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Planning》2013,(12)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有曰:"夫水性虚而论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享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1]文中所提到的"质、情、理"和"文、采、辞"等概念,表达的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两个问题,他辩证地阐述了文艺创作的内容与形式是一个相依相存的统一体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现今研究"如何处理好绘画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同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以视觉审美为特征的绘画艺术,其形式的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6)
<正>暮年时,多少人已忘记了过去种种零零碎碎的琐事,多少人已模糊了在其一生中形形色色的过客,唯独小时候背诵过的一首首诗歌还一直留存在脑海里。《让我们荡起双桨》《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下巴上的洞洞》……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儿童诗总能将孩童时的美好和纯真带回我们眼前,让我们重拾心底的那份温柔。那么什么叫儿童诗呢?它的定义是: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简单地说,就是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它也属于一种儿童文学。儿童诗重在启蒙,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也可从小培养儿童的情趣,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著名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个"诗外"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得很多,但这其中或许就包括  相似文献   

3.
·[库门]古天子五门,三曰库门。诸侯宫之外门亦曰库门。《礼·明堂位》:“库门,天子皋门。”疏:“言鲁之库门,制似天子皋门。” [皋门]古天子五门,皋门最外。《诗·大雅绵》:“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传:“王之郭门日皋门。”·[庭]题形切,音亭。宫中也,见《说文》。《通训定声》:“今俗谓之厅。《礼记·檀弓》:‘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束晰《补亡诗》:‘眷恋庭闱。‘按堂寝正室皆曰庭。”《玉篇》堂阶前也。《周礼·天宫阍人》:“掌扫门庭。”·[庳]弼矣切,音婢,屋卑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  相似文献   

4.
·[棚]蒲萌切,音彭,栈也,见《说文》。《通俗文》:“板阁曰栈,连阁曰棚。”今人谓架上以蔽下者曰棚。如凉棚、帐棚之类。·[栋]妒瓮切,音冻,屋之中梁也。《释名·释宫室》:“栋,中也,居室之中也”。·[栋宇]谓屋也。《易·系辞》:“上栋下宇。”《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瞻栋宇而兴慕”。·[栈]乍演切,棚也,见《说文》。《通训定声》:“栅者,竖编之;棚者,横编之。”《庄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7)
济慈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诗歌《秋颂》被公认为是其最重要最成熟的一首诗,该诗用感官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色、成熟、也是衰落之始的秋天的画面。该论文把济慈的《秋颂》作为独立的文本,将重点解析济慈《秋颂》中的反讽,指出《秋颂》表面上反映的是秋天丰收景象,深层里却处处掩藏着危机和诗人的悲伤之情。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10)
<正>文题王维有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种悠远而幽深的生命境界。请以"水与云的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思路点拨本题写作难度较大。难点有三:一是对题意的理解;二是对"对话"形式的把握与处理;三是"我"的安放。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周公之琴舞》通过"琴舞""启曰""乱曰"等表现出来的乐歌属性,并非其文辞的本来面目,而是后世改制的结果。其中的歌辞很可能来源于周公致政成王时发生在君臣之间的"儆毖"之语。它们最早只是史官记载的产物,未与仪式配乐发生关联,也未被纳入收录仪式乐歌的《颂》中。至周穆王经历家难、仓促继位时,通过"言古以剀今"的改制,周成王"自儆"的"元纳启曰",遂成为周穆王继位典礼上"诸侯进戒嗣王"的《敬之》。经过改制配入仪式,既是《周公之琴舞》的"元纳启曰"进入《周颂》的途径,同时也是导致《敬之》在情感上游离于《闵予小子》等三首诗歌的根源。就周代仪式乐歌的制作方式而言,"言古以剀今"的《敬之》提供了一个范例。尽管《周公之琴舞》的"儆毖"属性与后世"疾而歌之"的讽刺之"诗"略有不同,但"言古以剀今"的方式所包含的纳谏意味,以及诗歌本身的"儆毖"主题,仍然让《敬之》成为周代诗歌史上最早的具有"诗"之意味、并借助于仪式变成乐歌的作品,为后世"诗入仪式"的正式登场开启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3)
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三曰应物象形是也,四曰随类赋彩是也,五曰经营位置是也,六曰传移模写是也。"对于"传移模写",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传移模写"是要求画家综合运用绘画知识,在模写过程中达到传神的目的,以便更好地传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梅花     
缪士毅 《园林》2000,(1):38-38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之以文,或绘之以画,或吟之以诗,或寄之以情,并为此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唐代诗人齐已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梅花所动情,写下《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写好后,给好友郑谷看,郑谷读诗后说:“‘数枝’并非早也,莫若‘一枝’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升庵诗话》云:"唐诗人主情,去三百篇近;宋诗人主理,去三百篇远。"说得是唐诗韵高,给人一种浑雅的感觉;宋诗则以意境胜,给人一种精透的感觉,而张先的诗歌两者兼有更具唐韵。尽管他现存的诗歌不过28首,但其艺术风格可谓独树一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清新意象,营造妙境;平淡闲适,隐现禅意;化诗入词,诗词互见;细景炼字,用事广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