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高浓度碳氮共渗已在重负荷齿轮的生产上应用多年。实践证明,该工艺不仅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而且显著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高浓度碳氮共渗层的主要特点是:表层为数量较多的碳氮化合物;次层存在着大量的残留奥氏体,渗层约为原渗碳层的1/2左右。 由于试验和分析手段的缺乏,有关共渗表层碳氮化合物和次层残留奥氏体对其表面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 言 碳氮共渗工艺是目前广泛用于提高齿轮类零件的表面耐磨性能和接触疲劳抗力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由于碳、氮原子的同时渗入,碳氮共渗层,通常存有较多数量的残留奥氏体。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残留奥氏体对渗层承载能力的提高是有害的。因此,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高温回火(淬火前)、冷处理和重新加热至较低奥氏体化温度再次淬火等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 气体碳氮共渗工艺和渗碳工艺比较,不但可简化生产工序,而且能显著地提高零件疲劳寿命,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很大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普遍认为共渗层组织和疲劳性能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高碳氮浓度渗层中,碳氮化合物的分布、残余奥氏体的量对零件疲劳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弯曲疲劳试验,并应用电子显微分析,定量金相和X-光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碳氮共渗层组织和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离子渗碳是金属零件表面渗碳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首先在日本进行了试验,但在生产中用得不多。最近又出现了离子碳氮共渗工艺。苏联在试验室内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由于离子渗碳与普通气体渗碳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因而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离子渗碳的主要优点如下: 1.借助于辉光放电参数以及气体介质成分的改变,使渗碳工艺过程的控制极为简单。 2.由于离子渗碳时没有内氧化现象,这就  相似文献   

5.
<正> 减震器叶片气体碳氮共渗后在磨削加工中常常因磨削裂纹引起大量报废。这大大地影响了碳氮共渗新工艺的推广。本研究采用渗碳和碳氮共渗对比试验,测定了磨削前、初磨及精磨后的残余应力及残余奥氏体,并对裂纹形貌用磁粉探伤、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渗层中碳、氮浓度及合金元素沿渗层分布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开裂的原因作了一些讨论,并提出了防止磨削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气体碳氮共渗与单纯渗碳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疲劳强度,因而气体碳氮共渗应用广且发展快。但由于渗速较慢不适宜更深渗层要求的工件,又限制了共渗工艺的应用,所以,提高渗速,降低能耗仍然是热处理工作者奋斗的目标。本文就是采  相似文献   

7.
<正> 碳氮共渗与单元渗碳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共渗温度低、渗入速度快、渗碳性能优异且便于共渗后直接淬火,无论从节能的观点还是从强化材料角度衡量,它都是取代渗碳的有效手段。然而,液体氰化有剧毒,气体碳氮共渗也污染环境,设备投资大,不  相似文献   

8.
20CrZNi4A钢齿轮有时在碳氮共渗表面形成过多且形态不好的碳化物,以至在喷丸清理中发生棱角崩落。试验证实,它是由于排气期过长而引起。通过加大排气管和调正排气期的供氨和煤油制度等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高含铬量的合金钢由于铬的表面氧化,渗碳或共渗表面的碳浓度和碳化物不仅由渗入期的气氛碳势所决定,排气期也应控制。  相似文献   

9.
碳氮共渗齿轮的使用性能(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在许多情况下,主要由渗层中的碳氮浓度分布、组织及残余应力状态所决定。因此,如何保证渗层的质量,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倘若工艺控制不好,渗层中便会出现一些组织缺陷,如:网状和带状屈氏体、网状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言 碳氮共渗或渗碳层的表面碳化物有提高村料抗胶合磨损性能的作用。对在高接触应力下工作而又不可能获得理想润滑条件的机件(例如重负荷齿轮)是可取的。但同时它又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其形态不良时)。例如会降低村料的疲劳性能(包括接触疲劳),渗层的断裂韧性和冲击磨损性能等。因此要求控制渗层表面碳化物的数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1.
齿轮碳氢共渗时,采用低氮工艺设计,以装炉工件吸碳总表面积大小计算介质供量和设备改装上采取强化干燥氨气等措施后,共渗层获得了细小均匀分布的碳氮化合物,抑制了黑色相的出现,改善了性能;在适宜控制炉内气氛的同时,合理分配共渗周期中的排气-强渗-扩散时间,可以加快共渗速度,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渗碳和高浓度碳氮共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强化机械零件的手段。本文综述了两者的工艺方法和组织性能特点以及对所用钢材的要求,还涉及得到高浓度渗层某些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1.IR淬火 IR是Induction Resistance的略语,也可称为高频电阻加热淬火。高频淬火较渗碳、碳氮共渗等表面硬化热处理节省能源,用低电压高电流的通电电阻加热方式,适用于棒材等零件的直接加热,IR淬火就是在通电电阻加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高频感应效应。  相似文献   

14.
形变能能够诱发马氏体相变。形变马氏体由于形成温度高,产生滑移分切应力小,可以实现形态控制,具有高的强韧性。 钢在渗碳和碳氮共渗时其渗层的诱发相变特征不同,前者表层及次层均发生了马氏体相变,使渗层脆化;后者,由于氮的渗入,次层相变减弱,保留了残留奥氏体松弛应力和延缓裂纹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氮基渗碳气氛是公认的节能热处理气氛,国外正在逐步推广。美国已有16%的专业热处理工厂用来渗碳和碳氮共渗,在汽车、紧固件行业也开始采用。常用的氮基渗碳气氛以氮-甲醇气体分解的吸热性气氛为稀释气(载气),以便能和炉外制备的常规吸热式气氛一样,采用现有的单参数(CO_2或H_2O)方法控制碳势。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在催渗剂作用下 ,温度和氮势对 40 Cr钢氮碳共渗后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共析温度以下进行催渗氮碳共渗 ,化合物层随温度升高而增厚 ,致密性提高 ,渗层深度和硬度增加。提高氮势 ,化合物层致密性增加 ,渗层深度有所减少 ,渗层硬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电解提取-化学分离-X射线衍射逐层相分析和电子衍射等方法,研究了18CrMnNiMoA钢的气体碳氮共渗层中碳氮化物的类型与分布,进而通过对由钢的渗层中提取的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碳氮化物电化学及化学性质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逐层定量提取、分离、测定钢的气体碳氮共渗层中固溶体和碳氮化物含量与组成的相分析方法,并借以探讨了合金元素在渗层基体与各相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控制、选择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硬化层深度和渗层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渗层深度的检测是以渗层组织为判据,而有效硬化层深度以一定硬度处的碳含量为判据,作为质量检验的指标是生产技术进步。渗层深度改为有效硬化层深度需加以修正,其式为S=1.52δ,此式可用于生产。通过控制渗碳工艺与淬火工艺参数,能有效地控制有效硬化层深度。根据硬化特性、零件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等进行选取有效硬化层深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经碳氮共渗热处理后自行车飞壳齿顶棱角掉块疵病,从渗层深度和金相组织两方面着手分析,确认了产生疵病的内因是飞壳晶粒粗大,外因是受到一定强度的冲击力。并提出了避免过热和对已过热的飞壳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低温气体氮碳共渗是属气体软氮化工艺类型,氮原子是由氨气通过热分解供给,碳原子是由热分解能产生活性碳原子的气体或液体供给,低温气体氮碳共渗主要是渗入氮原子。据T.贝尔,S.Y.李气体氮碳共渗一文中介绍。在570℃氮碳共渗温度下,氮在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