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华亭煤矿250102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强烈、巷道返修难度大,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和防治实践。分析表明,大采深、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坚硬厚层砂岩顶板、护巷煤柱留宽不合理是导致该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判定该综放面冲击危险指数0.89,具有强冲击地压危险性。在早期预测的基础上,采用微震法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监测。对具备冲击危险的区域,综合采用巷帮煤体卸压爆破、顶板深孔爆破、动压注水(8~13 MPa)与静压注水等卸压解危措施,削弱了冲击地压显现强度,有效降低了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以彬长矿区孟村煤矿为背景,针对煤层上覆坚硬难垮顶板瞬间破断诱发冲击灾害的风险,创新应用井上下立体联合卸压技术。通过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对高位关键层坚硬顶板实施压裂改性,以及井下顶板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及深孔预裂爆破对中、低位关键层坚硬顶板进行等距破断弱化,破坏岩层的整体性并降低破断强度。结合煤层大孔径钻孔卸压,阻断静载荷积聚及动载荷传递通道,从源头上消除(减小)冲击危险,开辟了冲击地压科学防控的新途径。实践表明,实施立体联合卸压方法消除了工作面上覆坚硬顶板岩层难跨悬顶积聚载荷,微震频次显著下降且杜绝了1×104J以上微震事件,为具有坚硬顶板破断诱发冲击地压风险的类似矿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在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临空巷道受相邻上一个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活动以及现采工作面回采影响,在回采过程中,由于临空侧向静载荷和回采期间超前动载荷相互叠加,导致临空巷道围岩应力随之上升,巷道冲击风险也随之增加。以小庄煤矿40205回采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临空巷道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产生冲击的主控因素并制定出了相应的防冲卸压技术方案;现场实施后,通过微震、应力监测方法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特厚煤层临空巷道回采过程中,通过现场防冲卸压技术方案的优化后,微震能量数据主要以102J/d为主,临空侧巷道两帮收敛量降低了96%,工作面超前100~150 m内,应力值降低至7.3 MPa,同时,通过采用“锚索+双网+大托盘”联合支护,提高了巷道的支护能力,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防治效果显著,为后期临空巷道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高应力厚煤层工作面不同采煤方法的矿压观测和对比分析,论证综采放顶煤适应具有冲击地压危险倾向的厚煤层工作面的开采。 相似文献
10.
11.
在有明显冲击地压可能性的综放采场一般采用沿空留巷的巷道布置方式,但由于冲击地压的存在,沿空留巷存在底板冲击危险性。常规的卸压方法具有工程量大、工序繁琐的问题,且防治冲击地压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研究沿空区段巷道底板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及卸压方法,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降低防冲难度,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塔山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煤层厚度大、结构复杂,煤层自燃发火期短,煤尘有爆炸性,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克服了影响工作面生产的不利因素,保证了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孤岛工作面回采时往往矿山压力集中,冲击地压灾害严重。根据孟巴矿1210工作面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了相应的防冲思路,依次实施了险源风险评估,方案设计,系统防治,监测监控,效果评价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冲击地压灾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310 m南18-2层冲击地压煤层综合治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和监测方法。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方法对该区冲击地压的预防和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