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首先阐述了TD-SCDMA标准的发展与演进及其系统特点,接着对目前TD-SCDMA的增强型技术和TD-SCDMA长期演进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最后介绍了TD-SCDMA市场的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输》2005,(5):43-44
TD-SCDMA标准的发展可追溯到1995年大唐开始的基于SCDMA的TD-SCDMA技术预研,其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培育下,TD-SCDMA技术不断成熟、产业不断壮大,至此TD- SCDMA已走过了10个春秋。大唐作为TD-SCDMA标准的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我国提出的3G标准之一的TD-SCDMA技术.对TD- SCDMA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做了论述,并且对GSM系统向TD-CDMA系统的平滑进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电信科学》2008,24(9)
爱立信始终如一地坚定支持中国的3G产业发展,更是早期TD—SCDMA不遗余力的推动者之一,积极参与了TD-SCDMA及其长期演进的标准制订、技术产品研发、相关实验室测试和场外测试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TD-SCDMA标准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技术特点,分析了TD-SCDMA长期演进LTE标准的技术特点,阐述了TD-SCDMA技术演进和4G TDD发展中应采取的技术路线以及目前4G TDD的一些主要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郑侃  汪玲  徐慧  王文博 《电信科学》2007,23(6):63-67
MIMO和OFDM技术的有效融合给TD-SCDMA向高性能宽带B3G系统的演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首先对3G演进系统的需求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未来系统空中接口将会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TD-SCDMA向未来演进的空中接口解决方案,为实现TD—SCDMA系统的平滑演进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通信世界》2010,(37):32-33
大唐移动不仅持续创新发展TD—SCDMA及演进技术,更是加速推动TD-SCDMA在物联网、三网融合、无线城市等中的应用。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扩容工程中,大唐系以30%的市场份额再次取得佳绩。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大唐移动厉兵秣马、主动应变,在能力提升、标准演进、机构调整、多元化发展和国际化突破等方面正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和运营商与设备商的紧密配合下,TD-SCDMA将帮助我国通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TD-SCDMA的产业化成就为TD—LTE标准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而现在看来,TD—LTE又为TD—SCDMA产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演进空间。  相似文献   

9.
杨家军  赵建 《世界电信》2007,20(9):68-70
TD-SCDMA的技术演进环境 TD—SCDMA是一个由中国政府支持、大唐电信科技集团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同际标准,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上的垄断地位,使得我国有望在全球高科技战略领域首次从产业链的最高端切入,参与全球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10.
《电信网技术》2008,(6):61-63
TD-SCDMA的发展演进分为从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的R4标准到R5/R6/R7标准和后续的TD-LTE(TD-SCDMA后续演进技术)演进标准两个阶段。通过TD-SCDMA产品的研究、开发,我们看到TD-SCDMA作为一个基于TDD(时分双工)的标准和技术,它的技术特点为系统性能提高带来很多好处。在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演进上,TD-SCDMA的一些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后续各项标准也采纳了这些技术,并且吸收了一些TD-SCDMA的设计思想。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TD-LTE和LTEFDD的同步发展》一文介绍了爱立信的频率利用优势和性能成本优势,LTEFDD/TDD成为未来移动网络演进的共同方向,以及从标准发展、系统设备实现、终端实现分析了LTEFDD共用平台带来的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11.
GSM/GPRS/TD-SCDMA组网中的互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SM/GPRS/TD—SCDMA组网中的互操作流程,结合TD—SCDMA网络的不同部署时期探讨了互操作的策略和实现。目前已有公司支持TD—SCDMA和GSM间的跨系统漫游,即将支持TD—SCDMA和GSM间的跨系统切换,为运营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GSM/GPRS/TD—SCDMA系统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TD-SCDMA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通信制式,是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TD-SCDMA的商用化进程逐渐加快,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通过充分认识和理解TD-SCDMA技术特点,总结TD-SCDMA试验网创新成果及经验,提出未来TD-SCDMA网络建设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广义的信号拉远角度介绍射频拉远技术的分类和应用;TD-SCDMA以智能天线为核心的天馈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馈线多、拉远距离有限和施工维护困难等弊端,制约了TD-SCDMA射频信号拉远的应用,为此提出的TD-SCDMA中频信号拉远、基带信号拉远(BBU RRU)作为补充,多种技术选择也为运营商建设网络带了便利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TD-SCDMA标准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是基于同步码分多址技术(SCDMA)的未来陆地通信系统,它广泛采用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工作于TDD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WiMAX的无线城域网物理层和空中接口技术,以及TD—SCDMA的关键技术,从两者物理层、MAC层的特性,各自的优缺点及市场应用前景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两者技术上的互补性。从底层技术等方面说明两者融合及联合组网的可能。对二者联合组网中的切换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对融合网切换流程进行了探讨并对切换过程中迟滞电平值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TD-SCDMA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TD-SCDMA 产业联盟企业的共同推动下,TD-SCDMA 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一年中,政府组织TD-SCDMA 产业链上的各相关环节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测试。通过边测试边完善的方法,系统设备制造商与终端厂商快速解决了大量终端与网络配合以及互联互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一年的时间里,TD-SCDMA 走过了其他两种3G标准需要多年才能走过的路程。目前TD-SCDMA 的核心网设备及无线接入设备已经达到了大规模商用的水平,终端设备和测试仪表环节仍需进一步加强,到明年下半年TD-SCDMA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望拿出成熟,稳定的产品以保TD-SCDMA 大规模商用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TD-SCDMA直放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SCDMA直放站是用于TD-SCDMA移动通信网的全双工、线性射频放大设备.介绍了TD直放站不同于其它系统的同步的时分双工模式特点,并讨论了TD-SCDMA直放站的引入可能对网络性能造成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部署TD-SCDMA网络的重要内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展开了讨论,对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不同技术方案和对抗干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为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TD-SCDMA将TDMA与CDMA相结合,在网络网络规划上与cdma2000、WCDMA不同,不仅需要考虑CDMA的干扰,还需考虑TDMA的时隙分配。对其网络规划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TD-SCDMA网络的链路预算示例。引出了TD-SCDMA的组网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20.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干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介绍无线干扰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TDD系统中的典型干扰:小区内的干扰、小区间的干扰、TDD系统与FDD系统的干扰等,然后特别研究和总结了建设基于TD-SCDMA标准的3G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的无线干扰基本情形,主要有:TD-SCDMA技术内的干扰、WCDMA与TD-SCDMA的干扰、cdma2000与TD-SCDMA的干扰、TD-SCDMA与GSM/GPRS的干扰、TD-SCDMA与PHS的干扰等,并从系统工程设计和技术方案设计以及政府频率规划等角度简要指出了降低和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