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氟虫脲悬浮剂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流点法和激光粒度测定法对5%氟虫脲悬浮剂润湿分散剂进行筛选,综合对比2种方法的筛选结果,优选出5%氟虫脲悬浮剂润湿分散剂为GYD08-W10(苯乙烯磺酸盐聚合物-聚氧乙烯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质量比2:1).实验结果表明:流点法筛选周期短,操作简单,但结果重复性差;激光粒度测定法实验周期长,仪器昂贵,但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5%氟氯虫双酰胺悬浮剂。将原药、润湿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均匀剪切后与氧化锆珠一起湿法砂磨,并对助剂进行单因素筛选优化配方。最终得到5%氟氯虫双酰胺悬浮剂的优选配方为:氟氯虫双酰胺5%、FS-30004%、20TX 2%、1601 2%、黄原胶0.2%、硅酸镁铝0.5%、乙二醇4%、1501 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制备的5%氟氯虫双酰胺悬浮剂热贮和冷贮后无分层、结底等现象。冷、热贮稳定性、悬浮率、持久起泡性等性能指标测试均合格,产品其他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20%噻虫胺悬浮剂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比试验,以悬浮剂的理化性能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筛选确定20%噻虫胺悬浮剂所需润湿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的品种和用量。其合理配方为:噻虫胺有效成分为20%,Morwet EFW为3.5%,高效聚硅氧烷为0.5%,黄原胶为1.0%,多聚甲醛为0.7%,水补足至100%。试验对该配方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噻虫胺悬浮剂配方可供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4.
研究开发了4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配方。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润湿分散剂、稳定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助剂,在优选配方条件下考察磨珠粒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优化配方质量百分比为氟啶虫酰胺16%、螺虫乙酯24%、Tersperse 2500 3%、YUS-FS3000 1%、丙三醇3%、硅酸镁铝1%、黄原胶0.1%、乙酸0.5%、Tanaform S 0.8%、GXL 0.1%,去离子水补足100%;磨珠粒径为1.0 mm,研磨时间为20 min。制备的悬浮剂热储稳定,无粒径增大现象,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优化得到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的最佳配方。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配方为:氟啶虫酰胺20%、CF20S 2.0%、500LQ 1.0%、A788 1.0%、IP 1.0%、丙二醇4.0%、黄原胶0.2%、硅酸镁铝1.0%、防腐剂0.1%、有机硅消泡剂0.2%,水补足至100%。该悬浮剂热贮和冷贮后无分层、析晶及结块等现象,分解率和悬浮率均合格,产品其它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悬浮剂对苹果树蚜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6.
7.
杨利  谢微  王智 《山东化工》2013,(9):7-10
通过单因素优选法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配方为:苯醚甲环唑20%,7227-A 5.5%,硅酸镁铝2.5%,DISPERSE 1005 0.5%,丙三醇4.5%,Tanaform AF 0.2%,水补至100%。最佳加工工艺:剪切机预分散10min,立式砂磨机砂磨1h,氧化锆珠(Φ1.2mm)用量(mL)是产品质量(g)的1.5倍。该悬浮剂产品悬浮率为95.45%,(54±2)℃热贮14d,无析水、分层现象,有效成分分解率≤5%,倾倒性合格,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悬浮剂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10%氟虫腈悬浮剂的配方优化及物理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梦玲  马超  徐妍  王佳  吴学民 《农药》2013,(3):188-191
[目的]优化氟虫腈悬浮剂配方,防治卫生害虫。[方法]通过湿式超微粉碎法制备10%氟虫腈悬浮剂,并通过流点法及配方法逐步筛选分散剂种类,优化润湿分散剂比例。[结果]10%氟虫腈悬浮剂的最优配方为氟虫腈10.0%(质量分数),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Morwet D-425)1.5%,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MorwetEFW)1.0%,黄原胶0.1%,硅酸镁铝0.5%,乙二醇5.0%,水补足至100%。[结论]该制剂经(54±2)℃热贮14 d后,其析水率、粒度分布和流变学性质均较好,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李秀珍 《安徽化工》2001,27(4):23-24
通过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剂对蔬菜田菜青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每亩制剂用量25-35ml,施药后3天防效达89.7%,施药后7在防效达96.6%。  相似文献   

10.
卢瑞  李现玲 《广州化工》2012,40(17):66-68
通过对20%依维菌素.氟虫双酰胺悬浮剂(SC)助剂筛选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剂配方:依维菌素6.7%,氟虫双酰胺13.3%、TERSPERSER2500 2%,BY-140 2%,SP-SC29 2%,防冻剂丙二醇4%,硅酸镁铝1%,黄原胶0.1%,有机硅消泡剂0.2%,用去离子水补至100%。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依维菌素与氟虫双酰胺配比为6.7∶13.3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氟虫脲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C18XDB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选择250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相关系数R2=0.9999,最小检测限为1.4ng,相对标准偏差为0.19﹪,加标回收率在98.2﹪~100.2﹪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并通过筛选增稠剂、防冻剂等,确定25%吡唑·毒氟磷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其最佳配方组成为:5%吡唑醚菌酯、20%毒氟磷、3%7286、1.5%J601、1%1 1 06、0.2%黄原胶、1%硅酸镁铝、4%乙二醇、0.3%卡松、0.2%消泡剂1 860,水补足至1 00%。该制剂对黄瓜炭疽病防治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悬浮剂的相关标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湿法研磨粉碎工艺制备20%虱螨脲悬浮剂的方法。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等助剂的筛选,确定了20%虱螨脲悬浮剂的最佳配方:20.0%虱螨脲、3.2%WJ985、1.8%农乳500#、4.0%乙二醇、0.25%有机硅类消泡剂、0.2%黄原胶、1.2%硅酸镁铝,水补足至100.0%。制得的悬浮剂悬浮率高,分散性良好,分解率低,热贮和低温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品种及用量的筛选,制备40%嘧菌环胺悬浮剂。最佳配方为嘧菌环胺40%、润湿分散剂RYD-981 3.5%、SP-SC2728 2%、SP-SC3 2%、防冻剂乙二醇4%、增稠剂硅酸镁铝1%、黄原胶0.1%、消泡剂0.3%,水补足至100%。该配方性能指标符合悬浮剂要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该悬浮剂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配方粒径在一定范围内,防治效果随着粒径的缩小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流点法确定分散剂种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制备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样品,并开展田间防治玉米大斑病的药效试验。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的优化配方为:10%吡唑醚菌酯、20%戊唑醇、2.5%润湿分散剂Atlax G-5000、0.12%黄原胶、4%丙三醇,水补足至100%。所制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80,210 g/hm~2时,对玉米大斑病防效分别为85.03%和88.80%。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_(18)不锈钢柱,以乙腈+0.01 mol/L碳酸铵缓冲液(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在230 nm波长下对40%丙硫菌唑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1.5~903.8mg/L时,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的回收率为99.77%~100.04%,相对标准偏差为0.16%。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复配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效理论,对35%嘧菌酯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单十二烷基磷酸钾与NP-10间具有强烈的协同增效作用。使用单十二烷基磷酸钾与NP-10复配表面活性剂制备的35%嘧菌酯悬浮剂,热贮后在标准硬水中悬浮率达到96.5%,在3倍硬水中悬浮率达到90.1%,未出现析水分层现象,分解率仅为0.72%。较单一表面活性剂制备的35%嘧菌酯悬浮剂,产品性能有明显提高。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35%嘧菌酯悬浮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