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防渗透型DE隔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隔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新型高抗渗透隔板的必要性.新研制的DE隔板具有纤维类隔板电阻小、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而填充物硅藻土的引入和新型胶乳及助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DE隔板的抗渗透短路性能和机械强度.DE隔板非常适合在干荷电蓄电池中使用,也可以做成袋式隔板应用在免维护蓄电池和动力电池中.  相似文献   

2.
对PE隔板引起蓄电池失效的3种主要方式:渗透短路、氧化问题和机械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对PE隔板渗透问题的机理、PE隔板氧化损坏的机理做了深入分析,并列举了造成PE隔板机械损伤的原因。采用直观的照片对隔板失效状态加以说明,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状态PE隔板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PE隔板在铅酸蓄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聚乙烯(PE)隔板的工艺流程及制作特点,对PE隔板的电阻、孔率、孔径、强度、高温性能、外形与包封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对PE隔板影响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和高倍率放电等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PE隔板是汽车蓄电池最理想的隔板,能够满足汽车蓄电池高倍率放电、高贮备容量、耐震动、长寿命和高生产效率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袁天佑 《蓄电池》2002,39(3):142-144
主要介绍了PVCY蓄电池隔板的性能和用途及在蓄电池隔板领域中的地位 ,并介绍了PVCY蓄电池隔板的研制、生产及投资情况 ,作者希望通过发展性能优良的隔板 ,来使我国的铅蓄电池得以迅速发展到一个高档次  相似文献   

5.
铅酸蓄电池用隔板技术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宁琳  胡信国  毛贤仙 《电源技术》2001,25(Z1):179-181
综述了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和VRLA电池对隔板的不同需求,详细列举了VRLA电池对隔板提出的新要求;根据铅酸蓄电池应用领域的不同,包括启动、点火、照明用(SLI)、工业用、阀控密封式及牵引用铅酸蓄电池,总结了相应隔板须具备的技术条件;简述了几种新型隔板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其中包括(1)新型结构——多层隔板的应用,(2)新型研究——隔板压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3)新型材料——SWP隔板和UHMW-PE隔板;并对隔板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铅酸蓄电池隔板技术发展动态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维维  潘广宇  王琰  谢爽 《蓄电池》2005,42(2):88-92
重点介绍了国外汽车起动用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隔板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7.
赵键  范广雨  付艳玲 《蓄电池》2010,47(6):259-262
论述了隔板饱和度对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蓄电池用隔板的饱和度过高或过低,都易使蓄电池早期容量下降,从而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本文对蓄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隔板饱和度影响蓄电池早期容量下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孔德龙  周庆申 《电源技术》2007,31(9):736-740
介绍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用隔板的性能和国外隔板最新产品,简要讨论了添加剂对隔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AGM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早期容量衰减的成因,提出了隔板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中正确使用的工艺方法.简要讨论了隔板对胶体电池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PE隔板最大孔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可能引起隔板短路的原因做了列举,重点对PE隔板渗透短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PE隔板的最大孔径进行标注分析,利用隔板微观结构分析和统计分析手段剖析了不同PE隔板对渗透短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密闭式铅酸蓄电池曾经用过凝胶电解液,也曾经用吸收性很强的玻璃纤维隔板。本文介绍第三种制造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方法,就是采用吸收性受到控制的特殊隔板材料,并对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一些设计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1.
郭志刚 《蓄电池》2006,43(3):139-142
通过与使用PE隔板汽车电池失效方式的对比,重点分析了摩托车电池的早期失效方式,深入探讨了由于PE隔板问题造成的摩托车电池的失效原因,提出控制极板质量、在电解液中添加硫酸钠或硫酸镁以及提高PE隔板的渗透性和抗刺穿强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伊廷锋  胡信国  高昆 《电池》2005,35(6):468-470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性能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展望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改进方向及其发展前景.隔膜的发展趋势是较高的孔隙率和抗撕裂强度、较低的内阻和良好的弹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静电纺丝、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等工艺制备的4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热收缩、孔隙率和透气性等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单向拉伸与双向拉伸隔膜在机械方向的热收缩率增大,静电纺丝隔膜减小;孔隙率均有降低的趋势;透气性在测试温度范围内(80~95℃)先升高,后降低.静电纺丝和双向拉伸隔膜在热处理4h后达到收缩...  相似文献   

14.
简要解释了铅蓄电池隔板短路问题的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各种常用隔板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隔板造成蓄电池短路的原因;并对新型SWP隔板、DE隔板的短路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蓄电池树脂隔板电阻与材料亲水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孙学礼 《蓄电池》2006,43(4):157-160
铅蓄电池隔板所用材料的亲水性直接影响隔板电阻,不论隔板所用树脂是否亲水,作为电池用的隔板必须亲水,通常采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赋予隔板良好的亲水性。因所采用亲水处理方法不同,隔板的组分构成不同,隔板的亲水润湿性和再润湿性也不完全相同,只有当隔板完全被电解液润湿后,隔板电阻才能达到最低值,并保持稳定,并且隔板电阻随电池的循环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赵晓冰  刘强  姜惠成 《电源技术》2006,30(7):566-569
采用超细金属氧化物与纤维素共同混合制备的隔膜,用于锌银等碱性电池可以同时具有无机隔膜和有机隔膜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是制备性能优良的锌银电池隔膜的理想途径。通过对一种在实验室中制成的复合隔膜和目前使用的水化纤维素隔膜进行比较,初步评估这种复合隔膜用于电池的可行性。实验中测量了隔膜的物理尺寸、拉伸强度、面积电阻、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曲线,并应用于实验电池中,对电池电性能做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这种隔膜基本满足电池的使用要求,综合性能不低于水化纤维素隔膜。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纤维素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中应用的可行性,对三大类纤维素——天然纤维素、改性天然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其所在问题,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