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峡县军马河石墨矿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系北秦岭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矿区石墨矿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地层中,含矿地层岩性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等,原始岩性组合为含碳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夹少量长英质、铁镁质火山岩,为一套有连续相序的浅海陆源碎屑—碳酸盐含炭沉积建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特征。区内石墨矿的控矿因素主要为原岩(建造)性质和变质作用[1]。矿床规模较大,估算资源量1 253万t,矿层厚度大且稳定,矿石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江西棠阴—何源地区的石墨矿赋存于震旦系外管坑组地层中,受到沉积建造的严格控制,属于区域变质晶质石墨矿。矿床(点)多位于断隆位置,矿体形态较复杂。局部受到岩体热晕影响,石墨晶质增大、富集,而部分矿体则受到岩体的蚕食。根据已有研究资料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总结出棠阴—何源地区的石墨矿为区域变质成因。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原岩的有机质在还原条件下发生脱氢、脱氧反应,结晶成鳞片状石墨。石墨矿的演化形成经历了碳质沉积—变质变形—改造保存三个阶段,并且由于海生生物的富集作用,石墨矿层中普遍伴生钒矿。  相似文献   

3.
南江县坪河石墨矿床是重要的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的代表。通过野外实地研究和镜下观察,以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坪河石墨矿含矿建造为碳酸盐岩夹碳质泥砂岩建造,变质作用为区域变质和岩浆热变质。石墨矿赋存于中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下段(Pt2mw1)上部的碳酸盐岩建造中,矿体呈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含矿岩石类型为石墨片岩型和含石墨大理岩型,显微观察为晶质石墨,并有少量黄铁矿伴生。石墨鳞片片径平均为0.2~0.5 mm,矿石品位为5%~20%,固定碳含量平均为13.50%;伴生V2O5为0.38%~1.08%,平均为0.575%。通过对坪河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矿床成因,进而对沉积变质型石墨的地质找矿、资源潜力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地区位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三角地带。由于处于特殊的构造地理位置,张家口地区已经发现多处典型的非金属矿床,然而非金属矿床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的张北县义哈德石墨矿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石墨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为依托,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整理查明该石墨矿体赋存于红旗营子群第二岩组地层中,主要含矿岩性为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成矿物质来源于原岩建造中的碳质,研究区内石墨矿体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高温高压环境作用下形成鳞片状石墨矿物,经后期混合岩化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丹凤北部晶质石墨矿位于北秦岭复合岛弧杂岩带东部,处于太白—商县Au稀有金属白云母石墨成矿亚带东端。丹凤北部石墨矿赋矿层位为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为陕西省晶质石墨矿主要赋矿层位之一,矿床类型为区域变质型。本区"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成矿模式,对陕西省秦岭群晶质石墨矿地质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莱阳市吕格庄石墨矿属胶辽隆起区域,位于胶莱盆地西部,含矿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滹沱纪荆山群,受后期中生代笔架山花岗岩影响,矿体虽有破坏,但也促进了矿物的富集增大。通过对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区含矿地质体原岩主要为富碳质和富铝质砂质碎屑岩,以杂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含有少量黏土矿物、碳酸盐岩;样品中Al2O3/TiO2比值为11~28,平均17,反映了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酸性源区,少量来源于下地壳的中基性源区,原岩沉积环境属于浅海相环境、弱还原—还原环境。后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了沉积变质型鳞片状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康保县万隆店一带位于冀西北坝上高原区,区内基岩露头较差,出露的多为新太古界红旗营子岩群区域变质岩,其中已发现大型规模区域变质型万隆店晶质石墨矿床。石墨矿体赋存于红旗营子岩群东井子岩组中部的含石墨变粒岩、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及含石墨大理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本区为浅覆盖区,物探异常对圈定含石墨地层的分布有指导意义,以"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区别于非石墨化岩石,当视电阻率异常与视极化率异常对应较好时,往往与较强石墨化地层相对应。含矿的红旗营子岩群形成于晚太古代,成矿时代属五台期。变质程度属于低角闪岩相,原岩建造为富含有机质的含砂泥质或粘土质沉积岩,成矿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文章在总结归纳万隆店晶质石墨矿床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该区开展石墨矿资源调查评价发现的后大兴德等矿点资料,主要从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入手,初步总结分析了该区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并指出了本区石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北属秦祁昆造山系,青南属三江造山系,成矿带青北属秦祁昆成矿域,青南属特提斯成矿域,石墨矿较为丰富。省内石墨矿床主要分布于青北秦祁昆成矿域柴达木周缘地区,该区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分布较为普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发现了众多的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点),找矿前景较好。对柴达木周缘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石墨矿分布以及典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温压条件、碳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区内石墨矿的可利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柴达木周缘石墨矿的赋矿地层柴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达肯大阪岩群,柴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富含有机质,碳同位素测定表明,碳质来源为地层沉积的有机质;②石墨矿沿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及构造带分布,受岩浆活动影响,规模总体一般,但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一般,品位较高,矿石质量一般;③柴达木周缘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石墨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6个成矿有利区段;④柴达木周缘晶质石墨矿的成矿阶段可以划分为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具有区域变质+构造-岩浆改造的特征,成矿温压条件具备,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⑤大通沟南山、黄矿山北和巴勒木特尔等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选矿回收率较高,有一批具有工业价值的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可利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胡升奇 《中州煤炭》2023,(2):121-127,135
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民主南山石墨矿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南缘,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石墨矿床。为了查明矿区矿石原岩类型、物源性质、沉积环境、构造环境、矿床成因,对矿石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含矿地质体原岩为富碳质和富铝质砂质碎屑岩,以杂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含有少量黏土矿物、碳酸盐岩;物源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酸性源区,少量来源于下地壳的中基性源区;原岩沉积环境属于浅海相环境,弱还原—还原环境;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岩石通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0.
水底沟石墨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上。含矿地层为中太古界太华群水底沟组,矿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型晶质石墨矿。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研究分析,认为该石墨矿成因类型为前期碳源沉积—后期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下射垛地区石墨矿为赋存于泰山群雁翎关组地层中的区域变质型矿床。矿体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斜长角闪岩、石墨变粒岩、石墨角闪岩等,受北北西向韧性剪切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角闪岩及变粒岩,矿体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主要矿物成分有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石墨等。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矿石特征及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本石墨矿建造可称为变粒岩变质沉积建造,后期变质作用对成矿有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12.
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分布于淅川县小陡岭—蒲堂—老灌河一带,地处秦岭造山带东段南支,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为查明区域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规模、矿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相继开展了矿产普查、预查工作,并对整个成矿带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代大沟岩组中,石墨斜长片麻岩、石墨片岩是石墨矿的主要赋存层位,矿层受地层控制明显,矿体与矿层基本吻合;②矿层多分布于成矿带西段和东段,中段较少,西段矿层多赋存于大沟岩组上部岩石组合中,中段及东段矿层赋存于中部岩石组合中;③西段矿石类型多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少量为石墨片岩型,中段和东段多为石墨片岩型,少量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④含碳沉积建造和区域变质作用是石墨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期为中、新元古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矿产勘查,在该成矿带上相继提交了小陡岭、徐家湾—李家营、下大扒、柳树沟4个大型、特大型石墨矿产地;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靶区内矿产地外围均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石墨矿层。综合成矿预测结果表明: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远景资源量可达上亿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开采基地。  相似文献   

13.
镇平县杨连沟石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褶皱系东段南缘、架鸡窝复背斜的南翼、朱阳关—夏馆断裂北侧,处于雁岭沟组石墨矿带的东端。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矿区内圈定6个石墨矿层,12个石墨矿体,矿石量2 168.93万t,石墨矿物量102.81万t,固定碳平均含量4.74%,为大型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石墨透辉方解石片岩型;工业类型为需选矿型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矿床赋存于雁岭沟组一套中深变质的副变质岩系中,矿体(层)即是地层,该套地层具明显的沉积韵律特征,矿床类型属沉积变质型。  相似文献   

14.
妥拉海河一带石墨矿位于伯里克—香日德石墨矿成矿带上。含矿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下岩组,矿石类型主要为大理岩型晶质石墨矿。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分析,认为该石墨矿成矿类型为区域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西峡县大路沟石墨矿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系北秦岭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矿区石墨矿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Pt1y)地层中,含矿地层岩性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等,原始岩性组合为含碳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夹少量长英质、铁镁质火山岩,为一套有连续相序的浅海陆源碎屑—碳酸盐含碳沉积建造。矿床规模较大,估算资源量2 565万t,矿层厚度大且稳定,矿石质量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与国内几个主要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的特征对比,确认吉林省集安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具有区域变质型矿床地质特征,属于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集安群荒岔沟组含墨变粒岩等含墨建造是寻找晶质石墨矿的直接找矿标志。该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具有低硫、易选、大鳞片等特点,可以实现区域性开发。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张北县义哈德一带,位于我国重要的石墨成矿带阿拉善隆起—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石墨成矿带的东部,石墨矿层赋存在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中部含石墨大理岩层下部的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含石墨浅粒岩中,属于低角闪岩相变质岩,原岩建造为富含有机质的含砂泥质或粘土质沉积岩和火山沉凝灰岩,成矿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混合岩化作用使石墨晶体加大和矿质增富。矿床属于地台区典型的区域变质型矿床。张北一带由于第四系及火山沉积层覆盖,露头局限,根据含石墨矿层具有低阻强极化的特征,激电中梯物探是一种有效的探矿手段。  相似文献   

18.
云山石墨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麻山群柳毛组变质岩中。矿带总体走向近南北,石墨矿以明显与围岩整合的似层状矿体赋存于柳毛组变质岩中,以多层矿构成规模较大矿床。矿体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产于背斜两翼岩层中,固定碳品位较稳定。本区石墨矿床属沉积变质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中—深变质岩系中的晶质石墨矿床。通过对石墨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特征、成矿规律等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海省阿尔金地区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该区石墨矿大多产于大地构造隆起带和断裂构造岩浆岩带中,矿床点受区域阿尔金北东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矿体一般多沿区域主构造线方向呈北东或北西向产出;赋矿地层为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大理岩,主要成因受古元古代原始沉积以及早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区域变质作用控制,后期遭受了构造—岩浆叠加作用;找矿标志为古元古代达金水口岩群变质大理岩、石墨矿化及围岩蚀变、自电负异常和激电"低阻高极化"异常;找矿方向为3个远景区6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0.
拉台石墨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灵宝—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太古界太华群水底沟组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区主要含矿岩石为太华群水底沟组片麻岩及大理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型晶质鳞片状石墨。通过野外观察并结合室内矿石组分研究认为该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