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Outlast粘胶型调温纤维、羊绒及木棉纤维的不同性能特点,利用纺棉环锭纺设备纺制调温纤维/羊绒/木棉混纺柔软型空调纱,通过对原料进行合理充分的预处理,改善其可纺性能,优选工艺配置,加强温湿度调节和各工序的生产管理,生产的调温纤维/羊绒/木棉60/20/20混纺柔软型9.8tex(60S)空调纱,成纱质量满足后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木棉/棉混纺纱线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研究开发的新热点,转杯纱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在已有的条干、强伸性能研究基础上,测试分析了木棉/棉混纺转杯纱退捻现象及捻度变化与拉伸力学性能的关系,发现木棉/棉混纺纱的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变小,纱线的拉伸强力随捻系数增大,先增大而后降低,纱线捻系数48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纱线断裂伸长率随捻度增大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多元功能混纺纱线,筛选确定了抗紫外线纤维(含纳米TiO2)、AmicorTM、Coolplus(R)、圣麻4种功能纤维以10种比例混纺成纱,并进行纱线基本性能(断裂强度、毛羽、捻系数、细度不匀CV)测试.通过对纱线基本性能的聚类分析、混纺比与纱线基本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确定适合成纱的4种纱线的混纺比分别为:35/45/15/5,25/45/20/10,25/35/25/15,25/45/15/15.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多元功能混纺纱线,筛选确定了抗紫外线纤维(含纳米TiO2)、AmicorTM、Coolplus、圣麻4种功能纤维以10种比例混纺成纱,并进行纱线基本性能(断裂强度、毛羽、捻系数、细度不匀CV)测试。通过对纱线基本性能的聚类分析、混纺比与纱线基本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确定适合成纱的4种纱线的混纺比分别为:35/45/15/5,25/45/20/10,25/35/25/15,25/45/15/15。  相似文献   

5.
探讨嵌入式木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木棉纤维长度短、短绒率高、纤维强度低、相对扭转刚度大的性能特点,对木棉纤维进行预处理,适当提高车间的相对湿度,改善了木棉纤维的可纺性;各工序的半成品定量偏轻设计,定长偏小掌握,选择合理的工艺,并对设备进行嵌入式纺纱技术改造,在嵌入式纺纱过程中,合理选择长丝与长丝之间、长丝与粗纱之间的间距以及长丝的张力等工艺参数,解决了33.3 dtex粘胶长丝易断头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了成纱结构和质量。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加强操作管理,顺利纺制出长绒棉/木棉/粘胶69/20/11 58.3 tex(33.3 dtex×2)嵌入式复合纱。实践结果表明:嵌入式复合纺纱对于纤维长度较短、抱合力较差的木棉纤维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改善木棉混纺纱线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7,(6)
选取了混纺比为20/80、30/70、40/60、50/50规格相同的四种木棉/棉混纺纱线和纯棉纱线,并按照相同参数织成机织物,研究混纺比对木棉/棉机织物力学性能及服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木棉混纺比的提高,织物的保暖性、抗紫外性和折痕回复性能均有所提高,且当木棉纤维质量分数达到50%时,织物可作为防紫外线功能面料使用。但织物在拉伸强力、悬垂性、透气性等方面则有所降低,耐磨性也明显变差且更容易起毛起球。此外,由于木棉表面含有较多蜡质导致混纺织物表面亲水性变差,但芯吸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纺纱方式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采用竹浆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进行混纺,混纺比例为15/40/30/15。通过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毛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转杯纺、赛络纺、环锭纺、赛络紧密纺、普通紧密纺纺纱方式不同,其不同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环锭纱适宜生产强力要求较高的产品,紧密纱综合性能较好,赛络纱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转杯纱的条干CV值优于环锭纱,赛络紧密纺的成纱毛羽最低。  相似文献   

8.
由于纱中木棉纤维被压扁且程度不一,导致其体积密度是变量,不能满足传统方法中体积密度是常量的要求,使得传统方法难以测试木棉纤维在纱中的内外转移规律。为此,采用Photoshop像素法,该方法无需体积密度是常量,可直接测量混纺纱横截面中各种纤维的面积,使计算纱中纤维的转移指数成为可能。测试发现:在与棉及棉型粘胶纤维混纺的环锭纱中,木棉纤维向纱表层转移趋势明显,其汉密尔顿转移指数达20%左右,纱表层木棉纤维混纺比远大于平均混纺比;木棉/粘胶/棉混纺纱中,粘胶纤维向纱芯转移的趋势最强;混纺纱中,木棉纤维有成束现象,纱表层的木棉纤维中空度保持得更高,且具有回复中空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对比测试与分析了仪纶~(TM)纤维、常规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的性能。分别选用环锭纺、赛络纺、赛络紧密纺纺纱工艺,纺制线密度相同的纯纺仪纶~(TM)、仪纶~(TM)/棉混纺、常规聚酯/棉混纺与棉纯纺纱线,测试和分析了纱线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仪纶~(TM)纤维的力学性能介于常规聚酯和棉纤维之间,初始模量小;不同纺纱工艺纺制的仪纶~(TM)纱线总体性能相似,赛络紧密纺纱线纱体结构更均匀;相同混纺比的仪纶~(TM)/棉纱线的回潮率较常规聚酯/棉纱线的回潮率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纳米银抗菌涤纶和粘胶基甲壳素两种纤维的混纺成纱性能,对1.33 dtex和1.67dtex不同纤度的两种纤维以30/70、50/50、70/30三种不同的混纺比混纺成纱,介绍了其纺制加工工艺和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分别对不同纤度和不同混纺比的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比较,得到了混纺纱线拉伸性能优良的最佳混纺比和纤度配伍,以期对实际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曹毅 《江苏印染》2013,(12):44-46
为全面了解木棉纤维和纱线,对木棉纤维和木棉混纺纱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木棉纤维长度短,细度细,纤维外壁光滑,细胞壁薄,中腔大;纤维吸湿性能好;纤维强伸性能较差。木棉纤维显纤维素的红外谱图特征,属于纤维素I晶型。与纯棉纱和纯莫代尔纱相比,木棉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较差,千米棉结数较多,断裂强力较低,毛羽较多。  相似文献   

12.
对自主开发的粘胶/涤纶/木棉和粘胶/涤纶/木棉/银纤维混纺纱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同线密度的粘胶/涤纶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入了木棉后纱线强度值下降显著,混入银纤维长丝后其强度值有所提高,但对纱线整体拉伸特性无显著影响,而且两种木棉混纺纱强度值均达到并超过了KyTl2004-2006《涤粘混纺本色纱线》标准要求,在后续产品开发中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聚乳酸纤维与竹纤维、粘胶、Modal、Tencol、棉、羊毛及涤纶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聚乳酸纤维混纺纱与棉纱、涤棉混纺纱的物理指标进行了对比测试,并对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风格和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是较理想的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4.
为生产小比例混纺精梳色纱,分析了小比例混纺精梳色纱的特点及加工难点.并通过生产实践,探讨了生产精梳棉/黑白涤/粘胶18.2 tex小比例精梳混纺纱的工艺参数及生产技术措施.从而加工出了质量较好的小比例混纺精梳色纱.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5.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能够自熄,炭长降低为12 cm,满足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B1级阻燃性能的要求;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降低;植酸铵盐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结构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木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测试了木棉纤维的长度、线密度、外观形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及拉伸性能,并与棉纤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木棉纤维长度在20 mm左右,线密度约0.68 dtex,投影宽度接近细绒棉,无天然转曲,中空度达90%;木棉纤维中存在有木质素;木棉纤维与棉纤维同属于纤维素Ⅰ晶型,结晶度为46.4%;其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明显小于棉纤维.  相似文献   

17.
对大豆蛋白、棉和涤纶纤维的氨纶包芯纱的条干、强伸度和蠕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各种不同纤维的氨纶包芯纱的性能特点。结果发现:豆/氨包芯纱的成纱条干明显优于棉/氨包芯纱,但较涤/氨包芯纱差;豆/氨包芯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低于涤/氨包芯纱,但高于棉/氨包芯纱;豆/氨包芯纱的塑性变形大,弹性恢复率最差。由此认为涤氨包芯纱成纱的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保健内衣面料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概述了国内外开发利用甲壳素资源,研制抗菌防臭保健纺织品的进展情况。利用甲壳素纤维的主要特性,采用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及远红外纤维进行混纺并制成针织面料,通过对混纺纱及针织面料的服用性、舒适性及抗菌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甲壳素棉、甲壳素远红外棉混纺针织面料与同纱号同规格的纯棉针织面料的质量接近,而吸湿性、抑菌防臭功能特别突出,完全符合保健内衣面料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测试粘/涤/木棉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抗紫外线、透气、保温、悬垂、折皱回复、耐磨、吸湿性8项性能,并以粘/涤混纺织物性能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8项织物性能中,粘/涤/木棉织物在保温性、抗紫外线、抗折皱性能方面较优,易积聚电荷但散逸很快,因此抗静电性也较优;粘/涤/木棉织物在耐磨、透气、悬垂、吸湿性能方面较粘/涤织物差。  相似文献   

20.
为顺利纺制棉Formotex木棉混纺纱,针对混纺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包混工艺,并对木棉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开清棉工序重点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合理设置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适当增大捻系数,以减少意外牵伸;细纱工序优选钢领、钢丝圈型号,以减少成纱毛羽;络筒工序合理设定清纱器参数,清除有害纱疵,最终成功纺制出棉/Formotex/木棉60/30/10 14.5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