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吕建华  刘大志  陈铭 《包装工程》2017,38(24):210-215
目的 凉山彝族漆器是中国传统器物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彝族人民在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中创造出的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生活器具,漆艺家具则伴随着漆器的发展而诞生。归纳总结包括纹样与色彩在内的凉山彝族家具装饰特点,并对彝族家具装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路与途径进行分析。方法 溯源彝族漆艺家具与彝族漆器之间关系,并从凉山彝族漆器文化入手解读彝族漆艺家具装饰文化。结论 凉山彝族漆艺家具主要以餐桌椅类型为主,凉山彝族漆艺家具包括有自然、动物、植物和生产生活工具的四大类装饰纹样,并有以均衡方式构成独立的适型纹样和连续装饰纹样的两大类装饰纹样构成形式,色彩方面则以黑、红、黄为主体的色彩体系。最后,指出彝族漆艺家具的继承与发展应结合工艺、形态与材料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开发基于凉山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的移动应用。方法 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凉山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纹样的题材、内容、色彩、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法,对凉山彝族家具及其装饰图案纹样进行数字化处理与保存。结果 构建凉山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纹样NoSQL数据库,最后通过运用APIcloud开发平台结合No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纹样移动应用,该移动应用可以查询、浏览、收集相关信息,具备帮助功能,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同时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结论 探索一条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开展彝族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郭琼  胡若曦  林秋丽  宋杰 《包装工程》2021,42(4):270-278
目的 21世纪是全球贸易大发展时代,给传统家具制造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回归历史,以同处于对外贸易繁盛时期的清末广式外销家具为研究对象,探究各类家具类型的纹样特征,给现代传统家具的设计创新以启示.方法 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40件广式外销家具为研究对象,从家具纹样的寓意入手,分析各纹样的文化内涵并统计其频次;以示意图的方式总结得出各类家具通常装饰的部位及纹样;选取各家具类型中主要的装饰部位进行构图分析.结论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幸福绵延"的纹样寓意最受当时消费者的喜爱,不同家具类型的常用装饰部位和纹样都不同.纹样构图形式多样,主要有S形、C形、放射线条形和O形等,大部分纹样构图遵循对称原则.研究对外贸易影响下的清末广式家具纹样特征,是对传统家具制造业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现代传统家具创新设计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楚雄彝族的传统装饰纹样承载着这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包装是文化信息传播中不可忽视的载体,能以此为表现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广泛地传播。文章通过对彝族传统装饰纹样特征的分析,探讨将楚雄彝族传统装饰纹样应用于包装设计的可行性,使彝族传统装饰纹样与包装设计得到有机结合,让传统纹样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5.
旅游纪念品中彝族装饰纹样的提取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勤  李萩敏 《包装工程》2017,38(20):240-244
目的探析彝族纹样提取的办法及其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运用形式。方法以彝族聚居地为例,对彝族地区文化历史、标志性图腾、装饰纹样等方面进行探究,提取转换彝族装饰纹样特色元素,从而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重构再现。结论设计出具有经典特色的彝族风情旅游纪念品,弘扬传承其文化内涵精髓。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丽  陈波  张旭伟  阳旭 《包装工程》2018,39(2):270-275
目的将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实现对彝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方法以现代设计方法和基因工程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筛选、整理凉山彝族服饰资料,归纳凉山彝族服饰在式样、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主要特性,并利用分析图谱进行可视化表达,进而借鉴基因工程的逆转录过程提取出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结果提取出了凉山彝族服饰形态基因、色彩基因、纹样基因和语义基因,以调味瓶系列设计验证了方法与应用流程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为其他传统文化风格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不但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韵味与附加价值,而且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的装饰图形有者深厚的文化根源,具有着强烈的民族色彩与地方特色.然而由于受到区域和市场条件的局限.凉山彝族的装饰图形并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出来.本文试从现代设计手法上对凉山彝族的装饰图形进行分析,并借鉴谭木匠的成功经验,探讨凉山彝族的装饰图形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器具纹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乔宇 《包装工程》2018,39(8):250-255
目的对中国传统器具上的纹样进行研究归纳。方法通过对传统器具上的装饰纹样进行解析研究,本着以现代审美思考为导向的研究方式,从现代设计装饰需求出发的研究思路,对我国传统纹样的来源与图形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研究传统纹样的装饰原则及构成规律,并针对这些传统器具的纹样类别进行总结概括。结论不同时期的设计审美由文化因素所影响,传统纹样背后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印记与历史背景,纹样的发展变化记录了人类造物活动的历程与发展。历经了图形化"文字"对于自然活动的简单记录阶段及自然崇拜与原始信仰阶段。通过对中国传统器具上的纹样装饰进行分析总结,将常见传统纹样归纳为网格式、起伏式、回形式、漩涡式、勾圈式、谷状式、缠枝式、团花式、云形纹样、水波式纹样10种。  相似文献   

9.
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朝侠  王群超 《包装工程》2017,38(10):251-255
目的探索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方法从平面装饰、造型、功能和传统纹样的立体转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了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方法,阐述了传统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细节,并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进行验证。结论传统吉祥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家具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将传统吉祥纹样与新中式家具相结合,不能照搬与模仿传统纹样,必须进行纹样的再设计,才能达到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家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彝族漆器纹样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彝族特色旅游产品包装的创新,分析了彝族漆器纹样融入彝族特色旅游产品包装的必要性,及在包装上的具体应用方式。通过对彝族漆器纹样的资料收集以及整理分析,提取漆器纹样中的基本要素和文化因子,再通过形状文法对文化因子进行推演变化,从而形成具有丰富视觉艺术效果的设计方案,将再生后的漆器纹样应用于彝族特色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彝族漆器纹样与彝族特色旅游产品包装的融合有助于加快彝族地区的文旅品牌建设,提升特色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文化价值,同时更有利于彝族漆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缪玲  贺亚雯  殷光吉 《包装工程》2024,45(4):244-252
目的 针对彝族太阳纹文化资源在设计转化中形意匹配不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以彝族漆器中的太阳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因子并提取特征词汇,以构建可拓表征模型,从而量化纹样与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计算语义的可拓空间,进行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评估,并将词汇语义进行图解,得到优度表征与核心语义。以最优图解语义集为制约因素,结合太阳纹的原始形状、色彩、图示等特征,对太阳纹进行形状文法推演,生成创新图案。通过图解语义,对新图案进行综合评估及形意适配度验证。结论 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在彝族太阳纹创新设计中具备有效性,为彝族太阳纹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宁 《包装工程》2017,38(16):225-227
目的探究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方法从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实际分析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总结出直接应用、提炼变形、借用寓意3个方面,并以云纹图案为例,详细剖析创新应用方式。结论将传统图案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不仅为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更增加了现代家具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王智薇  李洋  刘超菘 《包装工程》2023,44(16):356-364
目的 对乡村非遗手工艺的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和归纳研究,在传承中保护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研究,对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的技艺流程、使用场景及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昭觉彝族文化符号进行采集与提炼,探讨凉山彝族乡村文创产品可持续发展方法和创新设计的途径。结论 昭觉彝族历史资源深厚,文化资源广阔,民族特色显著,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保障,结合民族学与设计学的研究,对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文创产品进行形式、功能、载体等方面的创新,将地域文化与文创产品相结合,不仅可以涵养文创产品的内涵,还可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助力昭觉彝族地区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韦尧  张毅  王显颖 《包装工程》2022,43(18):302-310
目的 中国古书画装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探寻其装裱纹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可以发掘传统装饰纹样中的东方文化魅力。方法 采用文献与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古书画装裱绫纹样的实物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运用转译与形状文法,对装裱绫纹样中的典型纹样进行一定的筛选、提取,并依据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对装裱绫纹样进行再设计,以丰富其纹样的表现形式。结合艺术设计学理论与形式美法则,将创新设计的纹样运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装裱绫纹样进行创新,应用于文创产品中的装裱绫纹样,在创新设计的方法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装裱绫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与开发,拓宽了装裱绫纹样的宣传方式,为传统装饰纹样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民间剪纸云纹元素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嘉蕊  王慧 《包装工程》2018,39(18):281-286
目的研究民间剪纸云纹元素在包装设计上的创新应用。方法分析民间剪纸艺术的差异性,包括区域文化、图案纹样、造型基础、表现手法和云纹元素在民间剪纸艺术上的共性,包括构图和造型手段。分析云纹的起源、来历以及各个时期云纹元素的结构和纹饰样式。通过案例的剖析,阐述民间剪纸云纹元素的构成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的创新与发展,诠释现代的设计语言与方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结论使用直接法、组合法、隐喻法的表现手法,将民间剪纸云纹元素自身的独特性和图案装饰性,运用在茶包装、酒包装、月饼现代包装设计中。民间剪纸云纹元素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是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从历史传承的角度也是让民间剪纸云纹元素多元融合,同时为现代包装设计开辟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地区土特商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恩培  龙飞 《包装工程》2011,32(16):1-3
分析了四川凉山彝族土特商品包装的生存现状,结合其商品包装的优缺点,论述了凉山彝族土特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价值,分析了文化作为少数民族软实力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提出中国少数民族土特商品包装设计应当倡导文化特色,以民族特色、民族精神为根源,这样才能把握民族文化软实力,从中寻找出一条彝族文化从地区到全国的文化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杨宇  吕九芳 《包装工程》2023,44(24):457-465, 491
目的 对四川民间家具装饰艺术特征进行符号化解读,挖掘四川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四川民间文化的创新提供素材,促进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法 基于莫里斯符号学三分科(符形学、符义学、符用学),同时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法,深入分析四川民间家具材料、色彩、纹样、构图等装饰符号构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概括其装饰符号形成与发展的语言环境,进而总结四川民间家具装饰艺术传承的途径。结论 四川民间家具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影响下,形成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装饰语言,体现了四川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因此,实现四川民间家具装饰艺术的“守正”与“创新”,对发扬四川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瑞益  郭晶 《包装工程》2023,44(20):163-172
目的 为了复兴成都非遗蜀锦文化与传统技艺,解决当前蜀锦文化在传承发展上的难题,深入探讨全新的传承路径,设计出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非遗蜀锦家具产品。方法 研究基于设计学的视角,以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成都地区非遗蜀锦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蜀锦的艺术特征,通过提取蜀锦图纹、色彩、寓意等因子,探索出平面图案组合、装饰形态调整、情感纽带链接等转化方法,将转化后的蜀锦文化因子应用于沙发、屏风、座椅等家具设计中,打造具有古蜀意韵的家具产品,彰显蓉城家具的艺术魅力。结论 通过对当前成都非遗蜀锦文化基因的提炼以及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体现出蜀锦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的保护方式,实现其活化利用,让蜀锦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开发出具有深厚文化基因的非遗蜀锦家具产品,不仅提高了现代家具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也为蜀锦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对于成都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