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李瑞红  王进 《移动通信》2008,32(6):54-59
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然后从组网结构、业务功能、频谱利用率、系统优势等方面分析比较了TETRA、iDEN、GoTa、GT800四种集群通信系统之间的异同,最后展望了国内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的几点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集群技术在全球的兴起,数字集群网络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集群通信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国内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并总结国内数字集群通信发展曾经遇到的问题,提出关于我国数字集群发展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数字集群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走向成熟,国际电联(ITU)推荐了一些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标准,我国推荐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Tetra(陆地集群无线通信)和美国的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作为数字集群行业标准。近几年,数字集群技术在国内得到逐步应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设备厂商在数字集群通信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曾少华所撰《新一代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oTa》一文在简要介绍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兴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GoTa技术,并介绍了GoTa的系统概况及网络结构,分析了技术优势、市场应用前景,及其GoTa技术出现的意义和作用。国内数字集群通信产业的崛起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也将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守文 《移动通信》2004,28(5):45-47
中兴通讯推出的基于CDMA技术的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国际范围内首次由中国企业发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通信产品。与现有的集群行业标准iDEN和TETRA相比,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具有系统稳定、实现方案简捷、投资少、部署方面、安全性高等优点。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对于保护国家战略安全,迅速扩大国内集群通信市场规模,实现中国电信企业做大做强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广大读者及业内人士对我国数字集群的发展现状及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刊特推出“GoTa数字集群”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集群通信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汤庆 《移动通信》2006,30(4):43-44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数字集群通信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壮大,数字集群通信在我国的指挥调度通信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供技术先进、高性价比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配套产品和延伸产品,并使之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同时,将国内外企业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国内数字集群通信制造业的群体突破,从而形成有竞争力和可持续自我发展的数字集群通信制造产业链,对推动整个数字集群通信产业的兴旺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应用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了几种国外的数字集群系统之后,介绍了目前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的应用概况,并对我国未来数字集群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最后给出了对数字集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04,(7):46-48
集群系统是一种共用无线频道的专用调度移动通信系统,它采用了现代通信中的多信道共用和动态分配信道技术。数字集群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模拟集群相比,数字集群能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业务,提供更有效的频谱利用率,性能价格比更优。在我国,数字集群还属于新兴产业,随着集群移动通信市场需求的日趋扩大,关于数字集群标准及体制选型问题成为该领域新的热点,并引发了数字集群发展新的机遇。目前,国内的多个电信设备制造商都在大力研发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并已经研制出符合集群通信要求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这些系统具有很多中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了目前更为先进和公开的移动通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自主专利技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适合国内市场应用的数字集群解决方案》一文所介绍的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正是其中之一。该文对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特点、功能结构以及应用前景等作了详细介绍,这对于业内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对应急联动通信提出了新的需求。集群通信系统以其独有的调度功能和高效的无线资源能力提供了应急联动通信保障。分析比较了数字集群通信的2种国外技术体制和2种国内技术体制,指出了各自的特点,展望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体制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日,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正式中标嘉蒙铁路(嘉峪关至蒙古国)通信工程项目,这是我国数字集群系统在国内专网市场的首次应用.打破了国外厂家对我国集群通信市场的长期垄断.标志着国内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嘉蒙铁路GT800数字集群系统建设对我国数字集群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TETRA数字集群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集群系统。文章分析了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介绍了TETE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提供的功能业务,结合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性能特性,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提出了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指挥调度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探讨,对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指挥调度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状况和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现状,并对当前国内数 字集群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日,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正式中标嘉蒙铁路(嘉峪关至蒙古国)通信工程项目,这是我国数字集群系统在国内专网市场的首次应用,打破了国外厂家对我国集群通信市场的长期垄断,标志着国内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两种主流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分析了南宁市现有集群通信系统现状;针对现有城市集群通信系统面临的问题,结合城市集群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并对各集群通信系统功能、建设的经济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南宁未来城市应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建设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极具优势,可以扩展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提供更高频谱利用率和更好的通信质量。数字集群系统有图像、数据和话音等各种通信业务。本文主要分析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应用方案,并探讨了我国数字集群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提高,对可用于广域调度指挥的集群通信网络的需求目益迫切,为我国发展集群通信系统提供了经济和市场基础。目前,国内的数字集群通信还属于新兴产业,尤其是缺乏民族产业化的基础。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设备仍以引进为主,因此无论从市场发展前景的角度和市场发展机遇的角度来看,大力推进我国数字集群的民族产业化,提供更高性能价格比的数字集群系统,无论  相似文献   

17.
《电信网技术》2004,(5):47-50
数字集群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走向成熟,国际电联(ITU)推荐了一些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标准,我国推荐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Tetra(陆地集群无线通信)和美国的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作为数字集群行业标准。近几年,数字集群技术在国内得到逐步应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设备厂商在数字集群通信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内数字集群技术浅析》一文主要介绍了华为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GT-800技术概况,包括网络结构和业务功能,并分析了GT-800的技术特点。该文在简要介绍国内其他数字集群技术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几种技术进行了比较,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2010,34(5):63-64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特大自然灾害的频发、大型国际赛事和重要活动的增多,社会与城市应急通信保障问题倍受重视,促使我国数字集群发展提速。而TETRA系统因在满足不同行业的专网指挥调度需求上更具优势,已在国内遍地开花:北京市8000兆无线政务网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城市级数字集群网络,并顺利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公安部在全国各城市推广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已逐步取代原有的模拟数字集群系统。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日常业务或突发事件处理上的优势,并用实例说明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场馆中的应用,然后分门别类地分析了结合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沈琪  张明 《电信技术》2005,(8):10-13
介绍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阐述了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引入SIP作为呼叫会话控制的优越性,给出了基于SIP的数字集群系统的架构,分析了采用SIP的技术优势,最后指出了新一代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演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