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在培养机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涡旋压缩机机构模型及径向随变调节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机构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一个由曲柄和双滑块组成的新的涡旋压缩机及径向随变机构的机构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涡旋机械及径向随变机构进行机构分析和运动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对各种结构类型的涡旋压缩机具有普遍意义,揭示了涡旋机械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现代涡旋压缩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径向随变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包装机械课程教学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典型的包装机械、机构有所了解和掌握,更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包装机械设计能力的包装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铰链四杆机构是《机械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其应用极其广泛。其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是本章内容的基础。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分析了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职业技术的英语教育现状,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不是满堂灌,让学生机械地记单词,背课文,做练习等毫无生机的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此,笔者认为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用人文观,社会观和发展观来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语言赋予实际的功效,成为人们真正交际的工具而不是应试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数据融合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志江  王雪 《振动与冲击》2003,22(2):12-13,11
在机械故障诊断中引人了数据融合技术,并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层次、模型。在实际的机械故障诊断应用中,使用了不同数据融合的层次和模型。对实例的分析表明,数据融合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机械故障诊断的推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故障诊断对于设备的安全、连续运行和预知维修至关重要。作为故障诊断成功的关键,文章阐述了诊断中的诊断知识及其结构,介绍了专家的概念知识、方法知识和面向诊断对象知识,并用一种双向、互补的有机结构来刻划这些知识在诊断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将故障熵的概念引申为广义故障熵,并结合最小互熵原理,用于阐述诊断推理过程。分别用对数模型和Sigmoid模型来刻划机械故障诊断中的认知规律。通过某炼油厂的一个实际诊断案例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能近似地刻划认知过程,但Sigmoid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机械故障诊断推理的一般规律,更符合诊断过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谐波齿轮柔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谐波齿轮传动对间隙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建立了谐波齿轮传动的含间隙机构的接触碰撞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含间隙曲柄滑块机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谐波齿轮传动和机械部件柔性对间隙碰撞都有缓冲效果,只是机械部件刚度较大时,部件柔性的缓冲效果不明显,而降低机械部件刚度又将导致机械部件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大变形,影响其机械性能。为谐波齿轮传动在含间隙机构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图》是工科基础课之一,是机械类、近机类甚至部分非机械类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作为工具课,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图形基础。模型教学是本课程一种很常见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一直采用这种方法教学。那么教学模型到底在教学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感受,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部分非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本文主要从《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总结了.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即:合理安排教材、采取现代教育媒体和利用黑板作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织好课堂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现场参观教学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医推拿按摩的特点及常用推拿手法之滚、振、摩、按、揉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分析,提出一种实用串联机械臂用以配合并联机构的末端执行器实现常见推拿手法的设计方案.串联机械臂提供按摩的位置和姿态,并联机构作为推拿末端执行器实现推拿手法.该设计方案结合了串并联机构的优点,保证机构有足够的刚度、精度和工作空间完成推拿动作.建立了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利用D H变换求解其运动学的正解和逆解.利用Pro/E建立机械臂的三维模型,导入ADAMS就其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特征进行模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机械臂的设计符合推拿的要求,验证了机械臂设计的正确性.利用该实用型串联机械臂配合并联末端执行机构可获得较好的推拿效果,为中医推拿机器人的实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动曝光的数学模型及其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准确自动曝光,运用电磁学和光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感光材料和硫化镉光敏电阻的特性,建构了曝光时间与像照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模型与电子电路、机械机构相配合,实现了自动曝光。对自动曝光系统的设计和维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粉碎机构学是由机构学衍生而来,与相关粉碎理论结合,应用于物料粉碎领域里的一门工程基础学科。随着矿产资源高效节能开发和诸多领域的粉碎作业增多,对粉碎机械的使用要求不断发生变化,粉碎机构学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基础理论,并逐渐形成新的学科分支。随着现代机械设计理论的发展,粉碎机构学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传动知识、机构及液压传动等内容。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概念模糊,理论抽象,门题复杂,对于中专生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使这门课成为学生容易学、学得会、用得上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成为当前中职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笔者就此项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传动知识、机构及液压传动等内容。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概念模糊,理论抽象,门题复杂,对于中专生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使这门课成为学生容易学、学得会、用得上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成为当前中职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笔者就此项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机械产品质量的检测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每一个机械零件的长度、角度、粗糙度以及几何尺寸在国标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机械检验可以及时的提升生产制造的质量。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机械检验过程中产品质量与检测技术展开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国内展览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设计一种新型包装机械以更好地满足展览要求。方法由槽轮机构、防摆机构和起升机构组成,实现机械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和间歇性。建立1∶20缩小模型,对槽轮机构、防摆机构、升降机构等主要机构进行分析计算和优化,并运用Adams和Ansys软件进行优化仿真。结果分析各个机构设计和仿真结果,进行优化后,满足要求。结论经过仿真和实物制作验证后,得出该展览机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所实际样机VCF-3T悬臂式真空电弧炉,对炉体提升机构进行建模分析,把实际受力模型简化为力学模型,对主要承力部件(如立柱)受力分析,得到立柱应力最大部位及应力值。再对实际设备模型进行简化,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受力分析的应力云图与实际计算得到的数值进行对比,检验现有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弧炉结构尺寸间的关系,将现有几何模型参数化,得到参数化的电弧炉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中的优化模块,在模型满足强度、刚度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立柱、炉体的半径和厚度进行优化,使机械结构达到质量最轻、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同时,将VB语言运用于ANSYS调用分析界面,实现直观的人机界面系统,在产品系列化设计中,减少重复建模的工作量。文中采用的参数优化方法是结构优化设计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将其运用到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课程是大中专学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研究对象是机器,因此.讲课时就不能离开机器讲书本知识,应与实物观摩结合起来,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有一些机器模型和实物来辅助教学。通过对各种机械的分析、比较和教学实践.笔认为汽车实物模型是融合课程.教、学两便的最佳教具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机械基础》课是电器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常用机构、工程力学、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等内容,足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中能够看懂图,会画图,知道机器由哪些机构组成,各部分具有什么特点、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