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驱开发过程中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油水渗流特征不明的问题,利用微观可视化实验和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热水和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及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热水和驱油剂驱油的致效机理和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70℃时,高温驱油剂驱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较小;温度为150℃时,热水和驱油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更显著,热水驱转高温驱油剂驱和直接高温驱油剂驱的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均明显增大;温度超过200℃后,驱油剂在高温限制下驱油作用减弱,热水对驱油效率的提升大幅增加。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热水驱和高温驱油剂驱均可提高驱油效率;随着温度升高,热水对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大,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贡献先增大后减小;热化学驱通过热水、驱油剂在不同温度区域的接替驱油和协同作用,能够实现超稠油油藏效益开发。该研究可为热化学驱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模拟胜利油田坨11南地层条件,研究了一种以黄原胶为主剂的新型油剂BP-1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好的增粘性能,能够耐较高的温度,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溶解性和。驱替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采收率,投入产出比为1:3.85,经济效益明显,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驱油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定油水界面张力、防膨率和驱油率的方法,筛选出合适的防膨剂和驱油剂体系,并对防膨剂与驱油剂进行了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防膨剂与驱油剂具有较好的配伍性,水溶性好,且防膨剂和驱油剂可随注入水同时注入地层,防膨率在80%以上,界面张力达超低,水驱后转注0.3PV防膨剂/驱油剂复配体系,驱油率增幅达12%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分子沉积膜驱油剂的驱油效率。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膜剂浓度和阳离子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膜剂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剂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渗透率和温度对膜剂驱油效率影响较小,段塞尺寸、吸附时间和膜剂阳离子度对驱油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膜剂浓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膜剂质量浓度为1 500 mg/L、膜剂阳离子度大于24%、膜剂注入体积约为1 PV、吸附时间12 h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H184井组位于玉门老君庙油田L油藏顶部,由1口注入井和4口采油井构成反五点井网,井点圈定面积为9247m2,采出程度已达46%,含水高于99%。该井组L油层富含钙、镁离子并亲油,数量很少的残余油呈油膜覆于岩石颗粒表面,针对此特点,先导试验注入分3个阶段:碱性溶液预冲洗(为使L油层形成碱性环境,降低驱油剂的损失);注入胶束溶液;分4段注入聚丙烯酰胺溶液。该次先导试验总增产原油431t,采油动态反映驱油前缘推进均匀,体积波及系数较高;但驱油剂洗油效果不佳,原因是胶束溶液段塞未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加之表面活性剂油溶性太强,油未形成流动相;总投入产出比为10∶1,化学剂费用占总费用的66.7%,经济效益不佳。提高L油层采收率主要应提高驱油剂的洗油效率,需研制低价格、高效能的化学剂,因此老君庙油田不宜用先导试验所用胶束/聚合物驱油。图4参2(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6.
王德辰 《油田化学》1996,13(3):238-243
石油沟油田M层是裂缝、低渗透、高含盐油藏,选用增粘、耐盐、抗剪切性能均较聚丙烯酰胺好的生物聚合物(黄胞胶)为驱油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浓度递减的多个段塞注入,驱油效率较高;多管岩心驱替试验表明,0.125%黄胞胶+0.15%甲醛从高Sor/Kw比岩心中驱油的效率最高。在单井注入的矿场先导试验中,每注入1吨黄胞胶增产原油248吨。在四井注入的矿场扩大试验中,根据1994年10月底前的统计数字,驱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粘土胶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粘土胶驱油剂性能的室内实验研究,介绍了粘土胶驱油的宏观和微观物模驱油试验方法,步骤和结果;讨论了粘土胶驱油体系体系的成胶机理,驱油机理和对粘土胶驱油的影响因素,在两个试验区的矿场先导试验中,见到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室内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粘土胶作为一种新型的驱油剂,适用于有大孔道的高渗地层,且具有货源广,成本低的特点,在三次采油中,该项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立娟  岳湘安 《油田化学》2006,23(3):243-247
水驱后的残余油膜将贴于孔隙壁面,为壁面边界层流体,处于三相界面的包围和共同作用下。目前的调研结果显示,油膜的组成及力学特性沿孔壁方向上是变化的。在化学驱过程中油膜不仅受到驱油剂的驱替作用。还受驱油剂/油界面张力、油/固体界面张力及驱油剂/固体界面张力的阻碍作用。由于油膜组成、力学特性及相间作用的复杂性.以往对油膜驱替机理的研究都是从微观实验的角度对现象作观察和定性解释。本文根据水驱后残余油膜在油藏孔隙中存在的特点,提出了油膜驱替的简化模型。基于油膜驱替的微观实验,采用数值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分别计算了不同黏弹性驱油剂在不同的驱油剂/原油界面张力作用下对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考察了驱油剂的流变性、驱油剂/油界面张力、驱替速度等因素对驱替不同厚度油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了驱油剂/原油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在驱替残余油中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驱油剂对油膜的驱替始于驱油剂/油界面,要同时克服驱油剂/油界面约束力和油膜的屈服应力。降低界面张力、增强驱油剂的黏弹性、增加驱替速度,有利于提高驱替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适当增加驱油刑的黏弹性可以放宽驱替薄油膜时对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图13参9。  相似文献   

9.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都是高效的驱油剂,复配的优势在于既发挥单一驱油剂的长处,又可使其产生协同效应,获得更好的驱油效果。现场试验证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驱油技术能采出部分剩余油,并大幅度提高采油采收率。文章讨论ASP驱油技术的工作原理,先导试验和现场应用情况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常规驱油剂的筛选是通过界面张力仪或是岩心驱替的方法评价,这些方法测量精确,能够定量评价出较好的驱油剂,但不适于大量驱油剂的筛选。在静态脱油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筛选驱油剂方法。该方法是将改装后的吸水仪应用在驱油剂的静态脱油试验中。通过精确测量出吸水仪上不同驱油剂或是相同驱油剂不同浓度的驱油量,来快速评价出驱油剂的驱油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数据的可靠性强,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苯胺与醇气相常压催化烷基化,发现C系列催化剂具有高的苯胺转化率,高的单烷基选择性和较低的反应温度.在甲醇与苯胺摩尔比为2.3,反应温度220℃的条件下,空速为0.73h~(-1)时,苯胺转化率为93%,N-甲基苯胺选择性97%;空速为1.00h~(-1)时,苯胺转化率达100%,N-乙基苯胺选择性为82%.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临氢压力容器,由于氢的腐蚀其材质的性能会发生变化。作者结合对投用20多年的合成氨装置123—C换热器主体材质的检验,阐述了高温、高压、临氢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要点和方法,分析了氢腐蚀产生的机理,对已发生了氢腐蚀的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等级判定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高温、高压下气体的声学性质对于特殊条件下混合气体的识别,以及石油化工、石油测井、汽缸检测、天然气行业以及工程热物理学等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实验室内对N2、CO2、CH4等气体在高温(20 ~120 ℃)、高压(0~40 MPa)条件下进行了声学性质测量,得到了各种气体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声波波速的计算关系式,同时得到了各气体比热容比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通过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声波波速计算关系式,可以对温度在0 ~120 ℃之间、压力为0~40 MPa条件下的任意温度、压力状态的声波波速进行估算,计算得到的气体比热容比值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2.2 M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因氯化物生成铵盐而造成脱戊烷塔塔顶空气冷却器及管道堵塞、腐蚀,生成油中氯化物会使芳烃抽提单元溶剂劣质化,并且原用金属氧化物液相脱氯剂M的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改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液相脱氯剂DL-1,应用结果表明:液相脱氯剂DL-1的脱氯效果良好,脱氯罐出口的氯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同时满足脱氯罐床层压降不大于0.03MPa的要求,单罐运转时间超过技术保证值,设备的堵塞、腐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芳烃抽提单元环丁砜劣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溶剂再生塔内树脂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温高压、大直径 W型缠绕式垫片 ,用于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的螺纹锁紧环换热器上 ,在两年半的运行期间 ,垫片未发现泄漏 ,达到了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技术鉴定 ,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其配套的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黏度就及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加氢组合工艺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高黏度(100 ℃运动黏度在8 mm2/s以上)及高黏度指数(大于110)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高温部位环烷酸腐蚀严重的问题,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5个高温部位试用CK356N2C型高温缓蚀剂,对加注缓蚀剂前后相关侧线氢通量和油中铁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蒸馏装置在加注高温缓蚀剂后,各检测部位氢通量明显下降,降幅为67.34%~88.82%,减二线油和减三线油中铁质量分数分别由0.357 μg/g和0.417 μg/g降到0.073 μg/g和0.041 μg/g,说明加注高温缓蚀剂降低了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长距离输送疑点在50℃以上高蜡含量原料油的管道设计原则和依据。5.6km架空管道用借水珍珠岩保温,蒸汽伴热;9.4km埋地管道用集肤效应电流法(SECT法)进行电住热,成功地解决了高凝点原料油的长距离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胜利炼油厂第四常减压装置加工的胜利高硫高酸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评价装置上进行了原油综合处理剂(包括低温破乳剂、脱钙剂、高温破乳剂)的评价筛选试验,并且对电脱盐排水进行了可生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2种原油综合处理剂,对胜利原油均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转化高液收的蜡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型反应釜,考察了正己基苯在硝酸镍甲醇溶液、硝酸铜甲醇溶液、硝酸镍水溶液、硝酸铜水溶液、硝酸和水催化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并在此基础上选用硝酸铜甲醇溶液作催化剂,在进料量为3.OL/h的中型悬浮床加氢试验装置上对克拉玛依原油的减压蜡油进行悬浮床加氢中试。在中试的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11MPa,温度450℃,体积空速O.6^-1,催化剂加入量(按铜计)800~1000μg/g时,减压蜡油的转化率高于95%,其中汽油和柴油的总收率超过90%,柴汽质量比为1.85。柴油的十六烷指数为41,硫含量为O.0135%;汽油的硫含量为O.0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