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结构》2016,(2)
从现有钢结构住宅接缝处理常见问题出发,综合考虑住宅系统中围护墙板与主体结构、围护墙板之间、墙板与楼板、门窗洞口及特殊部位等的连接及接缝处理方法,系统总结钢结构住宅体系接缝处理构造方法,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系统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天津三建、东南网架共同研发建设的多腔体钢板剪力墙实验楼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多腔体剪力墙实验楼采用的装配式技术,包括主体结构、外围护体系、内隔墙体系、装配式装修部分。结构体系采用了包括钢结构多腔体剪力墙、钢结构梁、钢筋桁架楼承板、快拆桁架楼承板等装配式技术;外围护体系采用了保温装饰一体板、砂加气条板系统、轻质复合墙体系统,钢板剪力墙与保温装饰一体板复合等外围护系统,内隔墙体系采用砂加气条板系统,轻质复合条板,ECP板、轻钢龙骨硅酸钙板隔墙等内隔墙系统。装配式装修部分采用干式工法楼地面、轻钢龙骨硅酸钙板隔墙系统、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技术。通过分析总结各种装配式技术的特点,及各种技术适宜的组合方式,提出装配式建筑不同装配率的实现方式,并总结实验楼各种技术体系结合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居住建筑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阐述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外围护系统的发展现状,简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外围护系统的形式和板材。从保温隔热效果、连接和抗震性能、防水性能、气密性能、缝隙处理、自重和生产工艺、系统整体性等方面归纳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外围护墙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外围护系统的应用还需综合考虑性能指标、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整体装配化程度等因素。这些可给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外围护系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蒸压加气混凝土(AAC)外墙板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墙板连接节点已逐渐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对常见AAC外墙板连接节点进行了分类,概述了各类节点的构造和安装技术,列举出各类节点的优缺点。对AAC外墙板连接节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对比了常见AAC外墙板连接节点的综合性能,提出了墙板节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AAC外墙板的发展前景,展望了其配套连接节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装配式空腔楼板横向连接弱、整体性不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剪力键连接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板体系。该体系通过在预制空腔板间合理设置抗剪连接键来加强板与板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增强楼板的横向协同工作能力,形成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的空腔楼板。对该板进行了足尺的静力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剪力键对相邻板的变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楼板双向受力性能明显。楼板承载能力强、变形小,卸载后残余变形小,板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也反映了该板整体工作的特性。既有工业化装配式生产的优势,又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使得该板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装配式和被动式两种技术体系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多连接件、多节点、多板缝及不同保温形式等技术问题,对基于被动式策略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4种切实可行的满足被动式要求的装配式外围护体系做法,包括内保温外挂墙板外围护体系、夹心保温外墙板外围护体系、ALC外墙+外保温外围护体系、ALC外墙+内保温外围护体系,使装配式和被动式协同并进,达到和谐与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潘峤  袁海峰  李任畅  贾琨  刘森松 《建筑施工》2023,(11):2250-2253
结合工程实际,对装配式组合塑料模板在民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材料性能、模板组拼方案、连接方式、支撑加固体系等方面进行研发、生产、试验,从技术角度对模板采用“板肋合一的设计、装配式组装”的理念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装配式组合塑料模板在质量保障和环保节能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民用住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叠合板是当前装配式建筑楼板施工的重要形式,其在预制板原现浇混凝土层叠合起来,有效地满足了建筑楼板施工的质量需要,而且整体施工具有便捷、高效、节能、绿色的特征。降板区和非降板区连接是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在阐述装配式叠合板降板区与非降板区连接工艺原理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这两个区域连接工艺应用的技术要点,并指出降板区、非降板区连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期望能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叠合板施工质量,继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7,(12):157-166
提出全装配式外套筒-加强式外伸端板组件梁柱新型连接节点,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节点受力计算模型,推导出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式,并与有限元模拟值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证明其具有合理性和良好的适用性。所提出的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为该类节点的设计和计算提供理论工具。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还表明,装配式外套筒-加强式外伸端板组件梁柱连接节点的屈服机制为:外套筒和柱壁内凹受压屈曲、外伸端板压屈、节点屈服;梁柱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增大外套筒厚度,节点屈服荷载增加,耗能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丁雨鸿 《砖瓦》2023,(3):64-66+69
为实现对叠合板施工后翘曲变形值的控制,并确保施工后混凝土的强度,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依托,开展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节点连接设计、安装叠合板、预制墙体与预制楼梯、套筒灌浆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与养护,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技术。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新施工技术的应用可将叠合板施工后的翘曲变形值控制在3mm以内,施工后混凝土强度也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单层、单跨、三榀、采用橡胶垫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1/2缩尺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研究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变形、滞回、耗能、强度、刚度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此类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采用橡胶垫螺栓连接的梁柱节点在试验中工作状态良好,而采用焊接连接的板梁节点在试验中破坏严重;屋面板与梁的焊接节点是此类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建议今后工程设计中对此类结构的板梁连接节点进行加强或采用柔性连接。  相似文献   

12.
通过4个1/2比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节点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节点区加劲腹板厚度及开孔的影响,研究该新型节点连接构造的受力性能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单元的抗震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对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及变形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节点滞回曲线呈纺锤形,梁端塑性铰区充分耗散能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装配式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混合节点具有良好的连接质量;加劲腹板厚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节点的剪切变形,加劲腹板开孔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不大;梁弯曲变形引起的层间侧移在强柱弱梁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总侧移中所占比例最大,节点剪切变形所占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存在的带门窗洞口围护墙体系易遭受地震破坏以及围护墙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对结构抗震不利等问题,提出一种开设门窗洞口的减震墙体——减震围护墙。为验证装配式钢框架-减震围护墙的工作机制,采用ABAQUS软件对减震围护墙(开洞)-框架单元、普通围护墙(开洞)-框架单元和减震墙板(未开洞)-框架单元进行建模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墙体对框架附加刚度、墙板应力和洞口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围护墙相比,减震围护墙为框架提供的附加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大大减小,解决了普通围护墙过强的约束作用和附加刚度效应对结构抗震不利问题;在大位移加载工况下,减震围护墙一方面可避免墙体破坏,另一方面可减小或避免门、窗洞口变形,起到保护门、窗部件作用,从而保证地震时逃生和震后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震围护墙对框架的附加作用主要由减震层提供,门窗开洞对框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设置减震围护墙可避免门洞或窗洞洞口角部发生局部破坏;装配式钢框架-减震围护墙的“墙-梁”型连接构造合理可靠,门窗开洞对连接件受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装配式钢结构新型围护体系中硅酸钙复合墙板连接技术,通过大量的专项实验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内、外墙体开裂的原因和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通过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达到围护结构保温、防水、防风及隔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螺栓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梁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在剪力墙内预埋高强螺杆,然后通过钢端板与混凝土梁连接的节点,设计了3组缩尺装配式试件与1组缩尺现浇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3组装配式试件的滞回曲线呈“弓形”,且装配式试件的峰值承载力比现浇试件提升了8.42%~21.05%,位移延性系数在4.28~4.66之间,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在0.18~0.24之间,证明了该装配式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分布式连接全装配式RC楼盖体系(DCPCD)中,板与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提高楼盖的竖向承载力和平面内刚度。为研究DCPCD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在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正交各向异性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分析了四边简支条件下DCPCD的竖向承载性能和挠曲变形规律;并以板缝数量、连接件数量和楼盖跨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CPCD具有较大的竖向承载力和刚度,楼盖挠曲变形在顺板向、横板向基本一致,分布均匀且基本对称,变形规律与双向板楼盖类似,说明DCPCD具有双向板楼盖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DCPCD挠度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增加连接件、减少预制板数量可有效提高楼盖竖向承载力和刚度,奇数预制板方案较偶数预制板方案有更大的竖向承载力和刚度,因此,在运输和安装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宽板预制方案和奇数预制板结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刘洋  朱清华 《混凝土》2020,(4):141-144,147
套筒灌浆连接作为装配式建筑中钢筋的主要连接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半套筒灌浆连接采用螺纹连接与灌浆连接共同作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灌浆料用量并加快施工速度。通过对GT4型钢筋半套筒灌浆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证明该型套筒灌浆接头能够满足相关标准中I级接头所规定的强度及变形性能要求,可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同时对半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及灌浆饱满度检查方法进行要点总结,对于该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贾颖 《砖瓦》2024,(2):123-125
为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连接效率和连接可靠性,以山东省烟台市深蓝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有的装配式构件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结构化的混凝土现浇连接方式,研究了墙体与板节点、梁-柱节点、柱-柱节点、柱与预制叠合板节点的连接施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施工技术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在项目实际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表皮是由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组装的多层次外围护系统,包括"立面""构造""设施"3个层次.随着装配式建构水平的提升,表皮不再是单一的立面,而是预制集成的多层次外围护系统.表皮美不再是狭义的外立面视觉美,而将呈现为"立面律动美、构造高效美、设施和谐美"的多层次广义美.  相似文献   

20.
LSP板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耐久、节能环保、预制化程度高等优点的新型墙板。介绍了LSP板的材料组成、物理性能、墙板规格及LSP板内嵌轻钢龙骨装配式墙体系统的结构组成、连接构造等。基于LSP板装配式墙体优异的使用性能和装配性能,针对高海拔地区变电站建筑的使用特点,在国网公司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制装配式墙板门窗洞口加强龙骨构造措施,并对加强龙骨的连接方式和优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