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LNG市场迅猛发展,贸易量持续快速增长。基于对国内外LNG市场供需现状的详细分析,总结了国际LNG生产和需求的发展情况,国内LNG生产、进口现状以及未来的需求情况,分析了全球天然气价格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一是国际LNG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二是亚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具潜力的LNG消费市场;三是未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以年均高于8%的速度递增,LNG进口量还将会不断攀升;四是我国推动天然气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与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接轨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2.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国际 LNG 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贲  罗家喜 《天然气工业》2007,27(1):140-144
为弥补日益增加的天然气供需差额,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已建、在建和已规划了数个LNG接收站,用于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但是能否最终实现有保障的稳定供应,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LNG的市场价格问题。为此,简介了国际LNG定价机制的演变,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际LNG价格的影响,以及影响国际LNG价格变动新因素,如油气进口国的协调、LNG现货和期货贸易、管道天然气贸易的影响等。最后,从长、短期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际LNG市场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全球增长最快的LNG市场2017年,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达到3810万吨。2018年5月,我国天然气进口741万吨,同比增长36.7%,保持高速增长。1~5月,进口天然气3480万吨,同比增长36.4%;除国产天然气和进口管道气之外,进口LNG已成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来源。未来20年,为弥补国内产量和进口管道气的不足,中国LNG进口还将增加1200亿立方米。据BP公布的年度分析报告,2017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4月2日,被称为液化天然气(下称LNG)行业"奥林匹克"的第19届国际液化天然气会议在上海开幕,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一同探讨全球LNG产业的未来。据悉,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突破2 800×10~8m~3,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天然气和LNG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内天然气定价方式对LNG进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丹 《天然气工业》2009,29(5):122-124
目前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终端配气系统的定价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定价为主,而LNG定价主要采取与替代能源挂钩的机制,通过定价公式进行调整。由于LNG定价与国内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国内天然气定价会对LNG进口在资源引进、LNG贸易、天然气计量方式、LNG国内经营模式及国内天然气价格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分析评价这些影响,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天然气贸易发展状况,对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求真正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来适应天然气产业的变化,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怡凯 《石化技术》2022,(3):17-20,154
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液化天然气(LNG)由于运输储存安全、高效、便利的优势,LNG进口量迅猛增长.LNG贸易的计量操作通常需要遵循贸易合同的计量条款,但由于每个国际LNG贸易合同的计量条款各不相同,导致进口LNG的计量、统计、管理以及国内销售出现了诸多困难.本文将介绍LNG贸易的计量条款以及其在国内、海外执行的...  相似文献   

8.
LNG接收站项目规划研究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已经成为低碳能源的主角,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国内天然气资源有限,因此国家非常重视LNG产业的发展,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相继加快了海外天然气的引进步伐。介绍了我国LNG项目投产、在建、规划立项的基本概况,以谋求LNG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基础,对LNG接收站项目的规划研究提出了一些认识及建议,提出未来十年全国宜新建并投产12座LNG项目的规划设想,供有关规划研究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9.
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LNG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热点,经过近10年的加速发展,我国小型LNG产业链不断完善,小型LNG项目在我国天然气供应和使用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地位日益提升。为此,综述了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①首先根据国内外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向天然气转型已是世界潮流,同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无论是管道天然气还是沿海LNG接收站的天然气供应量都会大幅度增长,中国LNG产业前景光明;②进而剖析了我国小型LNG产业的构架,汇总了中国现有的小型LNG工厂--其多建在小规模气源所在地且以本国或本地区用户为主要客户对象,比较我国小型LNG物流模式后认为,采用罐式集装箱用于铁路、公路、海上运输的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③还分析了我国小型LNG的市场状况,目前LNG多被用作城镇应急调峰储备、运输工具的替代燃料、城镇居民燃气以及一些工业领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工业炉窑、焊接切割);④最后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小型LNG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继续发展小型天然气液化厂、建设一批中小型LNG应急储备设施、建立数个小型LNG接收站。结论认为:小型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格局中的定位应是作为管道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实现与管道天然气供应方式的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油气世界》2007,(5):77-79
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为天然气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沿海进口 LNG项目和国内长输管线项目的建设促进了管道供气网络的发展。同时,市场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使小型LNG储运和气化设施成为扩大天然气利用的有效措施,国内已经建成上百个LNG卫星站,几百台LNG运输车投入运营,也掀起了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建设热潮。LNG卫星站供气正逐步成为我国天然气利用的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新模式,大大刺激了上游中小气田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黑丽民  侯予  孙烨 《天然气工业》2004,24(7):102-104
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天然气国际贸易量正在不断加大。远隔重洋地区的天然气贸易是依靠将天然气液化后通过船运来完成的,因而LNG船就成为了完成天然气远洋贸易的关键设备。文章回顾了LNG船的发展史,介绍了LNG船的技术特点和一些配套设施,同时还阐述了我国需要建立自己的LNG船队,从而保证我国LNG进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资源需求持续增加,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进口LNG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天然气供应来源。针对我国天然气消费高速增长,产供储销各环节快速发展的产业现状,聚焦天然气液化、LNG接收站、LNG储运、LNG终端利用等LNG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阐述了我国目前LNG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未来天然气液化模块化、储存技术大型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建议相关行业要持续大力加强创新驱动,为中国LNG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首个浮式LNG(液化天然气)项目——中海油天津浮式LNG对外输气量已超过1×108 m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津市冬季天然气紧缺及京津冀的大气污染压力,优化了能源结构。据了解,截至目前,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区的中海油天津浮式LNG对外输气已达1.017×108 m3,突破了1×108 m3大关。作为国内首个浮式LNG项目,天津LNG项目的建设和平稳运行填补了国内浮式LNG领域的空白,满足了京津冀地区对天然气等清洁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最大的管网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发展LNG的出发点进行了研究,对其发展LNG的态势及其战略考量进行了分析,认为LNG管道天然气是保障俄罗斯能源安全和构筑国际能源体系的两种不同方式。在目前经济危机影响及管道天然气产量明显下降的状况下,关注LNG出口及参与世界LNG市场的竞争,成为俄罗斯的战略考量。我国天然气短缺,应从本国国情和资源家底出发,从长计议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煤改气"工程的铺开,天然气需求激增,而国内的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进口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LNG进口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2018年我国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根据安迅思统计数据,2018年日本进口LNG 8 293万t,我国进口LNG 5 376万t,加之中亚及缅  相似文献   

16.
��Ȼ��Һ����������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目前国内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来源看,LNG生产利用方面的基础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国内现有运营装置和在建工程均需引进国外公司的初步设计或软件包,然后由国内设计院完成配套工程设计。国内LNG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共有3套。在简述阶式制冷工艺、混合制冷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上述3套国内液化天然气工厂的工艺原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工程实践和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状况,强调了加快对适合我国特点的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工艺技术研究、加大对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力度和投入的必要性,还预测了LNG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市场广阔,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大型LNG接收站的兴建已成为很多石油公司占据天然气市场份额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国内大型LNG储罐建造工艺技术流程,以期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未来内外部环境的准确研判是制定战略的关键因素.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海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识到: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满足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天然气将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口LNG将是解决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中国海油率先引进LNG,成为中国最大的LNG供应商.2004年以后,LNG价格随着国际油价大幅攀升而成倍增长,国际上几条主要的天然气液化生产线延期投产,也助推国际LNG资源迅速呈现"卖方市场"的特征,而此时国内还沉浸在低价LNG期望中,国际LNG资源谈判无一成功,导致LNG接收站建设项目3年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海油于2008年4月将旗下负责上游LNG业务的彩虹项目组、资源和运输办公室与主营LNG进口及天然气发电的气电公司整合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明确提出"用10年时间引进LN G4000万吨,在此基础上建成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LNG贸易在供应、需求、价格方面面临一系列风险,需要在价格体系、产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加大建设步伐。2017年中国LNG进口量为3789万吨,增速为48.4%,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18—2023年,中国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贡献率为37%,并在2019年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中国天然气在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LNG产业面临从供应到需求以及价格等多方面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我国在天然气基准价格体系、拓展天然气产业发展空间等方面都应加大步伐。供应风险供应方面,我国LNG贸易在气源生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天然气在我国未来能源中将占重要地位;逐步建立我国LNG工业的技术装备是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手段;对国内LNG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料、技术、产品市场和资金等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建议发展我国LNG工业应分三个阶段并要充分利用国内巨大潜力,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