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正>热轧带肋钢筋(螺纹钢)新标准GB/T1499.2-2018已经发布。该标准新增了金相组织检验规定、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及检验方法,作为判定热轧钢筋和穿水钢筋的依据,旨在从行业标准上硬性禁止穿水钢筋的市场流通。新标准的附录B中规定:按GB/T 4340.1进行维氏硬度检验,试样截面维氏硬度测试的载荷为"5 kg",保持时间为10 s。测得HV0和HV,两点的硬度差值(HV-HV0)应小于或等于40。在进行硬度测试过程中,保证硬度值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组织检验等手段,对460B余热处理钢筋出现弯曲断裂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筋中出现一定量异常组织粒状贝氏体是460B余热处理钢筋弯曲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红河钢铁有限公司炼钢、轧钢工艺装备,采用微合金化控轧控冷工艺生产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拉力试验机对钢筋的力学性能、金相显微组织、夹杂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钢筋强韧性适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低应变时效性;控制钢中Mn含量小于1.55%,Nb含量小于0.025%,控冷终止温度大于680℃,钢筋心部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5%贝氏体,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4.
朱兴江  黄飞  甘正斌  徐军 《冶金分析》2011,31(12):75-80
针对GB1499.2-2007第1号修改单XG1-2009对热轧带肋钢筋金相组织提出的要求,对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两组外表无差别的400级热轧带肋钢筋按GB1499.2-2007/XG1-2009进行理化检验,发现了两者金相组织不同,从钢筋的化学元素、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对其金相组织判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XG1-2009表述的明确性,执行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某钢厂生产的HRB400盘螺钢筋在工地弯曲加工时,发生脆断现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以及力学性能等检验,分析该钢筋弯曲脆断原因。结果表明:由于锰偏析引起的马氏体异常组织,使得钢筋强度变高,塑性变差,产生弯曲脆断现象。  相似文献   

6.
《山西冶金》2021,44(4)
针对汉钢近期生产的HRB400EΦ28 mm热轧带肋钢筋在出厂前弯曲试验时出现断裂的情况,通过分析检验断裂钢筋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夹杂物等,得出该批次钢筋存在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造成钢筋基体连续性受到破坏,且钢筋显微组织出现成分偏析,存在马氏体组织,明确了此次试验冷弯断裂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BS425级出口钢筋的研制工艺、钢筋外形、金相组织和性能,其中包括力学性能,反弯曲性能的检验方法,焊接性能、冷拉和冷拉时效性能等。对研制的钢筋做了经济效益的评价,从而说明BS425级出口钢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HRB500E热轧带肋钢筋出现批量类似于"裂纹"的缺陷,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热轧带肋钢筋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带肋钢筋表面的缺陷主要是在轧制过程中发生,但在炼钢连铸过程中应该预防发生卷渣的操作。  相似文献   

9.
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GB/T 1499.2-2018于2018年11月1号正式实施,做了较大的改动,其中增加了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检验方法。截面维氏硬度指钢筋横截面边缘测试点与中心测试点的硬度差值(HV-HV_0)不大于40时判为合格。存在异议时以微观组织作为仲裁依据。文章通过维氏硬度测试得出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钢筋横截面基圆上存在回火马氏体时,边缘与中心的硬度差值仍有可能小于40,所以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热轧带肋钢筋的唯一依据,应要结合宏观金相及微观组织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0.
杨才福  陈雪慧  王瑞珍 《钢铁》2017,52(10):94-103
 深入调查了中国HRB400/400E和HRB500/500E高强度热轧钢筋的质量现状。从不同地区的钢筋生产厂和使用场所取样分析了高强度热轧钢筋成分、宏观金相、微观组织和截面硬度。按照钢筋化学成分范围,目前中国高强度热轧钢筋可归为4类,即含钒钢筋、低钒钢筋(<0.02%钒)、20MnSi钢筋和C-Mn钢筋。宏观金相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只有含钒钢筋能完全满足热轧钢筋的组织要求,其他3类钢筋截面基圆外围均出现非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表面硬化层。基于高强度热轧钢筋的质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GB1499.2—2007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昆钢400MPa盘条钢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屈服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偏低、同卷盘条力学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取样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及夹杂物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屈服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为试样金相显微组织出现8%~30%的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质量分数30%的试样断口形貌表现为脆性断裂,钢筋塑韧性差;同卷盘条力学性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冷却速度不同造成金相组织中贝氏体质量分数不同。针对上述情况,炼钢采取出钢全程底吹氩及渣洗工艺,轧钢采取降低精轧及吐丝温度(精轧入口温度控制为870~890℃、吐丝温度控制为840~870℃)、减弱斯太尔摩控冷强度、增加辊道速度等措施,消除了400MPa盘条钢筋性能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2.
屈服点不明的20MnSi热轧带肋钢筋金相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洪兴  李昱  高山 《山东冶金》2002,24(6):48-52
对 2 0 Mn Si热轧带肋钢筋在拉伸试验中屈服点不明显 (亦称无屈服点 )的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定、断口观察及金相组织检验 ,并与机械性能正常的试样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2 0 Mn Si热轧带肋钢筋中出现的魏氏组织、上贝氏体及马氏体组织是使屈服点消失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应通过适当控制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及冷却速度防止异常组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八钢生产的HRB400E(Nb)热轧带肋钢筋的无屈服强度现象,从缺陷钢筋的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力学性能正常的钢筋进行了比较。经过分析认为金相组织存在大量贝氏体是造成带肋钢筋性能无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冶金》2021,44(2)
某钢厂生产的HRB400EΦ22 mm直螺在反弯试验时发生脆断现象。通过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以及力学性能等检验,分析脆断原因。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过高引起异常组织,使得钢筋产生脆断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500B Φ40mm钢筋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横肋末端微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对相关铸坯进行表面质量、低倍组织及金相组织检验,认为连铸二冷水冷却不均匀形成了铸坯角部裂纹,经轧制后导致了钢筋微裂纹的产生。通过调整二冷水冷却工艺参数和喷淋管角度、优化钢筋孔型等措施,消除了500B Φ40 mm螺纹钢的表面微裂纹。  相似文献   

16.
郭湛  完卫国  奚铁  孙维 《钢铁研究》2010,(6):25-27,55
采用VN微合金化工艺进行HRB400E抗震钢筋的试制,通过对钢筋化学成分、冶炼工艺和轧制工艺的合理设计,成功试制出HRB400E抗震钢筋。对抗震钢筋的力学性能、应变时效性能、金相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制的抗震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以及良好的应变时效性能,金相组织正常,能满足GB 1499.2-2007抗震钢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钒氮微合金HRB400E钢筋的试验情况,探讨了钒氮强化机理。研究了钢筋的成分、生产工艺、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钒氮微合金化工艺生产的HRB400E钢筋,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稳定,金相组织符合国标要求,氮元素对钢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比分析了HRB500E级钢筋反弯断裂试样和合格试样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金相组织和断口等。结果表明,MnS夹杂较多,组织异常,粗大的珠光体团+网状铁素体是导致HRB500E级钢筋反弯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HRB400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焊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昆钢开发生产的HRB400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母材.采用闪光对焊工艺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维氏硬度和金相检验.说明了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重新奥氏体化后再结晶形成的组织对母材强度有影响。结合焊接接头硬度及金相组织的变化规律。对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钢筋焊接后焊缝的抗拉强度低于母材.只有将焊接件镦粗。使焊缝有效截面积大于母材截面积的1.1倍.才能保证HRB400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指标大于该钢种的抗拉强度指标.使焊接接头不发生焊缝断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重庆钢铁钒氮合金化热轧抗震钢筋HRB400E产品开发全过程,包括成分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炼钢及轧钢工艺控制要点、产品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重庆钢铁在原有钒合金化的基础上降钒增氮,利用现场试制及金相、力学性能检验等手段成功开发了低成本、高品质的新一代钒氮合金化热轧抗震钢筋。大量研究及实际生产表明,钒合金化适用于热轧钢筋的产品开发,而在钒合金化的基础上增氮有利于降低钒的用量,降低钢坯成本,且产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