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人平均寿命比日本少9年,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人的一个饮食特点就是"没滋没味",他们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和蒸煮,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盐,滴几滴橄榄油,再撒上少许芝麻,就被端上了餐桌。这种吃法对我们来说,恐怕是难以下咽。这不是习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平均寿命比日本少9年,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人的一个饮食特点就是没滋没味,他们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和蒸煮,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皮革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同时伴随货币通胀严重以及市场需求下滑,国内皮革企业再一次被推向进退两难的风口浪尖上。是顺其自然被动维持,还是主动转型升级寻求生机?这是摆在很多皮革企业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庾萍,是合肥华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以下简称合肥华星)总经理,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合肥市庐阳区人大代表,而这样的双重身份让这位印刷界的女企业家可以更加高瞻远瞩地谋篇布局.合肥华星成立于1998年,可以说是庾萍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苦干数年、积累资本、买地盖房、增添设备……就这样合肥华星不断成长壮大,并依靠传统的出版物印刷业务在安徽占有一席之地,也被出版单位纳入了中小学教材定点印刷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7.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4,(3):1980-71
正25岁华为员工加班猝死、37岁清华大学讲师倒在讲台前、打工妹带伤加班3天脑出血身亡……最近一波又一波的过劳死案例,引发了网络新一轮要高薪还是要自由的争论。其实我觉得没啥可争论的,毫无疑问,我们要高薪。据说有54%的网友表达了他们想入非非的愿望,他们虚构了一个财大气粗的老板,用500万换你一年,你换不换?回答是:换,最好拿现金。切!做梦吧你!在大多数资方眼里,你哪里有500万一年的价 相似文献
8.
上市大赚了一把A洗衣机属于那种在全国市场上品牌知名度不高但产品品质过硬类型的洗衣机。当然,它在部分区域市场上还是很有名气的,声誉也不错,如在B市场即是。B市场是南方的一个沿海城市,拥有近30个行政镇,600多万人口(包括本地人口、流动人口、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人士等),地理位置更是靠近香港、澳门等行政特区,经济相当的发达,是洗衣机等众多家电产品的消费大市。 相似文献
9.
正艺术品复制市场,这是一方印刷企业希望可以有所收获的领域,亦是一方容易迷失其中的领域。为了本期聚焦栏目,小编们拜访了已经涉足这方市场的企业、艺术家及艺术机构,以及一直关注这个市场的行业中人,越挖下去越发现这个市场的深奥——印刷人或可站在艺术品复制市场,将视线延伸至艺术衍生品,亦或文创。如何向艺术品复制市场要利 相似文献
10.
没有一个做生意的人不想多赚钱,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生意人会不思考增加利润的做法常常听到各行各业的老板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低,尤其是以中小型的代理商为数最多,但是日子难过天天过,生意难做年年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厂商就掂起了杀手锏——价格战,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零售商会跟代理商要价格,代理商会限制造商要价格,而且终端销售的质量如果不提升,价格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要拥有共同解决终端销售问题的共识才是最根本的做法。代理商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增加利润,那么代理商到底应该怎幺做呢?是 相似文献
11.
12.
13.
精装修是房地产项目的一个卖点。 房地产开发商关心的是项目开发的成本和如何获取最大的利润点,现在房地产商已经从最初单纯的盖房子卖房子,变成去营造更多的卖点,那么卖点可以从各方面着手,比如说这里靠近朝阳北路,那里紧挨着朝阳公园,森林公园,小区有多大的绿地,有多大的会所,房子是精装修的等等,精装修本身也是一个卖点。必要的家电配备就是一个人性化的体现,也无形中提升了房屋的内 相似文献
14.
15.
16.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06,(2):198-198
巨大的规模往往意味着成功。但是.现在的时装界正在逐步改变这个观念,许多人士意识到成功并不一定只属于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品牌.具有独特个性的品牌也是一种成功。有些奢侈品集团拥有好几个顶级奢侈品牌.每个品牌在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都有它们的专卖店,它们的形象充斥着时尚杂志和电视媒体,这些品牌无疑是功成名就的。小众品牌在资本或店面数量上根本无法同前者相提并论.在广告宣传上也要低调的多.它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设计本身,去取悦那些前卫、内敛以及眼光独到的行家.而不是那些盲目追逐奢侈品牌的家伙。目前,这些独具个性的品牌正在对市场产生愈加强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再诞生一批大品牌变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注重设计和创新的小众品牌才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似乎在政策层面上已经为消费者、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提供了一种在市场上的关联机制,然而在市场上却是多闻其声,少见其形,特别是发放车贷的银行更是响应者寡.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车贷险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