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A油田平面矛盾加剧,注水受效较差,亟需明确油田平面注水波及状况和平面剩余油分布。利用示踪剂测试资料,建立质点运移方程,模拟示踪剂在储层中的动态流动过程,并根据流线的疏密描述平面的波及程度,定量给出平面波及系数,量化剩余油储量,同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示踪剂产出浓度拟合进一步修正数值模型,提高剩余油研究精度,指导油田剩余油精细挖潜。经渤海A油田4口调整井实例应用,2017年投产初期平均产油量53 m~3/d,预计累产油可达26.40×10~4 m~3,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该研究成果为渤海相似稠油油田的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渤海浅层油藏大多数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这类油藏目前主要的开发方式是防砂开采,这样不仅束缚了油田的产能还增加了操作成本。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适度出砂理念,设计出了评价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影响的实验装置和流程。以NB35-2稠油油藏储层为研究对象,模拟现场完井方式,定量评价了不同驱替压差、不同原油黏度对不同类型储层出砂量、物性、孔隙结构参数的影响。其实验成果对于渤海稠油油藏实施适度出砂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渤海A油田具有高地饱压差、低黏的特点,投产后衰竭开采22年,地层压力由29.50 MPa下降到注水前的21.58 MPa,低于22.50 MPa的原油饱和压力,油井脱气严重,产量递减明显。为了尽快恢复地层压力,在建立精细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5口先期排液井转注时机以及转注后注采比进行了数模研究。结果表明,油井转注越早,地层压力恢复越早,累积产油量越多。在注水初期,以1.05的日注采比注水,既能使地层压力得到有效恢复,又能使油田注水后期取得较高采收率。该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油田转注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吞吐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开展了热采吞吐后转弱凝胶驱提高采收率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通过对地层加热降低原油粘度,采收率由11.4%增加到17.7%;在热采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弱凝胶驱采收率仍可增加18.3%。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注采井最优工艺参数,即周期注入量为4 000 m3,周期注入温度为280 ℃,注入弱凝胶段塞尺寸为0.06倍孔隙体积。在此基础上,结合南堡35-2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采现状,提出了海上油藏热采吞吐后转弱凝胶驱先导试验方案。截至2014年6月,共实施3个先导试验井组,已累积注入弱凝胶11.2×104 m3,累积产油量为10.4×104 m3,预测阶段增加采出程度为2.6%,开采效果良好。弱凝胶驱将成为海上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吞吐后期有效的接替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动用强水敏性稠油油藏储量,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强水敏稠油油藏的动用界限研究。对比评价了天然能量开发、常规注水、注蒸汽吞吐及蒸汽驱等开发方式的开发效果,对各种开发方式的转化时机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井距为283m,注汽强度为200t/m,初步形成了强水敏稠油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在王庄油田郑36块沙一段进行应用后,累积产油量为17.9×104t,实现了强水敏稠油油藏大规模工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6.
水驱特征曲线是注水开发油田预测开发指标的主要方法之一。稠油注蒸汽开采油藏中热采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累积产油量和累积产水量亦符合水驱特征曲线。同时,累积产液量的对数与累积注汽量对数的平方在直角坐标系中具线性关系,称为注采关系曲线。由上述两个基础关系式,可导出预测稠油油藏最终开发指标和中途动态参数的计算公式,从而达到预测稠油油蒇热采动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井楼油田三区H3IV53层原油凝固点48~56℃,含蜡量26%~38%,地下原油粘度901~1052mPa·s,属高凝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无法正常生产。针对这一开发技术难题,通过室内实验评价研制了高凝稠油驱油剂,在现场4口井应用取得成功,生产周期延长,周期产油量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高凝稠油开采的技术突破。建议应用该技术动用井楼油田30×104t高凝稠油储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储层物性及开发条件的差异,注入水在多层油藏各小层的驱替并不均衡,层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传统基于均衡驱替的生产指导多为定性的经验认识,无法定量化描述驱替均衡强度,为此,提出了基于最大净现值的水驱多层油藏均衡驱替开发理论。从指数型渗流表征方程和达西渗流定律出发,根据物质平衡理论推导出注采平衡条件下注水开发动态描述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注水开发动态数据与油田开发净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净现值为目标,求解得到水驱多层油藏达到均衡驱替的条件,并进行了注水方案研究。研究表明,实现均衡驱替时,注入水驱油效率最高,净现值最大。在渤海海上油田F3井组进行了成功应用,井组日产油平均增加20m3/d,含水率平均下降3.5%,起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研究成果为油田均衡驱替评价提供了定量标准,对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渤海Q油田西区是典型曲流河沉积储层的稠油底水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为提高高含水期底水油藏注水效益,针对区块局部夹层发育特征,将目前注采井网抽象分为无夹层、半封闭夹层和封闭夹层三种模式,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和正交设计法对三种模式下的最优注水方式及注采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夹层分布状态实施层内分段注水,不仅可以维持地层压力,还可起到较好的驱油效果。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Q油田西区后,油藏地层压力稳中有升、自然递减率明显降低,分注注采井组产油量上升,改善了西区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储层物性及开发条件的差异,注入水在多层油藏各小层的驱替并不均衡,层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传统基于均衡驱替的生产指导多为定性的经验认识,无法定量化描述驱替均衡强度,为此,提出了基于最大净现值的水驱多层油藏均衡驱替开发理论。从指数型渗流表征方程和达西渗流定律出发,根据物质平衡理论推导出注采平衡条件下注水开发动态描述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注水开发动态数据与油田开发净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净现值为目标,求解得到水驱多层油藏达到均衡驱替的条件,并进行了注水方案研究。研究表明,实现均衡驱替时,注入水驱油效率最高,净现值最大。在渤海海上油田F3井组进行了成功应用,井组日产油平均增加20m3/d,含水率平均下降3.5%,起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研究成果为油田均衡驱替评价提供了定量标准,对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