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金国伟 《机械制造》1991,29(2):30-30,34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主机的结构向更小型、轻型、高精度、高速化发展,对于直线运动的导向、摩擦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有一种驱动力要小,承载力大,变形小的导向机构,所以一种新型的滑动导轨——直线滚动导轨开始在一些先进的国家出现。如西德的FAG公司、日本的NTN、IKO公司和瑞典的STAR公司等相继开始生产这种直线滚动导轨。它向传统的导轨形式提出了挑战,在许多工业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与滑槽之间的运动行为和摩擦特性,利用自主设计的基于浮动滑槽的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滑槽运动副等效装置,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动态观测周期性运转过程中的滑片-滑槽间隙的动态变化过程,实验发现滑片存在二阶运动。通过润滑状态的分析,得出滑片的二阶运动通过改变油膜厚度对滑片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产生较大影响,对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滑槽的摩擦特性的研究,应考虑滑片二阶运动的影响的结论。通过摩擦力动态测量实验,获得滑片两侧摩擦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滑片与吸气腔侧的滑槽处于完全流体润滑状态,其摩擦力变化速率较小,而与压缩腔侧的滑槽处于固-固接触的混合润滑状态或者边界润滑状态,其摩擦力变化速率较大。摩擦力测量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滑片二阶运动的存在,且二阶运动通过改变油膜厚度对滑片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轴承》2007,28(4):2-2,4,13,44,48,60,62,64
滚动轴承由于制造精度的偏差和承载时引起的各个零件的变形,造成了滚动体与滚道之间、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保持架与内外圈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滑动摩擦。这种滑动摩擦的大小,同轴承的转速、载荷有关。当转速增加、载荷加大时,摩擦力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4.
一、单个滚柱滚动过程分析 滚动体在直线导轨上滚动是直线导轨副所包含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也是摩擦力的主要来源。故我们将其中一个滚柱抽象出来讨论,就可以更直观地认识滚动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滚动直线导轨副目前已成为各种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精密电子机械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功能部件,引起了我国机床行业的重视。为了适用各种机床对其导轨的耐冲击性、适当的摩擦力以提高吸振作用、较高的静刚度、动作稳定等要求,合理选择和应用滚动直线导轨副是必须首先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滚动直线导轨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滚动直线导轨副具有误差均化功能,但在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不适宜的安装对其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不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1·滚动直线导轨副的误差均化功能(1)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特点由运动学设计原理知设计应遵守物体相对运动数等于自由度数减去约束数;约束条件为点接触,  相似文献   

7.
基于静电场的抓取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一些透气薄片物体,如纸、纤维织物等再生产过程中的单件搬运要求.对基于静电力的抓取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静电场进行合理构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可以对薄片物体进行单件抓取和放置的抓取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抓取器工作稳定,可以抓取纸张以及类似形状的物体。  相似文献   

8.
滚动轮胎接地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深入理解轮胎滚动运动学机理,建立了轮胎在平面上滚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轮胎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轮胎接触非线性,计算了子午线轮胎195/60R14在不同速度滚动时的变形情况、接地区压力分布、摩擦力分布、带束层应力分布等滚动特性。重点对轮胎胎面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轮胎结构设计、振动与噪声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受制滚动钢摩擦副的摩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往返滚动运动的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滚动摩擦特性。研究表明:受制滚动中,随着滚动阻力增加,物体发生滚动时的预位移量也在增大;滚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因数是变化的。摩擦因数的变化与接触表面的磨损过程是相关的;表面磨损类型的不同对表面摩擦因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NENE-2型磨损试验机上利用往复滚动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制动状态下车轮钢的滚动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滚滑状态下的切向摩擦力是变化的,随制动力的增加,滚动摩擦副对应的摩擦因数和摩擦阻力相应增大;平面试样的表面磨痕形貌由于切向摩擦力的变化而明显不同;随切向摩擦力的增大滚动磨损机制亦发生改变,从磨粒磨损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磨损加剧且磨痕深度变大。  相似文献   

11.
管延锦  程钢  赵国群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6):1485-1488
以子午线轮胎195/60R14为例,建立了轮胎在平面上滚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轮胎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轮胎接触非线性,计算了轮胎在滚动状态下带束层帘线角度对轮胎变形、接地区压力分布、摩擦力分布、带束层应力分布等滚动特性的影响,为轮胎结构设计、振动与噪声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滚动直线导轨副滚道几何尺寸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滚动直线导轨副的额定静,动载荷,刚度及摩擦力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滚道几何尺寸与以上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滚动直线导轨副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轴承》2014,(1):63-63
正滚动轴承由于制造精度的偏差和承载时引起的各个零件的变形,造成了滚动体与滚道之间、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保持架与内外圈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滑动摩擦。这种滑动摩擦的大小,同轴承的转速、载荷有关。当转速增加、载荷加大时,摩擦力相应增大;反之减少。滑动摩擦愈大,轴承的各个零件磨损愈快,其使用寿命和工件精度也就显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对轴承施以润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数控装备产业的不断壮大,对各种各样的滚动功能部件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尤其是数控传递类应用领域,随着滚珠丝杠副、滚动直线导轨副等传统滚动功能部件逐渐被用户所认可,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对于一些既要求传递直线运动又要求传递扭矩的场合,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矩形花键或渐开线花键联接。这类传动往往存在摩擦阻  相似文献   

15.
以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滑片与滑槽的LuGre摩擦模型。将不同稳态速度下的摩擦力值利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分析,对摩擦模型的静态参数进行识别,对不同预滑移阶段的摩擦力值进行分析,实现摩擦模型的动态参数识别,最终获得一种能够表征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周期性变化摩擦的LuGre摩擦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为分析滑片与滑槽的摩擦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滚动功能部件分会成立20周年。该分会于当年10月10日在山东济宁召开了庆祝大会,会上,除了总结这些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表彰先进。在评出的先进个人里面,共有13位一等奖。在这13位当中有三位技术专家,他们是:黄祖尧、孙健利、施祖康。他们为我国的滚动功能部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我们请他们来参加我们这个论坛,一是让他们回顾一下我国滚动功能部件这些年的发展足迹,还有就是让他们以技术专家的眼光为这个行业今后的技术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些重载变速器的结构设计中,中间轴两端的轴承常常会使用圆柱滚子轴承(见图1),其轴承内钢网直接用中间轴两端轴径外圆代替,这样两端轴径的外圆可以做得大一些,来满足重载变速器中间轴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然而,事物总是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从装配工艺性来看,这种圆柱滚子轴承装配,因其圆柱滚动体与外钢网是分离的,往往是先把轴承外圈压在壳体相应孔内,然后放置滚动体到外钢网内孔。在装配后壳体零件时,虽然圆柱滚动体会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掉落,但如果对中心不好,稍微振动还是会掉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滚道、外滚道和弹性环组成滚动载流摩擦副,通过载流摩擦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转速下的载流摩擦学性能和材料损伤。结果表明:随着转速从240 r/min增加到600 r/min,摩擦副稳态运行期间的摩擦力升高,接触电阻下降;摩擦前期材料损伤形式主要以接触表面金属塑性变形为主,摩擦平稳期以材料剥落为主;在相同的初始接触条件下,高转速促进表面疲劳和材料磨损,试验后弹性环磨痕宽度明显变宽,磨损量逐渐增大,表面氧化程度下降,O和Cu原子个数比降低;磨痕宽度增幅相近的条件下,同等转速下的摩擦力增幅小于变速条件下的摩擦力增幅;转速增加引起的摩擦力增大与高转速下弹性环滑滚增加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摩擦在生产与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时就存在摩擦力.在研究宏观物体的平衡与运动时,摩擦力一般不能忽略.摩擦现象十分复杂,可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如按相互接触的物体的运动形式,可把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按相互接触物体有无相对运动,可把摩擦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按相互接触物体之间有无其它介质,又可把摩擦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干摩擦是指干净金属表面间的摩擦.  相似文献   

20.
直线电机驱动的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内置稳定平台的新型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装置,由外球壳、内球壳、位于内球壳中的稳定平台、位于内外球壳之间的驱动机构组成。驱动机构为四台直线电机分别在四个空间对称的轮辐上径向移动,改变系统重心位置,驱动球形机器人在平面上全向滚动。内置平台在机器人全向滚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姿态,可作为仪器、设备的搭载平台。基于非完整约束和动量矩定理,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利用广义欧拉角给出了其二阶控制微分方程组,建立了该球形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