were similar, but the median temperatures were about 2 or 1.5 °C, respectively, when boxes were received at or were opened at retail stores. At packing plants and warehouses, the temperatures of manufacturing and ground beef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uts, but at the retail store the temperatures of all types of product were similar. When boxes were opened at retail stores, the minimum, median and maximum ages of cuts were about 2, 20 and 130 days,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ages for manufacturing and ground beef were 2, 7 and 56 days, respectively. The data indicate that boxed beef is generally cooled to and maintained at temperatures within the range sought by the meat industry. However, cooling to chiller temperatures of product that is packed while warm can take several days; and some product is held for times that are excessive in view of the temperatures of boxed beef.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三品杂交生水牛奶混合样品中,分离出105株乳酸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API细菌鉴定系统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各菌株属种进行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05株菌共分为5个属8个种,呈现较为丰富的乳酸菌多样性,具体数量分布为乳酸乳球菌21株,植物乳杆菌19株,格氏乳球菌17株,乳明串珠菌13株,食窦魏斯氏菌11株,肠膜明串珠菌8株,类肠膜魏斯氏菌6株,嗜热链球菌5株,糊精乳杆菌5株。由此可知,水牛乳中可培养乳酸菌优势菌群的主次关系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此为后续开发水牛乳中优势乳酸菌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水解物中肽分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超滤法与凝胶过滤色谱(GFC)相结合实验方法就大豆蛋白酶解产物寡肽混合物的分子量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与Asl.398蛋白酶的酶解物中以分子量在1000D以下的小肽为主:木瓜蛋白酶解产物中分子量1000D以下的占63.9%,1000-2000D之间的4.64%,2000-4000D之间的占8.21%,4000-10000D之间的占8.20%,分子量10000D以上的占15%;Asl.398蛋白酶酶解物中分子量1000D以下的占72.1%,1000D-2000D的占6.42%,2000D-4000D之间的占2.5%,4000-10000D之间的占3.92%,10000D以上的占15%。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复合型抗氧化剂、微生物抗氧化和物理方法在猪油保质研究中应用的原理和现状。发现人工抗氧化剂效果好,但有一定副作用;大部分天然抗氧化剂效果和稳定性不如人工抗氧化剂,且不易分离;物理方法保存无污染但操作繁琐;使用复合抗氧化剂、微生物抗氧化剂效果好,无副作用,使用方便,是猪油保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新疆北部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103株乳酸菌并进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对这些乳酸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分离的乳酸菌主要为5个属分别为乳杆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魏斯式菌属、明串珠菌属。采用纸片扩散法(K-B)研究不同属中不同乳酸菌对8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耐药性研究表明,分别有6株对链霉素、新霉素有耐药性,5株对红霉素有耐药性,7株对卡那霉素有耐药性,8株全部对萘啶酸具有耐药性,4株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具有耐药性,2株对头孢唑肟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从泡菜中分离鉴定适合尾菜(废弃白菜叶、青笋叶)青贮的乳酸菌,获得产酸能力强、青贮效果好的2株菌株SD2和SD4,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D2、SD4最适培养温度分别为35 ℃、37 ℃;最适培养时间分别为20 h、16 h;最适初始pH值均为6.5;最适接种量均为6%。菌株SD2和SD4分别在30 ℃条件下进行尾菜发酵7 d后,pH值均<4.0,乳酸菌活菌数>1×108 CFU/g。对菌株SD2和SD4进行形态学、生化检测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SD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SD4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我国主要植烟区烟草青枯病鉴定病圃中青枯菌的系统发育,采用演化型分类框架下的序列变种分类方法,对从各烟株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100株青枯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可归为4个分支,分别为序列变种15、17、34、54。其中,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病圃中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7和54,福建泰宁县的菌株为序列变种34,福建三明市三元区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5和34,广东白云区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5和17,广东南雄市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5、17和34,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的菌株为序列变种34和54,贵州福泉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7,重庆彭水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7。本研究发现同一病圃中存在多个序列变种,某些病圃同一地块中烟株与土壤分离所得菌株序列变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选取豌豆、红豆和绿豆三种样品豆,并分别制备豆全粉、除纤维素豆粉、豆淀粉三种样品,研究它们溶胀度、可溶指数、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性、质构性等性质。结果表明,三种样品豆的豆全粉、除纤维素豆粉、豆淀粉的粘度差异较大,其中以豆淀粉粘度最高,除纤维素豆粉次之,豆全粉粘度最低;豆淀粉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高于豆全粉和除纤维素豆粉;随温度升高,三种样品豆的豆全粉、除纤维素豆粉、豆淀粉溶胀度和可溶指数均呈现递增趋势,其中豆全粉可溶指数明显高于除纤维素豆粉和豆淀粉;在较高温度下,豆淀粉溶胀度要高于除纤维素豆粉和豆全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整秆与切段2种甘蔗收获方式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发展。尽管整秆式收割机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在逐步提高,几家生产该类收割机的厂家仍相继陷入停产危机。进口切段式收割机价格昂贵,在我国使用中作业效率低,国产切段式收割机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与进口同类机型还存在较大差距。甘蔗收割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甚至政府决策部门都面临着我国甘蔗收获技术应如何发展的困惑。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甘蔗收获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甘蔗生产立地条件和经营模式,分析了整秆式与切段式2种技术路线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两酱香酒厂(H、G厂)酒曲、第四轮次窖内酒醅的挥发 性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探讨酒厂间酒曲、窖内酒醅风味物质的差异及酒曲与窖内酒醅挥发性成分的关系。 结果 表明,在酒曲、窖内酒醅中共检测到105种挥发性成分,共性成分为4种。 H酒曲以烷烃类为主,G酒曲则以醇、吡嗪类为主,共性成分为 8种。 H、G窖内酒醅均以醇、酯类为主要风味物质,共性成分为23种,但上层酒醅的主要酯类物质不同,下层酒醅的醇酯比相差较大。 两酒厂的酒曲挥发性成分相近;窖内酒醅上层挥发性风味成分相似度高,窖内酒醅下层具有差异性;酒曲和酒醅样的挥发性成分具 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