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Fisher判别方法,建立了节理岩体工 分级判别函数,获得了一个由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节理间距和岩体完整性系数组成的岩体工程质量判别公式,并对节理岩体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
陈俊池  张景武  谷中元 《现代矿业》2015,(1):124-125,140
岩体质量Q分类方法是在当今岩体质量分类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在长期的工程和生产实践中被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修正。在对2002年巴顿修正后的Q系统分类方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山东黄金天承矿业公司岩体质量分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付玉华  王兴明 《金属矿山》2012,41(12):106-110
将Fisher判别理论用于岩体质量分级,建立岩体质量分级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声波纵波速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透水性系数6个指标作为岩体质量分级判别因子,以工程岩体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分级。结果表明,FDA(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模型稳定可靠、判别精度高、分类性能良好,且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岩体质量等级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岩体质量由定性单因素评价到定量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MR和BQ两种矿山常用的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总结了神经网络法、可拓理论法、模糊评价法与灰色聚类法等智能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现有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在矿山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未来金属矿山岩体质量评价中应先建立岩体力学数据库,借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实时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应根据深部开采的特点,建立适用于深部环境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所存在的缺陷, 运用可拓工程方法, 在物元理论和可拓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 并采用引入了距离函数的组合赋权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 组合赋权法将层次分析法计算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结合起来所确定的组合权重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 岩体质量的可拓评价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岩体的质量等级, 还能反映岩体质量等级的程度以及与其他质量等级的“距离”, 具有较好地适用性。通过实际矿山岩体质量等级的关联度计算, 对新田岭钨矿小板垅矿段和金猫矿段矿岩及围岩岩体质量进行了可拓学评价, 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6.
李伟明  姜凡均  何远富 《采矿技术》2011,11(6):30-31,86
为了解黄岗矿业公司Ⅲ矿区开采区域内的各岩体的稳定性情况,在现场对矿区内的上盘大理岩、磁铁矿、下盘矽卡岩开展了全面的工程地质调查和岩体质量评价。运用了DIPS软件统计和分析了各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RQD指标法、RMR分级法、Q系统分级法以及BQ分级法对井下3组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从而分析了井下各岩体的工程稳定性状况,得出了各岩体在无支护时的最大跨度。  相似文献   

7.
刘铭 《中州煤炭》2019,(10):67-72,84
通过对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区的现场调查,获得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矿区工程地质调查统计资料、矿岩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等,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矿区分布的主要岩组进行岩体质量分析评价。将区内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矿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岩体分级方法进行了归类,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同时采用RMR分级、Q分级和MRMR分级3种方法进行了工程岩体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将用于岩石力学参数的工程处理及矿山岩体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三山岛新立矿区-400 m中段岩体质量等级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参考RMR分类法,并考虑完整性系数KV和地应力修正系数Q。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岩体质量评价物元模型,提出基于博弈论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博弈论最优组合赋权法的可拓理论。同时,应用修正RMR分类法对-400 m中段岩体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基于博弈论的岩体质量可拓评价能反映待评岩体与相邻等级之间的距离,较修正RMR分类法更加精确,从而使采矿方法设计及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支护措施更加合理,为确保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会泽铅锌矿10号矿体的岩体质量,为选择采矿方法提供依据,文章在阐述该矿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先后用RMR分级法、Q系统分级法BQ分级法对10号矿体围岩进行了总评分及岩体级别确定。经分类研究,推荐采用RMR、Q系统分级法取得的结果作为评价岩体质量的依据。分类结果表明,10号矿体开采区域的岩体质量为差-中等,矿岩的稳定性为中等偏上。  相似文献   

11.
王远高 《采矿技术》2008,8(2):19-20
采用RQD分级、RMR分级和BQ分级3种分级方法对会泽铅锌矿8号矿体及周边围岩进行了分级评价.分级结果表明,矿体以及其直接上下盘围岩(C1b) 为差~中等岩体,岩体质量较差,相对比较破碎.矿体下盘围岩(C1d)的岩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岩体质量分级精准度,引入可拓理论,构建了基于博弈论-可拓理论的岩体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首先,选取RQD等6个指标建立了岩体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G1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计算指标综合权重,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确定分级等级;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到某地下矿山巷道岩体质量评估中...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解决岩体质量分级中RMR法评价体系的评分阶梯性问题,考虑到工程应用实际价值,引入推理规则简单的Mamdani模糊推理模型,综合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节理间距、结构面性状、地下水条件和节理方向等6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基于Mamdani FIS模型及RMR法的岩体质量评价体系。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和睦山铁矿,并将分级结果与RMR法、Q值法和BQ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RMR分析法更接近于矿岩的实际情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后的RMR法有效解决了和睦山铁矿在岩体质量分级时存在的指标评判区间和评分的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巴鲁巴铜矿矿岩节理裂隙分布情况及矿岩稳定性,为采场结构参数与支护技术优化提供依据,采用详细测线法进行节理裂隙调查统计。借助CSIR地质力学分类方法,依据调查结果、矿区地应力测量和矿岩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对节理裂隙的统计及其与地下巷道、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矿区分布的主要岩组进行岩体质量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巴鲁巴铜矿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岩体质量中-良,井巷工程需要加强支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的矿岩进行大量岩石力学试验与节理调查,对开采区域进行岩体质量分级。确定Ⅱ级、Ⅲ级、Ⅳ级岩体分别采用点柱法、盘区房柱法、进路法开采,然后采用有限元数值软件对开采区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开采后的围岩变化特征,为矿区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常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相互关系。以土屋铜矿露天边坡工程地质调查数据为基础,对RMR—GSI法、Q—GSI法和GSI图表法三种方法的工程岩体质量计算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大量工程地质调查数据基础上的RMR—GSI换算法和Q—GSI换算法能够避免单一GSI图表法主观性大、量化结果不强的特点。参与调查的结构面越多,多种方法计算的GSI值越接近。大量的工程地质调查能够提高GSI值的精确程度,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灰色关联理论在矿山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矿山岩体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对采用普氏系数法、岩芯质量指标法以及龟裂系数法等已经取得指标的岩体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以贵州某矿煤层顶底板岩层实测评价指标的数据,对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
岩体质量的评价是岩体工程设计、施工和未来工作状态预测的重要参数之一,是保证工程经济合理和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分析了国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对评价研究趋势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方案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某金属矿山各区域岩体进行了岩体质量分级,根据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采用Surpac软件实现分级结果三维可视化,使岩体质量分级结果清晰、明了,为采矿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