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严酷而造成的异常磨损,已经成为汽车活塞环的主要失效形式。为了增强活塞环的耐磨性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其表面电镀Ni-SiC复合镀层。结果表明:电镀活塞环表面较平整,显微结构致密;磨损失重量仅为5.8mg,比未镀活塞环的降低近33%,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并且经适度热处理后,耐磨性有所增强。复合镀层起到表面改性作用,是电镀活塞环耐磨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表面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电镀工艺,新的电镀设备不断出现。就滚镀的重要设备滚桶来讲,出现了摇动式滚桶、振动式滚桶、渐开线螺旋式滚桶。但国内外目前还多是正六角形浸式滚桶和倾斜式滚桶。阴极连接使用轴套式和软导线式两种。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轴套式阴极连接方法,由于磨损和腐蚀的存在,当它们浸在镀液中工作时,使电解液遭受金属离子的污染。软导线阴极接触方法,导线绝缘易坏,触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方法较电镀方法更适合于在微米级颗粒表面镀覆突起的刺状金属镀层。通过调整镀液组成和施镀工艺参数,得出亲水性和化学镀工艺参数是影响人造金刚石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形貌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为了确保人造金刚石表面呈现良好的亲水性,实现中应该采用镀液能够很好的润湿与接触;在电镀化学过程中采用铬酸洗液可以实现金刚石表面的活性提高,这一结果对于微纳量级的金刚石顺利电镀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新利  毛志平 《电镀与涂饰》2014,33(16):704-707
双层铬电镀工艺通常在底层施镀硬度较低、微孔较少的乳白铬以满足工件的防腐要求,再在表面施镀硬度较高、布满微裂纹的硬铬以满足耐磨性要求。本文结合双层铬电镀工艺的特点,论述了电镀自动生产线槽液及主要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包括槽液组分和杂质控制,槽体、槽液保温系统、绝缘部位、工装挂具和整流器的维护等,并介绍了生产线配套的冲洗水和铬雾收集回用系统,以及含铬废水和酸碱废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可为双层铬电镀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摩擦与磨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摩擦与磨损的定义;摩擦与磨损产生的原因、危害性及分类方法;减摩性及耐磨性的表征参数、测量方法;磨损的分类方法等.最后,以电镀及复合电镀为例,简单介绍了在表面处理技术中制备减摩镀层和耐磨镀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金属刷镀又称为快速电镀、选择性电镀、无槽电镀和涂镀、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由国家统计局定为“刷镀”。国家经委将刷镀列为“六五”计划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刷镀技术主要用来修复和强化机械设备,使零件表面恢复尺寸、精度、几何形状及光洁度,增强表面耐磨性及耐腐蚀性。由于它具有工艺简单,镀积速度快,结合强度高,镀后一般不需机械加工,不受场地限制等优点,所以广泛用于机械、交通、军工、矿山、轻工业等行业。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电镀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寻找各种功能性镀层.以满足产品的不同技术要求.为了在产品表面获得功能性镀层,往往采用复合电镀方法.复合电镀是在电镀溶液中加入非水溶性的固体微粒,并使其与主体金属在镀件上共沉积的电镀工艺.本文所介绍的镍钴铬合金电镀工艺就是采用复合镀方法,在镀件表面得到具有高耐磨性和抗高温性的功能性镀层.它已在生产中取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石墨烯为增强体,通过复合电镀的方法,在碳素钢表面制备了镍/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浓度对镍/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厚度、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的氧化石墨烯通过提供异质形核核心的方式,使镍/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表面附着胞状突起,厚度和硬度增加,而磨痕宽度和磨损体积减小。与镀镍层相比,镍/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耐磨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方法较电镀方法更适合于在微米级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突起的刺状金属镀层。通过调整镀液组成和施镀工艺参数,在所使用的人造金刚石表面获得镍磷合金球形的突起镀层。亲水性和化学镀工艺参数是影响人造金刚石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形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0前言 汽车大型成形模具因结构复杂,难以机械加工,一般采用整体铸造。但铸铁不耐磨,磨损后修复也不容易,为了提高模具寿命,需要在模具表面施加强化层。采用电镀对表面进行强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镀层不均匀,镀后修正工作量大,需要大功率电源及专用的吊装设备等。而采用电刷镀的方法可以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模具强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可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拓宽铝合金材料在机械零件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电刷镀技术在1060铝合金表面制备Ni镀层,再通过电接触强化技术对Ni镀层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考察了Ni镀层电接触强化前后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了1016铝合金及Ni镀层电接触强化前后的耐磨性。[结果]经电接触强化后,Ni镀层内部的裂纹及孔洞类缺陷减少,晶粒间隙减小,致密性提高,显微硬度增大到524.4~560.3 HV0.1范围内。1016铝合金在摩擦磨损试验后存在较深的犁沟和剥落,耐磨性较差。Ni镀层的耐磨性优于1016铝合金,但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生剥落。经电接触强化的Ni镀层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因数平稳,表面只是轻微擦伤,耐磨性最佳。[结论]结合电刷镀镍和电接触强化技术可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方法较电镀方法更适合于在微米级颗粒表面镀覆突起的刺状金属镀层。通过调整镀液组成和施镀工艺参数,发现亲水性和化学镀工艺参数是影响人造金刚石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形貌的主要因素。为确保人造金刚石表面呈现良好的亲水性,应当使镀液能够很好的润湿与接触。这一研究对于计算机半导体芯片的硅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钢件表面强化的复合化学镀镍(俄)И.А.АБДУЛЛИH化学镀是一种既可镀金属又可镀复合层的精饰方法。研究出一种含镍复合化学镀层的电镀工艺,对压模类复杂形状的部件、刃具以及在磨损条件下操作的部件进行表面强化,很有前途。在镀复合化学层时,选择电解液,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槽针电镀三价铬时常常存在针钩烧焦、阴极电流效率低的问题,分别采用石墨阳极和钛基尺寸稳定阳极(DSA)对SK5高碳钢槽针电镀三价铬。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显微硬度测量和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了采用不同阳极时槽针不同部位Cr镀层的微观形貌,以及槽针表面Cr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使用DSA能够提高镀液的深镀能力,使针槽内壁与外壁的Cr镀层形貌相近,都较为致密,针钩处镀层无烧焦现象。与采用石墨阳极时相比,采用DSA时所得Cr镀层的显微硬度更高,耐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5.
在不锈钢上电镀硬铬,研究了温度与电流密度对镀速、电流效率及磨损失重的影响,确定了各工艺因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程度,得到了具有最佳耐磨性和较高电流效率的电镀硬铬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8~50℃,电流密度为25.0A/dm2时,镀层的外观良好、结构致密,镀速为14.8~15.4mg/(cm2·h),电流效率为18.3%~19.0%,镀层具有最高的耐磨性,且与不锈钢基体结合良好。降低温度或增加电流密度,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和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6.
硬铬也称耐磨铬.由于铬层硬度高,耐磨性好,成为在磨擦环境下使用的工件表面上常见的镀覆层,电镀硬铬是经常使用的功能性电镀工艺之一.传统的电镀硬铬其最大弱点是阴极电流效率太低,一般只有8%~16%,镀速低,耗能高.  相似文献   

17.
真空离子精饰镀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铜基材装饰件表面采用高能级溅射离子镀,镀不锈钢代替电镀钯-镍合金,采用等离子体型阴极弧源-磁控溅射镀技术在不锈钢镀膜表面上镀制TiN/Au透明陶瓷保护膜SiO2,TiO2,并对各膜层的硬度,耐蚀性,耐磨性及相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镀和车辆保养业的排水对策镇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方婉珍一、电镀业电镀业主要是指在金属和塑料材质的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防止腐蚀和磨损、增加光洁度、提高装饰效果的行业。按镀膜方法可分为电镀和热浸镀。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几万家电镀厂。电镀是一种加工工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脉冲镀镍工艺参数。对所制备的试片拍摄扫描电镜照片考察表面形貌;采用贴滤纸法对镀层进行孔隙率试验;采用磨损试验机进行耐磨损性试验。并进行了防渗氮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脉冲电镀试片结晶细致、结合力良好、孔隙率低,耐磨性及防渗氮效果优于直流电镀。  相似文献   

20.
快速电镀工艺的一般操作步骤包括:1.工件表面的预处理;2.选择合适的镀笔和阳极;3.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所需的电镀液,并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电镀;4.后加工。其中镀液的使用工艺是重要的环节。一、电镀工艺参数快速电镀镀液常用四种工艺参数:即工作电压、镀笔和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沉积速度和金属镀层为1微米时每升镀液的能镀面积。再加上对快速电镀工艺的了解,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各种镀液而获得满意的镀层。1.工业电压快速电镀工艺中,对每种镀液都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