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红 《铸造技术》2014,(3):596-598
采用电阻焊方法实现对A6061铝合金和Q235钢的焊接。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焊接接头显微硬度,采用SEM、EDS等方法分析焊接接头界面显微结构和元素组成,研究了点焊接头的缺陷形式。结果表明,铝合金/钢点焊接头主要由靠近Q235侧和靠近铝合金侧两层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化合物层主要为Al-Fe金属间化合物,其显微硬度高于基体。采用合适的点焊工艺,可以避免电阻焊接头中未焊合、裂纹、缩孔等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李磊  黄樱 《铸造技术》2015,(1):20-21
研究了汽车弹簧用钢疲劳破坏行为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试样表层的碳氮化钛、碳氮化钒等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试样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且试样表现为典型的"鱼眼"断裂。  相似文献   

3.
对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在740℃/1 h条件下对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接头各区域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转变及硬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不良外观缺陷;焊态焊缝和熔合区由粗大板条马氏体+少量8铁素体组成,硬度大于410 HV.完全淬火区粗晶区由粗大板条马氏...  相似文献   

4.
对GCr15钢进行高温ECAE工艺处理,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并且对挤压前后GCr15钢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50℃时,经单道次ECAE挤压后合金具有相对高的硬度580 HV,相对挤压前硬度提高了61%;GCrl5钢的显微组织与未挤压试样相比晶粒发生了很大的变形;GCr15钢试样原始组织为直径50μm的粗大等轴晶粒,经单道次ECAE挤压后,晶粒被显著细化到挤压后的8μm左右,原始的GCrl5钢晶粒等轴组织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被粉碎并且沿剪切方向明显被拉长,形成了带状组织,原来多角状和大块的第二相颗粒被粉碎成细小的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基体中,使显微组织得到显著细化。  相似文献   

5.
40Cr钢宽带激光淬火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0Cr钢宽带激光淬火组织和硬度分布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区组织结构和硬度沿层深明显变化,淬火区中奥氏体呈薄膜状,不连续地分布于马多体间,除位错亚结构外,在局部地区还出现平行排列的微细孪晶组织。  相似文献   

6.
7.
储双杰  毛博  胡广魁 《金属学报》2022,58(4):551-566
汽车用先进高强钢支撑了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其中双相钢以优异的力学综合性能、良好的焊接和涂装性能及较低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结构件和车身材料中,实现有效的结构减重并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合金成分和组织的优化设计是获得高性能双相钢的主要手段,而明确双相钢的组织特性影响因素以及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则是指导双相钢的合金成分和组织优化设计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汽车用先进高强度冷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概述了双相钢合金成分设计的准则以及利用合金元素对显微组织进行调控的方法。然后总结了双相钢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的规律,探讨了轧制、两相区退火、冷却过程以及过时效过程对双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双相钢力学性能和典型的失效形式,以及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最后简述了目前汽车用双相钢研究还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40Cr钢宽带激光淬火组织和硬度分布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区组织结构和硬度沿层深明显变化,淬火区中奥氏体呈薄膜状,不连续地分布于马氏体间。除位错亚结构外,在局部地区还出现平行排列的微细孪晶组织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热机械轧制工艺(TMCP)对汽车大梁用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成分为0.08C-1.40Mn-0.02Nb的钢进行了TMCP处理,用SANS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力学性能,利用NEOPHOT-2100型光学显微镜进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升高,试验钢组织中等轴状铁素体晶粒增多,珠光体含量减少,且晶粒长大,导致钢的强度降低,伸长率升高;相比水冷、空冷时晶粒较粗大,强度和伸长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尺寸液压破碎锤活塞用9CrV钢,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840℃淬火和300℃回火后,9CrV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其硬度为56.7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4.66 J.随淬火温度降低至800℃,回火温度提高至400℃,9CrV钢的硬度降低至49.8 HRC,降幅近12.2%,而冲击吸收能量提高至8.98J,增幅达92.7%.这是由于降低淬火温度后未溶碳化物数量增多,一方面细化了组织,另一方面形成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降低,两者均为提高淬火组织的强韧性提供了基础.适当提高回火温度,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屈氏体.通过淬火与回火工艺的综合调控,可有效提高9CrV钢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高温组织与高温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δ相、铁素体不锈钢中σ相、马氏体不锈钢中Ms、双相不锈钢中γ相与α相的相对含量和沉淀硬化不锈钢中ε-Cu对不锈钢高温组织的影响;还综述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对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热轧双相钢(简称DP钢)具有强度高、屈强比低、初时加工硬化率高以及强度和韧性良好配合等优点,符合汽车材料轻量化、高性能、安全、环保、节能的发展主题。从而,在汽车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双相钢一般用于需高强度、高的抗碰撞吸收能且有一定成形要求的汽车零件,如车轮、保险杠、悬挂系统及其加强件等。  相似文献   

13.
B610CF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焊两种焊接方法下,对新开发的调质型低焊接裂纹敏感性低碳贝氏体钢B610CF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金相分析表明,焊接接头的母材区、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织均为铁索体和下贝氏体,在铁素体和贝氏体上还弥散分布着渗碳体,说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都较好.拉伸、冲击和弯曲试验表明,焊接接头的抗裂性能好,具有强度高、塑性好、低温韧性和应变失效性能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铸造》2016,(1)
采用Cu、Mn、Sn复合强化工艺,生产了高强度珠光体球墨铸铁曲轴。控制Sn含量0.022%~0.028%,研究了Cu、Mn合金元素含量对球墨铸铁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显微分析手段观察了铸态曲轴材质的显微组织与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Mn加入量0.2%~0.45%,Cu添加量0.85%~1.15%范围内,球铁曲轴抗拉强度超过820 MPa,伸长率达4%~5.7%,达到了QT820-3的性能要求;加入0.3%Mn、1.15%Cu时,球墨铸铁达最高抗拉强度930 MPa,伸长率达4.6%。Cu、Mn、Sn富集在基体组织中,能促进珠光体形成并细化片层间距,有利于高性能珠光体球墨铸铁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高塑性TWIP钢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高强高塑的汽车用TWIP钢。TWIP钢的锰含量为15%~30%,抗拉强度为600~1100MPa,断后伸长率高达95%。介绍了孪晶诱发相变的微观机理,层错能对TWIP效应的影响以及显微组织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锰含量为15%~30%时,钢的塑性得以提高的机理主要是γ→ε→α相变诱发的TRIP效应;随着锰含量增加,孪晶形成逐渐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固定其它元素的含量,调整碳含量的方式,研究了碳含量对马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含量增加,马氏体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但冲击韧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固定其它元素的含量,调整碳含量的方式,研究了碳含量对马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含量增加,马氏体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但冲击韧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IF钢板分别进行了模拟连续退火和快速退火,运用EBSD技术对退火钢板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测试了退火钢板的力学性能,探讨了退火工艺对IF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拟连续退火工艺相比,快速退火工艺使IF钢板晶粒更加细小均匀且同样具有强烈的γ-<111>//ND再结晶织构,但导致IF钢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升高,断后伸长率降低,塑性应变比r90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金相显微镜、洛维光学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正火工艺对连续油管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和水冷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珠光体和M-A岛不断增加,尺寸逐渐增大;硬度降低,韧性提高,同时能消除卷管时产生的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加热到820℃保温5min空冷到350℃再水冷至室温,组织较均匀,抗拉强度达954.70MPa,屈强比为0.92.  相似文献   

20.
以高铬合金磨球铸造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工艺的缺陷。利用液压传动和机械振动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磨球铸造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为工艺优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