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建筑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以及淳朴的民族风格,直观的展现了这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西部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民宿的要求日益增加,民宿的特色建造便显的非常重要。本文以夏河县为例对甘南地区藏式民宿特色及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对布局、色彩装饰等进行详细解读。通过分析民宿设计原则方法以及藏式元素在藏式民宿改造设计中的应用来探析当地藏族文化与建筑的融合程度,思考甘南地区民宿设计的趋势与方法。为营造出充满藏族风情的民宿提供一点借鉴,同时也为藏式民宿、藏地文化的推广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藏式民居家具的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凌霞  陈飞虎 《包装工程》2017,38(10):151-154
目的对传统藏式民居家具进行创新设计分析。方法以藏族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变化为基础,对传统藏式家具的造型、装饰风格、文化表达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划分构成传统藏式家具的设计体系,并进行创新性设计。结论从藏式民居家具的功能,材料和文化内涵入手提出创新设计的方法,并结合笔者对新藏式民居家具的创新设计实例,体现传统藏式家具营造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岭南建筑在设计思维上追求建筑与环境、与自然、园林的亲和及结合,表现出整体和合的系统思维取向,尤其讲究人与自然交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历史的和现存古典园林考查和比较的方法,首先将两国的古典园林样式进行分类、再将各类园林的发生、发展加以比较。得出两国园林一直是在自然式的道路上发展,并形成池山、象征、文化、综合四个相近似的类型和各自的特征。献给两国专家相互参考,在现代造园中加以应用,创造最佳人居生态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5.
藏式家具现代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玮  冯际龙  赵琳琪 《包装工程》2018,39(2):184-188
目的研究藏式家具现代化设计创新的原则及方法。方法针对传统藏式家具存在的发展停滞与设计缺陷的问题,提出对藏式家具进行现代化设计。结论通过对工艺、材料、形制的改进,来克服藏式家具款式、功能、质量的需求对生产带来的影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有助于设计快速响应市场,生产出真正适应现代生活的藏式家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林在崇尚自然的同时,还有其独道之处,便是阐释文化中的深远意境。本篇试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中国古典园林之“境界”略加归纳、描述与阐释。  相似文献   

7.
园林景观是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其基本任务是向人提供亲临自然、享受自然的良好氛围.从中国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情况看,中国的景观设计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人们按照广义的"文化"概念,建造园林本身就是创造文化.本文将围绕着园林景观设计的镱略和趋势两个方面去做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上看,明清的园林较唐宋的空间范围小,由于空间不大,再建筑许多大的庭院就产生了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何使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在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来具体谈谈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硅谷》2009,(18)
中国造园追求自然山水的美感,强调的是诗画的意境,这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简单介绍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重点介绍城市景观园林中历史文化表达的手法.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一种特别的生态系统,当前人们都在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湿地园林景观可以为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利用途径。湿地园林的规划设计以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园林景观应注重文化文脉、体现文化传统;遵循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园林美的统一的原则。该文提出了湿地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现在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理念,探索了湿地园林内涵,结合时代要求,进一步说明湿地园林在建设城市大园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藏族宗教物包装兴于吐蕃时期,受到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图腾崇拜、藏传佛教、其他各地区宗教物包装的综合影响,逐渐形成端庄敦厚、庄重肃穆的形制特征,且其装饰纹样精美威严,选材考究,制作精良,极显精美华贵.藏族宗教物包装以其物以载道的象征性及传播性、多元文化交汇下的融合性以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审美性,充分体现出其典型的宗教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园林工程专业的《园林工程制图》教材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安排,提出了园林工程图的分类,图形表达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园林工程图绘图技能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丁杰  江牧 《包装工程》2018,39(6):34-38
目的对中国传统山地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贯通联觉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对中国传统山地景观空间的通联性进行分析。结论首先,中国传统山地景观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修建人造景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自然,故其关注的焦点为自然本身;其次,景观空间内部采取了由内而外的渗透设计,即将景观场所的空间界限通过门、碑、亭等简单元素由内向外延展,让人明确感受到场所的阈限范围;最后,传统山地景观空间设计还采用引导的设计手段,使人们在场所空间内连续体验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艳云 《包装学报》2010,2(3):85-89
西藏人民长期生活在雪域高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将本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其木器、皮革、陶器和石器等手工制作,体现出鲜明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特别是藏民族传统的餐饮厨具设计,选材天然,造型朴实简单,结构巧妙,可拆卸,可组合,摈弃了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携带轻巧方便,在质朴刚健、简洁适用的设计中,充满了对自然、生态朴素的认知和理解,对我国当前绿色设计、现代设计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然和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保护与发展自然和文化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长远利益。随着美国对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运动的加速发展,公众对自然和文化资源作为联系政治、经济、景观等诸多问题的重要介质认识的提高,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运动由一种理念上升为公众的共同行动和事业,并继续保持着强劲的态势。美国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以法律为基础,以管理目标的实现为目的,将理性分析、公众参与、责任制度纳入管理决策过程之中,对景观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园林绿化工程中地形造型是一项带有艺术性的系统工程。中国园林中园林绿地地形造型概而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就地取材,使之溶于周围自然环境之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刘羽  安秀 《包装工程》2007,28(2):129-130
从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2个方面,深入阐述园林工具绿色设计中的生态学观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内涵.只有把自然和人文精神2者都融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才能表达真正的绿色设计观.  相似文献   

18.
许通陆 《包装工程》2018,39(12):254-257
目的探索中西古钱币不同形式与风格的形成原因,研究设计过程中的"事理学"规律,指导今后的产品设计过程。方法通过对古中国与古希腊钱币的形式风格、制作材料工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所解决的"事"进行的逐步比较,从其表象到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得到钱币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普遍规律。结论中西古钱币形式与风格的差异不仅是由制造与使用钱币的主体不同造成的,而且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教环境等多种外部因素对钱币的制作材料、表现题材、制作工艺等也产生了影响,从而形成了独有的形式与风格。可以看出钱币的设计过程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虽然古钱币造物的"事"不同,但是其中的规律,即"事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黔南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基因,既是黔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解读该制作群体文化符码的“钥匙”。采用对民间工艺文化基因的分类方法,探究黔南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基因的形态特征,从多个角度剖析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发掘黔南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基因在历时性的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制作群体的原始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等因素的影响所呈现出的独特基因形态,有助于充分展现黔南少数民族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边坤 《包装工程》2020,41(18):339-343
目的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记录着内蒙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信仰。研究草原文化的内涵与要素,分析将其运用在城市形象上的途径及方法,为特色城市形象的构建提供建设依据。方法 通过对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探寻草原文化所蕴涵的要素和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崇拜、英雄崇拜以及建筑文化下的物象符号、蒙古族图案等方面阐述草原文化符号的类型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方法。结论 草原文化既是地域特色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传达媒介,也是城市内在精神形象的魂之所在,研究草原文化在城市形象中的应用,有助于继承和发扬草原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城市形象的建设与城市文脉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