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菱锰矿与方解石的表面电性和浮选行为,浮选试验、ζ-电位测试、SEM-EDAX分析表明,在混合体系中菱锰矿溶解出的Mn2+会在方解石表面发生吸附,导致方解石表面性质向菱锰矿表面性质转化;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菱锰矿溶解的Mn2+浓度大到足够在方解石表面生成MnCO3沉淀,使得两种矿物表面性质趋于相近,这是菱锰矿与方解石难以分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菱锰矿—石英疏水絮凝浮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菱锰矿、石英在油酸钠溶液体系中的疏水絮凝行为,并有效地絮凝浮选分离了菱锰矿-石英混合矿,得出了最佳的分离条件。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讨论了菱锰矿和石英在油酸钠溶液中的凝聚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菱锰矿颗粒在油酸钠体系中,相互间作用力为引力,可以发生凝聚;而石英粒之间以及石英-菱锰矿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均为斥力,不能发生凝聚。 相似文献
3.
由于菱锰矿与方解石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十分接近,因此菱锰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难题。 对油酸钠(NaOL)体系下三聚磷酸钠(STPP)作为抑制剂对菱锰矿和方解石选择性抑制的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 STPP 对方解石的抑制机理。 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 NaOL 体系下 STPP 对方解石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对菱锰矿浮选的影响较小。 Zeta 电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NaOL 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可受 STPP 影响,而在菱锰矿表面的吸附能力几乎不变。 基于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表明,STPP 与菱锰矿之间存在物理吸附关系,而与方解石之间为化学吸附关系。 大量的 STPP 与方解石表面的 Ca 位点产生螯合作用以覆盖在其表面是 STPP 能选择性优先抑制方解石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 NaOL 体系下进行菱锰矿浮选,STPP 是方解石的有效抑制剂,可实现对方解石的高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微细粒锡石难以浮选回收的问题, 以酵母菌为捕收剂, 系统研究了锡石、方解石、石英纯矿物一元体系和二元体系的浮选规律。结果表明, 一元体系下, 在培养时间24 h、pH=6、酵母菌浓度1.25 g/L、作用时间15 min条件下, 锡石回收率为78.83%。酵母菌浓度0.125 g/L时, 锡石和方解石二元混合体系中锡金属回收率为85.66%, 锡石和石英二元混合体系中锡金属回收率为90.71%。测试结果表明, 酵母菌可以大量吸附-5 μm粒级锡石, 但对+38 μm粒级方解石和石英相互作用较小。酵母菌与锡石之间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6.
以菱锰矿与碳酸盐脉石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和菱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和Zeta电位、FTIR和XPS分析,系统研究了在新型绿色浮选药剂体系中矿浆p H值与药剂用量对4种碳酸盐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和界面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捕收剂ZJS与抑制剂JBS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是菱锰矿与碳酸盐脉石矿物反浮选分离的最佳组合药剂;在ZJS用量为60 mg/L、JBS用量为20 mg/L时,菱锰矿的浮选回收率仅为10%,白云石的浮选回收率大于40%,方解石和菱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均超过55%。Zeta电位、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在ZJS捕收剂浮选体系中,抑制剂JBS均以物理吸附方式作用于4种碳酸盐矿物界面,且JBS在菱锰矿界面的吸附能力强于其他碳酸盐脉石矿物,使菱锰矿亲水性增强,有利用反浮选分离;该新型浮选体系有望实现中高品位碳酸锰矿石中部分钙、镁、铁碳酸盐的脱出,为碳酸锰矿石进一步提质、降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在含碳酸盐的萤石矿物浮选时腐植酸类调整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悬浮液比萤石悬浮液具有更强的对腐植酸类药剂吸附能力.腐植酸类药剂对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强烈作用,降低了矿物的溶解度,减少了可供捕收剂附着的活性中心的数目.腐植酸类药剂以离子形式和分子形式吸附在萤石表面上.腐植酸类药剂与疏水的石英作用时,首先与矿物表面上的Fe3 作用,使活化时形成的Fe-O键断裂.腐植酸类药剂对矿物具有强的抑抑作用.用量为0.05~0.1 mg/g的腐植酸类药剂可以有效地浮选分离萤石-方解石-石英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型药剂在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石英浮选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丽萍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0,(6):36-40
研究了新型捕收剂H6 0 2和抑制剂S6 0 2在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矿物浮选分离中的规律性 ,确定了最佳浮选分离条件 ,并初步探讨了药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贵州某富含方解石的萤石矿进行了浮选研究.该矿方解石含量高达18.45%,萤石的品位仅为28.05%.本文采用脱硫后以油酸为萤石的捕收剂,以 F_(910)(一种无机盐组合药剂)为方解石等脉石的有效抑制剂,采用一粗四精的工艺,获得含 CaF_2 98%以上的特级萤石精矿,CaF_2的回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1.
一、绪言方解石矿山的选矿废弃物,除方解石外,含有硅酸质脉石,因而不能做建材材料而被废弃。为除去脉石而使方解石有效利用,这是选矿的一个课题。特别当硅酸质脉石是粘土时,因为有粘土的特殊性,与方解石浮选分离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2.
淀粉类多糖在方解石和萤石表面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吸附试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浮选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糊精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作用行为,结果发现,方解石经糊精作用前后CaLMM俄歇参数变化值为0.80eV,变化显著,这说明糊精与方解石表面作用为化学键合;而萤石经糊精处理前后CaLMM俄歇参数变化值为-0.20eV,变化不明显,说明糊精与萤石表面化学作用很弱,更接近物理作用-氢键作用;浮选试验结果证实了测试结果可 相似文献
13.
细粒菱锰矿、磷灰石溶解组分对其浮选分离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详细探讨了-20μm细粒菱锰矿、磷灰石溶解组分对以六偏磷酸钠、栲胶及糊精为选择性抑制剂时混合矿样浮选分离的交互影响,利用各种测试手段及计算对其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栲胶及糊精在单矿物体系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然而在混合矿样体系中,由于溶解组分的影响,使六偏磷酸钠及栲胶均失去了其选择性,无法实现两种矿物的有效分离。根据不同pH值条件下的矿物表面性质的改变,以糊精为选择性抑制剂,成功地进行了混合矿样分离,并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阴离子反浮选石英的方法对穆罗低品位铁矿石进行了回收研究,试验中研究了pH的影响、用蒸馏水和自来水作为浮选用水的影响以及用木薯淀粉和糊和为铁矿物抑制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萤石和方解石的溶解特性及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萤石和方解石溶解特性的研究,发现它们在水溶液中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转化临界pH值为8.4~9.1,使矿物的可浮性相近,造成浮选分离困难。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氧化锌矿中钙镁碳酸盐脉石含量高导致浮选分离困难、浸出酸耗高的问题, 以碳链异构的异硬脂酸钠为捕收剂,通过微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定、XPS分析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菱锌矿与方解石反浮选分离行为及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增大矿浆pH可有效抑制菱锌矿,在强碱性异硬脂酸钠体系下菱锌矿与方解石表现出较好的反浮选分离趋势, 在pH=11.5、捕收剂用量1.25×10-3 mol/L的条件下, 通过反浮选可脱除人工混合矿中62.1%的Ca,Zn的损失率为11.9%。与方解石相比,菱锌矿表面对水分子和OH-离子吸附能力明显更强, 方解石表面与药剂分子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矿物表面失去电子, 羧基中的O原子周围电子密度增加,菱锌矿表面与捕收剂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18.
预分选—湿法提取是石煤提钒工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石煤中的钒主要存在于白云母中,预分选主要是采用浮选方法分离石煤中含钒白云母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为此,分别以十二胺、十八胺、LU-1、LU-3为阳离子捕收剂考察其对白云母、石英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捕收剂浓度对白云母浮选有较大影响,但对石英无明显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十二胺、十八胺和LU-1对白云母有良好捕收作用,其中十二胺的捕收效果最好;在弱碱性条件下,LU-3对石英的捕收效果良好。石煤提钒预分选中可在酸性条件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白云母或碱性条件下以LU-3为捕收剂浮选石英,分离白云母和石英,以提高钒入浸品位,并减少进入浸出工序物料量,从而降低浸出剂消耗。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钒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地区菱锰矿呈细粒或微细粒状态嵌布,且脉石繁多结构复杂,属于难选菱锰矿。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MLA等方法对菱锰矿进行了全面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针对微细粒级难选菱锰矿,以合适的Mn品位和回收率为指标,考察了磨矿细度、pH调整剂用量、抑制剂用量以及捕收剂用量对菱锰矿浮选的影响。试验表明,菱锰矿(Mn品位9.93%)在磨矿细度-0.074 mm 95.66 %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的正浮选试验流程,可获得精矿Mn品位19.04 %、Mn回收率88.86 %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预分选-湿法提取是石煤提钒工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石煤中的钒主要存在于白云母中,预分选主要是采用浮选方法分离石煤中含钒白云母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为此,分别以十二胺、十八胺、LU-1、LU-3为阳离子捕收剂考察其对白云母、石英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捕收剂浓度对白云母浮选有较大影响,但对石英无明显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十二胺、十八胺和LU-1对白云母有良好捕收作用,其中十二胺的捕收效果最好;在弱碱性条件下,LU-3对石英的捕收效果良好。石煤提钒预分选中可在酸性条件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白云母或碱性条件下以LU-3为捕收剂浮选石英,分离白云母和石英,以提高钒入浸品位,并减少进入浸出工序物料量,从而降低浸出剂消耗。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钒回收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