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校正技术在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处理中至关重要。在中国西部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低速带横向速度变化较大,静校正问题严重。传统的野外静校正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很难求准近地表速度模型和静校正量。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通过非线性算法反演出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求出准确的静校正量。给出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包括射线追踪和联立迭代重构法反演。通过在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的实际应用,明显改善了地震叠加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
复杂地区综合寻优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地震勘探常规静校正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地表区的静校正问题,联合使用综合模型法野外一次静校正、综合寻优折射波静校正、综合寻优反射波静校正三种静校正方法,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本文方法避免了拾取单炮初至,直接对野外近地表信息和地震记录的折射波和反射波时窗进行计算。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快速解决复杂地区长、中、短波长静校正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阿尔及利亚guerara区块地表地表条件复杂,低降速带速度、厚度在平面上变化较大,静校正问题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在该区块开展了静校正方法研究.通过对高程、模型、折射和层析反演静校正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的分析,结合工区地震资料的实际情况及各种静校正方法的对比处理效果,认为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该区的静校正问题,应用初至波整形技术,能大大提高层析反演静校正的计算精度,提高低幅度构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合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华勇  顾庆雷 《石油物探》2003,42(1):89-92
以合肥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为例,研究了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与流程,其中包括了静校正技术、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动校正修正技术等。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这些技术实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为黄土塬区,地表条件复杂,黄土巨厚,干燥疏松,静校正问题严重,资料信噪比低,给地震资料处理带来很大难度。应用了非线性层析反演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黄土塬区静校正问题,将加密速度分析与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多次迭代相结合,提高了剖面的质量。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在黄土塬区该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火焰山三维层速度模型与成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地表条件和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主要表现为静校正和成像,而这两者均与速度模型有关。本文分析了表层模型、近地表模型和层速度模型对静校正和成像问题的影响,研究了静校正和地震成像以及速度模型在资料处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速度模型里包含地表高程和近地表模型的叠前深度偏移实现方法,合理地解决了地表高程、地表风化层、近地表地层对静校正和地震成像的综合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地表条件复杂,北部为沙漠、草原区,南部为黄土塬地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如何解决不同地表类型的静校正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探讨和分析了折射波静校正、走时层析反演静校正和初至波线性拟合静校正等方法在该气田多个工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对于具有稳定折射层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走时层析反演静校正是一种非线性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初至波线性拟合静校正是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可以进一步解决残余的静校正。因此,解决苏里格气田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必须根据实际地表地质条件,采用组合静校正,实现多种静校正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区由于地表高程变化大,低、降速层速度和低、降速带底界速度横向不稳定,容易引起叠加剖面的静校正长波长问题,造成构造形态畸变。为解决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从沙漠区的近地表结构研究入手,分析了地震剖面中存在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的原因。试验对比了分层建模法和初至折射法静校正的效果,指出了这两种静校正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静校正量分解与融合的互补方法。此方法有效解决了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消除了地震叠加成像中的构造形态扭曲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复杂近地表区综合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近地表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难点之一,其原因不是野外数据密度不够,就是方法假设条件不能满足。在复杂近地表情况下,精确求解风化层速度、厚度和高速层速度是严重的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模型参数替代方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野外表层调查和地震数据中含有丰富长波长信息,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应该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本文在表层调查和初至折射波速度的共同约束下,建立初始速度场,利用层析静校正进行近地表速度场反演获得近地表模型,再运用初至波旅行时拟合迭代技术,在地震数据共炮点、共检波点和共炮检距道集上综合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中国西部黄土塬地区野外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能够很好地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勘探中,模型法、折射法、层析法等是目前常用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对各种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归纳分析发现,它们都以地表一致性和地震反射垂直穿过近地表地层为前提,然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尤其在长波长静校正存在的地区,不能满足地表一致性假设。实际上,近地表存在速度异常区时,地震波则很少垂直传播,静校正量与射线穿过近地表的距离和速度密切相关,在反射地震勘探中,远近偏移距的反射波穿过近地表时会产生不同的静校正量,利用这一点将目的层的异常作为近地表异常的判别准则,可以解决表层异常区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论述,应用生产后较好地解决了因近地表异常造成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复杂区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是一项配套技术,它涉及地震记录的折射初至拾取、折射层段划分、折射速度分析、延迟时计算、建立近地表模型及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等一系列步骤。为了提高最终静校正效果,要求对上述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在拾取折射初至时间时,必须确保大部分道的初至时间是正确的,才能保证后续处理符合要求。因地震记录折射初至具有连续性和高覆盖次数,增加了统计效应,所以由此建立的近地表模型更加真实,计算的静校正量更加准确。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适用于复杂地表条件,如山地、过渡带、黄土塬、丘陵等静校正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三维折射波静校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地表复杂的工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静交正是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用折射波初至时间计算静校正量的新方法,即分别在共炮点域,共接收点域,共偏移距域交互计算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13.
王克斌  王顺根 《石油物探》2001,40(2):126-130,142
塔里木盆地MX地区,地表为沙漠,复杂的近地表条件造成有些早期采集的老测线和新测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静校区闭合差。在处理中我们应用扩展广义互换折射波静校正方法,通过对该地区折射初至波、低速层速度等参数的详细分析和合理选择,重新连片计算了基准面静校正量,实际处理后较好地解决了MX地区资料的静校正闭合差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地表时间问题严重困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质量,进而影响到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圈闭识别和储层物性研究,可见高精度静校正技术对微幅度构造油藏、岩性油气藏研究意义重大.以松辽盆地塔112三维地震工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为例,研究出一种基于表层数据库模型约束的组合静校正技术,首先分析了地震资料处理中现有静校正技术的不足,阐述了应用微测井资料建立近地表模型的过程,剖析了初至折射波静校正在实际应用中造成其低频分量不准确的原因,给出了应用表层数据库模型静校正量低频成分与初至折射波静校正量高频成分组合来解决近地表时间问题的技术策略.该技术在塔112三维地震工区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与单纯使用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相比,不仅消除了假构造现象,而且剖面叠加质量较高,有助于精细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15.
改进陆上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监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颁布的地震资料处理规范,并结合国际通常做法,从几个质量控制基本环节分析了现行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预处理、初至拾取和折射静校正、叠前去噪、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环节提出了改进方案,设计了质量控制点和基本控制图件,强调了地震资料处理过程监督的重要性。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处理项目的运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敦煌盆地库姆塔格沙漠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敦煌盆地库姆塔格沙漠复杂的地表条件,选用小折射和大炮初至并经地形校正联合求取表层结构数据的方法。对小折射模型法,扩展广义互换法(EGRM),初至回折波和折射波连续速度模型反演法(FCVI)等三种静校正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影响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探讨了多种静校正联合应用的方法。董1井区地表条件复杂,为农田、碱地和沙漠混合区域。在资料采集时,布设的调查点根据地表实际情况而定,不拘泥于规则的排列形式,农田区采用较少的调查点,农田到沙漠区的过渡带加密调查点,沙漠区则采用微测井观测。静校正量的求取是采用模型约束技术并结合沙丘曲线获得的,并利用大炮近炮点排列的初至来分析控制高速界面。静校正处理后的剖面,形态真实,信噪比较高,并通过建立全区地表模型,获得了地表各层的厚度图和速度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