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S Zorb装置生产国Ⅴ汽油时在操作上做出的调整及装置运行情况,指出了影响装置长期稳定生产国Ⅴ汽油的主要因素和对策。通过调整操作和细化、强化吸附剂管理、严密监控再生器操作、提高关键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等措施,装置分别经受住了超负荷运行、原料总硫大幅上升等情况的考验,能稳定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8μg/g的国Ⅴ汽油。期间原料硫质量分数平均为271μg/g(最高达600μg/g),精制汽油RON损失小于0.9单位,抗爆指数损失小于0.5单位。证明装置能长期稳定生产超低硫含量的国Ⅴ标准汽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S Zorb装置生产国V汽油时在操作上做出的调整及装置运行情况,指出了影响装置长期稳定生产国V汽油的主要因素和对策.通过调整操作和细化、强化吸附剂管理、严密监控再生器操作、提高关键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等措施,装置分别经受住了超负荷运行、原料总硫大幅上升等情况的考验,能稳定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8 μg/g的国V汽油.期间原料硫质量分数平均为271 μg/g(最高达600μg/g),精制汽油RON损失小于0.9单位,抗爆指数损失小于0.5单位.证明装置能长期稳定生产超低硫含量的国V标准汽油.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S Zorb装置正常生产满足沪Ⅵ排放标准的汽油和生产满足相当于欧Ⅴ排放标准的汽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时操作参数的调整以及运行情况,总结了装置长周期生产低硫含量汽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影响长周期生产低硫含量汽油的主要因素有原料性质和进料量的波动、吸附剂循环不畅、阀门设备故障以及反应器过滤器寿命等。在严格控制原料性质并做好设备维护的情况下,S Zorb装置可长周期生产低硫含量汽油。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为保证S Zorb装置稳定运行,生产低硫含量汽油、降低汽油RON损失、提高液体收率及降低能耗,在装置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对原料管理、反应系统、再生系统及稳定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使装置在精制汽油脱硫率、RON损失及装置能耗、加工损失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方面有了大幅提升,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稳定在5μg/g、RON损失为0.3~0.7个单位,装置能耗较设计值下降了33.44MJ/t,精制汽油收率提高了0.23%。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国Ⅲ汽油过程中的优化措施,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催化裂化原料硫质量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产品质量、烟气排放、装置加工成本等产生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国Ⅲ汽油生产优化方案。实践表明,通过调整蜡油加氢处理装置加氢反应深度可控制精制尾油硫含量,降低装置氢耗。加氢处理尾油硫质量分数控制在0.38%时,催化裂化装置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达到170μg/g,催化裂化烟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达到800 mg/m3,通过与其它低硫汽油组分调合,成品汽油硫质量分数达到130μg/g,向催化裂化催化剂注入硫转移剂达到0.4%时,催化裂化烟气中SOx质量分数可以下降20%~30%,有效地保证催化裂化烟气硫质量分数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在满足国Ⅲ汽油产品质量以及环保排放指标要求的同时,控制催化裂化原料硫质量分数为0.38%,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107RMB$/a。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S Zorb装置正常生产满足沪Ⅵ排放标准的汽油和生产满足相当于欧Ⅴ排放标准的汽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 μg/g)时操作参数的调整以及运行情况,总结了装置长周期生产低硫含量汽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影响长周期生产低硫含量汽油的主要因素有原料性质和进料量的波动、吸附剂循环不畅、阀门设备故障以及反应器过滤器寿命等。在严格控制原料性质并做好设备维护的情况下,S Zorb装置可长周期生产低硫含量汽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4Mt/a大型化S Zorb工业装置特点及运行情况。该装置采用反应过滤器外置新技术,自开工后装置运行状况良好,总结标定结果表明:在原料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80gμ/g、烯烃质量分数为22.69%时,得到的产品汽油硫质量分数为4gμ/g,可达到国Ⅴ汽油标准,辛烷值RON损失0.4个单位,能耗为250.8MJ/t。该结果可为同类型S Zorb工业装置的运行和优化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甲基叔丁基醚(MTBE)原料来源及生产过程,阐述了MTBE作为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合组分中硫含量高对生产合格国Ⅴ汽油的影响。分析出传统Merox抽提法和纤维膜碱洗法脱硫精制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原料混合C4中硫含量偏高以及MTBE生产中对硫化物的富集致使MTBE产品硫含量偏高。同时综述了延迟焦化装置与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技术升级和改造方案。采用原料脱硫和产品深度脱硫联合一体化技术降低MTBE中硫含量后,延迟焦化和重油催化装置固碱量累计可节约465 t/a,磺化钛氰钴消耗可节省350 kg/a,可节约生产成本约78万元/a。同时MTBE装置进料中硫质量分数由130μg/g降至50μg/g,采用萃取精馏后产品MTBE硫质量分数由50μg/g降至10μg/g以下,满足生产国Ⅴ汽油技术指标及产品升级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S Zorb装置生产满足京Ⅴ标准的汽油的运行情况。通过对装置加工负荷、原料硫含量进行控制,对吸附剂的反应-再生循环参数进行优化,可以连续稳定地生产硫质量分数低于8 μg/g的满足京Ⅴ排放标准要求的汽油调合组分。同时也对影响装置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MTBE降硫与国Ⅴ汽油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TBE中硫的来源和形态,从整体上分析了脱硫后液化石油气在气体分馏装置和MTBE装置的富集现象,提出了浓缩倍数的概念。以催化汽油、重整汽油和MTBE三组分作为调合组分时,要满足调合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的要求,重整汽油与MTBE的加入比例应满足(2.1~5.3)∶1。以某炼油厂实际情况为例,用PIMS程序模拟调合国Ⅴ95号汽油,当MTBE和催化汽油以及国Ⅴ调合汽油目标硫含量相同时,加入MTBE量最大,调合方案最灵活,经济效益最好;重整汽油加入量随着MTBE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MTBE加入量则不断减少,直至几乎不能加入(仅为1.5%);MTBE硫含量目标控制值受催化汽油硫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大,以MTBE加入量的下限(8%)为判断依据,催化汽油硫质量分数由10μg/g降至8μg/g,MTBE硫质量分数目标控制值可由12μg/g放宽至30μg/g。但降低催化汽油的硫含量,可能导致辛烷值的下降。据此提出了如下降硫措施:采用优化MTBE原料、改进脱硫装置操作的方法,使MTBE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5~60μg/g;采用MTBE产品再蒸馏或C4原料蒸馏方法脱硫,可使MTBE硫质量分数降到10μg/g。经过比较认为,MTBE产品再蒸馏优于C4原料蒸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用于催化裂化等汽油深度脱硫的S Zorb技术可在低辛烷值损失、低能耗下,长期稳定生产具有低硫含量(10μg/g)的清洁汽油产品。Zn_2SiO_4的生成(不利因素)会导致S Zorb吸附剂活性降低、寿命减小,影响S Zorb吸附剂长周期运行。高桥S Zorb装置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套S Zorb装置,自2009年开工以来一直运行良好,吸附剂中Zn_2SiO_4含量较低。其降低Zn_2SiO_4的生成速率的措施有:加强原料管理,严格控制原料中的水及其它杂质含量不超标;保持吸附剂有合理的硫碳含量;控制反应操作条件,保证反应系统合理水分压范围;严格再生操作条件,不对吸附剂进行过度再生。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 Mt/a加氢蜡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该装置采用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催化裂化与加氢脱硫技术(MFP),增产丙烯、多产异构烷烃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MIP-CGP)及深度催化裂解技术(DCC)生产液化气的丙烯含量。结果表明:与设计值相比,采用MIP-CGP技术加工加氢蜡油生产的稳定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达到15.9%,研究法辛烷值达到设计值93.0,硫质量分数仅为108μg/g,可作为S Zorb装置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优质原料;而焦炭产率降低0.64百分点,液化气收率增加3百分点以上,达到蜡油催化裂化生产液化气的较高水平;针对MIP-CGP工艺加工加氢蜡油生产液化气烯烃含量偏低问题,建议采用MFP工艺对本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提高液化气丙烯和丁烯含量,压减汽油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1.5 M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单段全循环工艺流程并以催化裂化柴油、减压蜡油和焦化蜡油(其质量比为23.3:63.7:13.0)的混合油为原料.介绍了国产加氢精制剂FF-46和裂化剂FC-14在该装置上首次组合装填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柴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为0,其十六烷值高达57.6,凝点低于-35 ℃,可作为良好的-35号军用柴油;喷气燃料产品符合3号喷气燃料标准;轻石脑油中硫质量分数为8.8μg/g,可作为汽油的调合组分;重石脑油中硫质量分数为1.1 μg/g,可作为重整原料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产品.FF-46和FC-14的脱硫率、脱氮率几乎达到100%,所有液体产品完全符合国Ⅴ标准中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 μg/g的要求.柴油和喷气燃料几乎为无硫产品,满足欧Ⅵ燃料油硫含量标准.同时该装置还可生产低分气、干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多种副产品.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全厂汽油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14种满足国Ⅵ排放标准汽油(简称国Ⅵ汽油)的质量升级方案,运用全厂流程模拟技术对各方案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若国Ⅵ汽油质量升级第一阶段标准为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8%,采用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异构化-烷基化的方案最优,若国Ⅵ汽油质量升级第二阶段标准为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5%,采用S Zorb精制汽油醚化-一次通过流程异构化方案最优;在新建重整装置的方案中,新建重整-S Zorb精制汽油醚化-循环流程异构化的方案最优;醚化-异构化组合技术是生产国Ⅵ汽油效益最好、成本最低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催化裂化(FCC)汽油催化精馏硫转移-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完成两种原料工况下的工业试验标定。标定结果表明:在FCC全馏分汽油为原料的工况下,硫转移后轻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0.1 μg/g,脱硫重汽油硫质量分数为9.0 μg/g,调合全馏分汽油硫质量分数为9.5 μg/g,RON为88.7;在醚化重汽油为原料的工况下,醚化轻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1.1 μg/g,硫转移中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2.9 μg/g,脱硫重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1.4 μg/g,调合全馏分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1.7 μg/g,RON为90.2。采用FCC汽油催化精馏硫转移技术,轻、重汽油的切割点可以提高到100~120 ℃,硫转移后轻质汽油的硫含量符合对国Ⅴ、国Ⅵ标准清洁汽油调合组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S Zorb工艺过程反应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S Zorb工艺过程中烃类化合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反应规律,认为S Zorb工艺技术在脱硫反应的同时,烃类化合物以烯烃饱和反应为主,并伴有少量裂化反应,同时还有一定的脱氮效果。对烯烃质量分数为22.83%、硫质量分数为325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在生产硫质量分数为6.3μg/g精制汽油时,烯烃的饱和率为15.16%,烃类的轻质化率为1.19%,辛烷值损失为0.8;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醇和硫醚类硫化物最易脱除,通常其脱除率为100%,C_2噻吩和C_3~+噻吩是精制汽油中常见的残存硫化物。催化裂化汽油中氮化物以苯胺类化合物为主,其脱除率为32.4%。  相似文献   

17.
为将C5抽余油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在某公司1.5 Mt/a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上新增了C5抽余油加氢反应系统。投入运行后,该系统出现了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超20μg/g、新增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波动大和精制汽油蒸气压超标的问题。分析原因后,采取了调整C+5抽余油加氢系统投用方案,调整吸附进料换热器E101壳程跨线、原料汽油温度和原料汽油蒸气压、稳定塔塔底温度等措施,有效地将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控制在12μg/g以内,蒸气压控制在72 kPa以下,新增的C5抽余油系统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研发的国产FCAS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1.50Mt?a S Zorb汽油催化脱硫装置上成功应用,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的低硫精制汽油。这是继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庆分公司之后,第四套完全使用石科院开发的FCAS催化剂开工的新装置。FCAS催化剂是石科院针对S Zorb技术开发的催化脱硫催化剂。与国外进口催化剂相比,具有相同的脱硫反应活性及稳定性、更好的辛烷值保留性能,同时具有更好  相似文献   

19.
S Zorb装置是生产符合国Ⅳ甚至国Ⅴ标准汽油的重要生产装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S Zorb装置自2013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通过生产优化,采用"小循环量、大硫差"的运行模式,适应了装置生产的需要,确保了装置运行平稳。但在应对公司顺序加工,原料性质变化较大的生产问题时,出现了催化汽油硫含量突然上升,产品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等问题,通过采取措施,解决了吸附剂的流化问题,确保了公司汽油的顺利出厂。对装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保证汽油产品合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1.1 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研发的GARDES汽油加氢技术,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生产硫含量满足GB 17930—2016要求的车用汽油(Ⅴ)(简称国Ⅴ汽油)调合组分。标定结果表明,以硫质量分数69.6μg/g、烯烃体积分数30.3%、芳烃体积分数18.4%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GARDES技术处理后,混合汽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为7.1μg/g,辛烷值(RON)为91.7,比全馏分汽油原料的辛烷值(RON)损失0.5个单位,混合汽油收率99.41%,优于控制指标,装置综合能耗略高于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