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胜坨油田高温高盐、非均质严重等特点,研制了具有强调驱能力的耐温抗盐驱油体系,即2 500 mg/L"超高分缔合"聚合物AP-P5和粘弹性颗粒驱油剂B-PPG复配体系,AP-P5与B-PPG质量复配比为3∶2,该配方体系具有较好的粘弹性、调驱性和驱油性。应用技术和经济评价方法对实验井组进行了方案优化,设计了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8.9%,增加可采储量49.57×104 t。  相似文献   

2.
双河油田437块H_3Ⅱ1—2单元东部采用交联聚合物驱后转低浓度聚合物驱,通过动态调配,提高注入量、对油井提液引效,获得好的开发增油效果,日产油量由23 t上升到51t,日增油28 t,阶段累积增油2.4×10~4t,平均单井累积增油4 830 t,吨聚合物增油57.6 t。采用交联聚合物驱后转低浓度聚合物驱方式开发效果优于单一聚合物段塞连续注入。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机酚醛/聚合物交联体系的成胶反应机理,配制出低度交联聚合物体系(聚合物1 000~1 500 mg/L+交联剂100~150 mg/L),模拟双河油田95℃高温油藏条件,实验研究了低度交联聚合物体系的成胶性能和长期热稳定性、注入性、流动成胶性能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低度交联聚合物体系驱油效果明显,改善剖面作用和驱油效果均优于聚合物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层状非均质油藏的吸水剖面,从而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层状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LPS)深部调驱先导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可以堵塞聚合物驱、水驱形成的水通道,提高注水井的注入压力,起到深部调剖、液流改向的作用,使驱替液进入聚合物驱、水驱未波及的含油层(层内或层间),增加生产井的产油量,降低含水率,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藏的采收率。LPS深部调驱技术可作为聚合物驱的接替技术用于聚合物驱后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先导试验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LPS)深部调驱先导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可以堵塞聚合物驱、水驱形成的水通道,提高注水井的注入压力,起到深部调剖、液流改向的作用,使驱替液进入聚合物驱、水驱未波及的含油层(层内或层间),增加生产井的产油量,降低含水率,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藏的采收率。LPS深部调驱技术可作为聚合物驱的接替技术用于聚合物驱后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驱后地层仍残留大量聚合物(约占注入聚合物总量的70%~92%),而且还有约50%的原油残留地下未被采出。双河油田自2003年实施了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絮凝技术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双河油田为例,利用现场条件对絮凝剂稳定化钠土(YG340-1)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聚合物的存在使絮凝剂封堵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且聚合物质量浓度越高,絮凝剂的封堵作用越大;同时,通过对双河北断块S215井组施工效果分析可知,不仅S215水井压力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层内、层间吸水剖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且随着絮凝剂的注入,S215井组油井原油产量下降和含水上升趋势也得到了扭转。  相似文献   

7.
从室内实验、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总结了国内首次开展的大段塞、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先导试验的情况。该试验采用污水配制低浓度交联聚合物体系(400mg/L聚合物 70mg/L交联剂)在双河油田437块Ⅱ1-2层70℃油藏连续注入低浓度交联聚合物0.19PV。截至到2004年8月,注入井井口压力最高上升2.4MPa,中心井组含水下降4.2个百分点,中心井组提高采收率6.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证明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能够实现大段塞连续注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杨志斌  邱凌 《河南石油》1999,13(3):22-25
运用更新改造项目评价的“有无对比”法,以双河油田Ⅱ5层高温聚合物驱和优化水驱数 对比基础,探讨了聚合物驱经济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进行了现金流量分析和盈亏平衡界阴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双河油田Ⅱ5层矣合物驱试验经济效益较高,其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可行。  相似文献   

9.
运用更新改造项目评价的“有无对比”法,以双河油田Ⅱ5层高温聚合物驱和优化水驱数模结果为对比基础,探讨了聚合物驱经济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进行了现金流量分析和盈亏平衡界限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双河油田Ⅱ5层高温聚合物驱试验经济效益较高,其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可行。  相似文献   

10.
胜坨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有机交联聚合物驱试注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增加可采储量的要求,开展了有机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通过矿场单井试验,评价了有机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地下成胶性能、注入性能及应用效果。单井试验现场动态反应良好,注入压力上升了3MPa,流动阻力增加,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表明有机交联聚合物驱是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双河油田Ⅶ上层系开展的单井交联聚合物驱试验表明:该交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胶性和对现场注入系统的适应性;遂步将试验区扩大至5个井组,在注入压力上升快的情况下,又开展了低度交联聚合物驱试验。试验证明,低度交联聚合物驱在94℃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成胶性和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流体的流动性;在注入量0.18PV时对应油井开始见效,高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注入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胜坨油田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胜坨油田胜一区注聚先导试验项目为例,对聚合物驱的高温高盐普通稠油油藏的见效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采用“增量法”通过计算增量效益和费用,来对聚合物驱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注聚先导试验经济净效益3.95×10~8元,为类似普稠油田高含水期开展聚合物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温交联聚合物驱是聚合物驱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解决了普通聚合物驱适应温度小于85℃、矿化度小于10000mg/L的技术局限。室内试验证明了交联聚合物成胶性能好、在地层中建立流动阻力大、适合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现场单井试注总结了交联聚合物驱技术特征并进行了配方改进和优化。研究表明,在双河油田江河区Ⅶ上层系高温、高矿化度、低粘油藏条件下,可以通过开展高温交联聚合物驱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双河油田V上层系油层平均温度80.3℃,属于二类储量(70-80℃)油藏,为开展高温聚合物驱技术攻关,选择双河油田V上层系于2004年5月开展先导试验,聚驱后显示了好的开发效果,产量基本沿着方案预测生产曲线运行,截至2006年5月产油量上升了60 t/d,含水下降了3.8个百分点,目前层系仍处于产量上升期,已累积增油2.6×104t,为河南油田二类储量聚合物驱开发打下了基础,也为其它油田同类油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参考国外油田二氧化碳驱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油藏工程研究方法,对吉林油田CO2驱先导试验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主要讨论 组流体和地层介质对CO2驱的适应及CO2驱时的关键问题,并对CO2总用量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提出了最佳的注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吉林油田试验井组具备较为有利的CO2驱条件;建议采用段塞尺寸逐渐减小的改进交替注气水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双河油田核二段的普通稠油断块油藏聚驱开发试验进行了讨论,为其它类似单元的聚驱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田经历聚合物驱开发后,储层物性参数发生改变,对油田后期开发有重要的影响。文中利用双河油田取心井室内化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孔隙结构变化特征,探讨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由于聚合物分子在地层的吸附滞留作用,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后续水驱阶段渗透率有一定恢复;聚合物驱后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物性和孔隙结构好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而物性差的储层渗透率下降,孔喉半径减小,部分发生了堵塞现象。黏土矿物迁徙、运移,以及岩石骨架溶蚀、碎裂、运移是聚合物驱后储层参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双河油田高温聚合物驱应用情况,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点,实施了聚合物驱井网优化技术、油层改造技术、注聚全过程调剖技术、动态调配技术等相应的综合调整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对改善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