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表面表征技术和失重实验研究了Q235低碳钢在同一溶解氧不同浓度NaHCO3溶液中的活化/钝化行为。研究表明,Q235钢在浸泡初期和后期,腐蚀行为显著不同,尤其是在低浓度NaHCO3溶液中,这与样品表面覆盖的腐蚀产物有关。在高溶解氧条件下,HCO3-浓度影响低碳钢的腐蚀动力学。当HCO3-浓度较低时,低碳钢腐蚀反应主要受电荷转移过程控制;而在高浓度NaHCO3溶液中,腐蚀反应则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HCO3-通过影响 Q235 钢表面腐蚀产物形态及致密度进而影响 Q235 钢的腐蚀速率。随HCO3-浓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致密度增加,保护性增强,Q235钢腐蚀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硫酸盐和植酸钠反应制备植酸盐,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植酸盐进行表征,所制备的植酸盐样品存在明显磷酸基团,为非晶态,表现为球状颗粒,直径在300~400 nm。通过滴定实验分析植酸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通过Tafel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腐蚀浸泡实验研究Q235钢在植酸盐3.5%NaCl浸出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植酸铝浸出液中生成铝酸(Al(OH)3)导致Q235钢腐蚀速率加快,植酸镁、植酸钙、植酸锰及植酸锌浸出液中Q235钢腐蚀速率减缓。其中,植酸锌的缓蚀效率能达到92.46%,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室和变电站现场条件下的埋片试验和电解试验等技术,对Q235钢在湖北变电站土壤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以局部腐蚀为主,pH值和含水量是土壤腐蚀性的关键因素;随着含水量的增加,Q235钢在酸性土壤中的腐蚀速率增加,含水量达到饱和时腐蚀速率最大,土壤含水量达到过饱和时,腐蚀速率仍比较大;Q235钢在酸性多水低盐土壤中的腐蚀性不宜用土壤电阻率判断。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配制不同含水率土壤介质,利用线性极化及电化学阻抗技术,测试了Q235钢在冻土环境下的线性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拟合,得到线性极化电阻值和电荷转移电阻值,并与常温下Q235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从而确定了Q235钢在不同含水率的冻土环境中的自腐蚀电位值以及Q235钢的腐蚀情况。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Q235钢在溶液中快速微弧渗碳过程。通过观察渗碳过程、渗碳金相组织,借助SEM观测渗碳层形态,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表面硬度,初步认识了溶液中快速微弧渗碳工艺的条件和过程。结果表明,在电压150 V左右,对试样微弧渗碳15 min后,试样表面化合物层的硬度能达到710 HV左右,约为基体硬度的4倍。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实验(1,2和2.5 a)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的测试,并结合腐蚀形貌宏观观察,SEM,XRD及失重法对Q235钢在北京土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埋样1,2和2.5 a的Q235钢的腐蚀特征均表现为全面腐蚀,且局部点蚀程度严重。随埋样时间的延长,Q235钢的腐蚀速率先增加后略有减小, 其平均点蚀深度和最大点蚀深度均增加。腐蚀产物均主要由α-FeOOH,β-FeOOH,γ-FeOOH及γ-Fe2O3组成。随埋样时间的延长,α-FeOOH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腐蚀产物层的致密性及连续性有所改善,但腐蚀产物层不具有良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7.
在西沙群岛典型的高温、高湿和高盐分大气环境下对Q235钢进行了 1个月短期暴晒实验,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激光拉曼和X射线衍射仪等观察分析了暴晒后样品的表面形貌、腐蚀产物成分和锈层元素分布。结果表明:Q235钢形成的锈层疏松多孔,多裂纹,对基体没有保护作用。由于Cl-的侵蚀作用,锈层和基体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速了基体的腐蚀。碳钢在西沙暴晒1个月后外表层的腐蚀产物主要有:Fe8(O,OH)16Cl1.3,Υ-FeOOH, β-FeOOH及少量α-FeOOH等,锈层内部不同位置的产物基本相同,主要为Fe3O4,Υ-Fe2O3以及少量的Υ-FeOOH、β-FeOOH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企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结合生产实际,用一种Q235B普碳钢铸坯按Q235B和Q345B两种强度级别热轧带钢要求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控轧控冷技术的细晶强化与相变强化效果,可以用Q235B普碳钢铸坯生产出完全满足Q345B要求的热轧带钢,降低Q345B高强带钢的生产成本,实现了Q235B和Q345B两个强度级别热轧带钢的柔性生产.控轧控冷钢板的屈服强度可达395 MPa以上,抗拉强度可达510 MPa以上,韧塑性也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Q235钢试样在溶液中进行快速微弧渗氮;用高分辨摄像机观察了渗氮过程,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及显微硬度计分别观察和分析了试样表面的金相组织、渗层组织变化及试样表面的硬度变化,探讨了溶液中快速微弧渗氮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压200 V对试样微弧渗氮40 min后,试样表面化合物层的硬度能达到400 HV左右,化合物层氮元素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Q235钢在油田注水系统中的腐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Q235钢在中原油田注水系统中的腐蚀进行了研究。所用网络结构为14-15-1的形式,以试验用水的温度和水质成分等14种环境因素作为网络输入,以Q235钢在试验用水中的平均腐蚀速度作为网络输出。学习算法为反向传播算法。结果表明,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Q235钢在试验用水中的腐蚀进行了预测,误差较小,方法可行,同时,对影响Q235钢的腐蚀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腐蚀的几种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Q235钢海洋大气腐蚀暴露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Q235钢在海南万宁距海岸95m、25m和海洋平台3个暴露点进行了半年大气腐蚀暴露试验,同时持续监测各暴露点空气中的氯离子含量.利用视频显微镜观测样品锈层的腐蚀形貌,采用比浊法测定腐蚀产物中氯离子含量,使用FTIR光谱仪分析锈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样品的朝阳面和背阳面腐蚀形貌存在较大差异,各暴露点样品腐蚀深度与各点空气中及锈层中的氯离子含量密切相关,腐蚀产物的主相为γ-FeOOH和Fe3O4,次相为α-FeOOH和δ-FeOOH.  相似文献   

12.
Q235钢在土壤中宏电池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装置对Q235钢在土壤中的宏电池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饱和/非饱和土壤环境的差异对金属的宏电池腐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土壤的电阻率可以影响宏电池的电流分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子色谱对某长焰煤浸出液进行了成分分析,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了煤浸出液中离子含量和温度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用失重试验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转速和不同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煤浸出液中主要的阳离子为Na~+和Ca~(2+),主要的阴离子为SO_4~(2-)和Cl~-;煤浸出液中离子含量增加和温度升高都会使Q235钢的耐蚀性降低;转速增大,Q235钢在煤浸出液中的腐蚀速率增大,当转速为60r/min时,Q235钢的腐蚀速率达到0.304 7mm/a,约为静态时的2.3倍;Cl-和SO_4~(2-)含量的增加都会促进Q235钢的腐蚀,SO_4~(2-)和Cl~-同时存在对Q235钢的侵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FHPP技术实现了Q235钢的成形连接,所采用金属棒消耗段的直径为φ14mm、预钻孔深为25 mm、孔径φ16 mm。对焊缝附近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金相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发现再结晶部分材料的晶体颗粒细化,焊缝附近再结晶部分材料的显微硬度由中心向两侧升高,在熔合线处降低。结果表明,转速过低导致母材和金属棒无法接合甚至出现马达憋死现象,采用转速为5000 r/min以上、进给速度为0.5 mm/s的组合,可获得较好的焊缝,且焊缝从底部往孔洞顶部方向,质量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根据Q235钢在海南地区第一年的土壤腐蚀试验结果,以及对各试验站土壤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讨论土壤化学成分与Q235钢腐蚀失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a^2 和全氮量与Q235钢的腐蚀失重有较好的相关性,是Q235钢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Q235钢在溶液中的脉冲微弧镀锌进行了研究。在固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对Q235钢试样进行微弧镀锌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粗糙度仪分析测定试样表面金相组织、镀锌层组织变化、镀锌层粗糙度变化,并用剥离法测试表面附着力,探讨溶液中微弧镀锌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压170 V、电流10 A、脉冲频率172 Hz时,对试样微弧镀锌30 s后,试样外观形貌和镀锌层与基体附着力最佳,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处理前,镀锌层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Q235钢-紫铜电偶对在不同温度红壤中,电偶腐蚀的加速效应和腐蚀机理。方法通过恒温恒湿箱模拟不同温度的酸性红壤环境。采用失重法测定Q235钢-紫铜电偶对的电偶腐蚀动力学曲线,采用ZRA零电阻电流计研究电偶电流和电偶电位随腐蚀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XRD、SEM/EDS检测腐蚀产物的成分和微观形貌。结果电偶腐蚀20 d后,土壤温度为20、40、60℃Q235钢的腐蚀质量损失分别为0.4276、0.9432、1.4622 g/dm~2,电偶腐蚀效应分别为4.51、2.90、2.56。Q235钢在酸性红壤中呈局部腐蚀形态,当土壤温度为20℃和40℃时,腐蚀产物主要由FeO、Fe_3O_4与土壤颗粒胶结形成,结构较疏松;当温度为60℃时,腐蚀产物主要由Fe_3O_4组成,结构较致密。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电偶电位呈现起伏波动,电偶电流减小。腐蚀20 d后,Q235-紫铜电偶对在60℃下的电偶电流(71.1μA)小于20℃下的电偶电流(336μA),电偶腐蚀作用较弱。结论土壤温度越高,Q235钢腐蚀越严重。腐蚀进行的后期,温度较高的红壤中,Q235钢形成的腐蚀产物结构致密,且土壤氧含量低,对电偶腐蚀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现场埋样的腐蚀形貌观察、腐蚀产物的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腐蚀失重实验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国产X70钢和Q235钢在新加坡土壤中现场埋样1 a后的短期腐蚀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新加坡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埋样1 a后Q235钢平均腐蚀速率略大于X70钢,两种钢以局部腐蚀为主,Q235钢的局部腐蚀较严重;两种钢的腐蚀产物组成相似,均为Fe2O3,Fe3O4,Fe OOH和Fe OCl,腐蚀产物表面粗糙,存在裂纹与空隙,从而加速局部腐蚀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NaCl颗粒沉积对Q235钢早期大气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模拟含有5×10-6(体积分数)SO2和1%(体积分数)CO2污染成分的大气环境,采用增重法研究沉积NaCl的Q235钢的初期大气腐蚀规律.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当Q235钢表面沉积NaCl时,在SO2、CO2和NaCl的协同作用下,导致Q235钢发生严重腐蚀,腐蚀产物主要是Fe3O4,其次为γ-Fe2O3,还存在有γ-FeOOH.  相似文献   

20.
采用磷酸、植酸、氯化锌制备磷酸锌和植酸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等手段对制备的磷酸锌和植酸锌进行表征,通过滴定实验分析磷酸锌和植酸锌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根据Tafel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和腐蚀浸泡实验分析了磷酸锌和植酸锌浸出液中Q235钢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磷酸锌为非均匀大小的微米片状结构,厚度在0.5~1μm之间,植酸锌为团聚状粉末状颗粒,粒径在2~5μm之间;植酸锌在浸出2 h以后,溶液中植酸根含量达到饱和,对Q235钢的缓蚀效率约在90%,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