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电缆线路及沟道迅猛增加。与此同时,光缆以其众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通信光缆在城市电网电缆沟道内随处可见。电缆沟道及沟道内光缆、电缆运维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公司地下管道及电力电缆(光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中详细介绍了电缆网络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及组成和功能。建设电缆网络数字化管理系统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试点任务,通过在西安地区的试点应用,实现了现场电力电缆(光缆)的快速身份识别,提升移动巡检数据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多回路电缆线路环流损耗,本文研究了多回路电缆线路环流及电流分布,建立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分析了电缆线路感应电流产生的机理,然后建立了多回路电缆系统的阻抗矩阵模型,利用了Maple软件计算了各种相序组合情况下的环流损耗。最后,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不同排列方式下多回路电缆的最优相序组合和节能优化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3.
电缆隧道中由于设备运行状态或线路老化问题造成的电缆隧道火灾对其运维影响最为严重,为了保证电缆隧道的可靠运行,文章提出基于非线性状态估计的电缆隧道火灾隐患监控预警方法.通过对电缆隧道总故障发生几率进行降序排序,确定隧道状态,采用非线性状态估计算法构建电缆隧道状态预估模型,使用嵌入式监控设备采集电缆隧道状态数据,为电缆隧道...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缆已取代架空线成为城市核心区电网的首选,高压电缆金属护层合理接地是其安全运行的保证。目前国内大多数主干电缆主要通过计划检修实现高压电缆接地电流检测和接地线防盗割。该方式操作简单,但增加了运维成本,且无法实时监测。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和接地线防盗割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该领域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所采用的监测系统常从敷设环境出发,停留在隧道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功能单一。基于综合数据智能监测管理平台,采用远程供电和通讯信号共缆传输技术、EMC电磁兼容设计、低功耗设计、终端防护设计、无线传输理论等,建立了高压电缆线路接地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和接地线防盗割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工程需要,探讨了在220 kV高压输电领域采用同相并联电缆输电的方案.应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计算了4种同相2根并联电缆排列方式下的电流分配和不平衡系数,推荐了几种同相电流分配最均匀、不平衡系数最小的排列方式,对电缆线路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针对同相并联电缆的输电方式,在变电站GIS布置方式、继电保护及系统通信设计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5月22日,南京220千伏宁莫线电缆隧道完成升级改造,投入运行,这是全国首个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的人工智能高压电缆隧道。220千伏宁莫线电缆隧道投运于2016年9月,总长约5.88公里,是南京城区东西环网输电线路主通道。以往,由于电缆隧道内无信号,各类感知设备数据传输困难,且设备之间接口不一致,采集的数据无法综合利用,形成了一个个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地下通信电缆感应过电压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采用VC++研发界面,通过VC++调用Matlab画图,用Fortran编程仿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地下通信电缆护套与芯线间雷电感应过电压,并分析了仿真结果,提出了降低地下通信电缆感应过电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线数据采集方式存在可移动性差、电缆铺设受现场环境限制且采集方式单一的缺陷,提出并实现了基于DSP的多通道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同时采集多路信号,并可实现数据的准确采集和无线传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忠柱  张冰  蔡丹  高元  颜春华  林阳 《节能》2022,41(1):1-3
大型工矿企业及电力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开展电力电缆隧道设备风险评估及检修等工作.提出一种设备风险评估及检修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若干个监测设备、参数提取单元、风险评估单元、模式识别单元等,可用于在线监测、提取设定的关键参数信息、风险评估、确定电缆隧道的风险等级、确定电缆隧道的运行模式等.该系统使检修人员能够直接、及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20日,北京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北京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的建设是重大创新成果,是国内首个电缆系统大规模集中监控中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监控中心构建了对电缆线路和电缆隧道的监控网络。实现了隧道生产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提升了电缆网络设备管理水平和职能水平,初步实现了电缆网络的可控、在控,从根本上转变了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型传感技术、嵌入式边缘计算和LoRa物联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缆外力扰动分布式监测技术。并针对LoRa数据传输的低密度、窄带宽要求,基于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提出了一种精简化的特征集、状态集和控制集的单包数据装载方法。通过试验初步获得了电缆振动特征集的典型范围,为建立基于物联网窄带通信方式的电缆外力扰动智能预警系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节能》2021,40(3):16-1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城市化的发展,隧道成为较为常见的交通公路形式。由于隧道属于狭长形相对密闭空间,道路的长宽比十分大,与外部直接连接的仅有进口与出口,当发生火灾时后,烟气无法及时排出隧道,造成烟气在隧道内蔓延,不仅对隧道内人员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还阻碍了消防人员及时进入隧道内进行扑救。介绍了国内隧道排烟采用的方式,分析了采用不同排烟方式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所,并提出影响纵向排烟性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均衡燃烧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200MW机组锅炉燃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均衡燃烧控制系统。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变频器的控制方式,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针对实现该方案的关键--变频器的通信控制,简要讨论了采用主从式多机通信方式控制变频器输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能建广东院企业博士后课题"电缆隧道盾构选型施工与地层变形研究"针对220 k V华能汕头电厂至月浦站电缆线路工程过海段的盾构选型和地层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智能方法、现场实测为手段,系统研究了电缆隧道施工选型及其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方法和掘进参数的优化方法。课题提出了Rand WPSO-PP盾构选型方法,建立了Rand WPSO-PP盾构选型模型,分析了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沉降速率和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以实测数据分析了华月线电缆隧道工程地层变形规律,分析表明盾构掘进至2016环及其之后,盾构机  相似文献   

15.
感温电缆作为火灾报警的一种测温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化工行业、公共场所及其他矿工企业的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沟以及电缆桥等.为解决现有感温电缆微处理器不能实现感温电缆电气故障辨识和短路故障定位的问题,设计了感温电缆电气故障辨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供电单元、采集单元、辨识模块、声光报警系统、显示系统等组成,实...  相似文献   

16.
李昕  马群  齐磊 《太阳能学报》2018,39(12):3421-3429
为了保证逆变器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且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幅值在允许的电压偏差内,在考虑传输电缆寄生电容的影响和传输电缆特性的前提下,提出谐波抑制方案和无功控制策略结合的双重控制策略,并结合电缆上抑制背景谐波放大现象确定双重控制策略参数的最优取值,以实现系统稳定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双重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汪婷婷  张恬  张梅  王闯 《太阳能》2013,(11):13-16
为了优化光伏系统电缆选型设计方法,提高电缆选型的规范程度,总结了在多种敷设形式下的电缆选型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温升法和经济电流法在光伏系统电缆选型方面的适用性。提出适用性较广的光伏系统电缆选型设计优化方法,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对电力电缆运行方式、信息管理模式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地区电力局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现状,综合考虑了电力电缆网络分布兼具运行属性和地理空间属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全新构架的B/S和C/S混合模式的三维地理电缆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开发方案。实现了对电力电缆的空间信息、工程信息的综合管理;可对电缆的运行、维护、检修以及缺陷管理、事故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利用该系统来管理电力电缆,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时频率调节和有功负荷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优化分层控制策略。该策略对基础一致性算法进行改进,考虑了通信延迟并引入收敛系数,使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将改进的一致性算法用于二次控制层,以分布式的方式更新各电源的频率变化和有功功率设定点,从而降低系统误差。与传统的控制相比,文章控制策略只需自身和相邻分布式电源的信息,便可实现控制目标,克服了通信延迟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了5台多智能体单元组成的孤岛交流微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算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应用,广泛分布的稳控装置的管理也变得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稳定控制集中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通信方式,根据稳定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对稳定控制系统管理的需求做了功能设计,并提出了集中管理系统要为灵活开发特定高级应用功能而向平台化发展的思想,为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