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标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艺术内涵。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许多传统服饰元素被后人沿用至今,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传统服饰元素的运用对于我国服装设计在国际上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时代的契合,要在保留民族个性的前提下,同时吸纳西方服饰对形的塑造,才能创造出顺应时代的服装时尚文化。  相似文献   

2.
邢瑞洁 《西部皮革》2023,(24):90-92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朝代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核下具有不同的服饰表现。文章以宋代服饰文化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宋代文献资料的整理,梳理宋代服饰发展的背景、服饰制度的特点。研究认为,宋代的服饰文化既能看到中国传统服饰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能看到不同条件下诞生出的时代特征,这对观察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先秦时期与西方古代时期服饰文化的比较,分析不同历史背景下服装变化的差异,在对比中发现服饰的审美文化特性,以便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正视中西方服饰的文化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也倡导人们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中西方文化交流,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特征、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岭南独特的传统服饰文化和服饰技艺。通过对岭南传统服饰文化的背景分析,提出岭南传统服饰在材料、纸样、工艺等方面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对岭南特色服饰技艺与特征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究。分析表明,岭南传统服饰文化特征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必然选择的结果,岭南传统服饰文化体现出自然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移民文化等特点,使其独具地域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范敏娜 《西部皮革》2021,(7):116-117
葡萄牙与澳门地处欧洲与亚洲不同的位置,经过多年的殖民统治,葡萄牙与澳门的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国的传统服饰具有平面、宽博的特征。如果说东方服装文化强调着装领域以整体和大同的概念使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那么近现代西方服饰更强调服装在人体上的呈现效果,强调三维的廓形感。葡萄牙服饰从属西方服饰范畴,在服装造型的处理倾向于立体造型,运用省道、分割线突出人体的曲线美。故有服装在近代西方具有"软雕塑之称,澳门的服饰受到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然、内敛的意境,而葡萄牙服饰则更是突出饰性,服装是哲学和艺术的综合表现。由此,本文以服饰文化为例,试对澳门与葡萄牙近现代服饰文化作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服饰礼仪是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礼仪能够从阶级性、价值观、伦理性等角度反映出民族服饰文化的特征。对中西方传统服饰礼仪文化的平行比较,有助于我们真正地把握服饰文化的民族气质与精神特征,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由农耕文明孕育的中国传统礼仪源于宗教信仰,根植于宗法社会,服饰在造型样式、造物方法、色彩、纹样、配饰等方面表现出克己复礼、压抑人欲而强调礼乐秩序的特征。由海洋文明孕育的西方传统礼仪则源于骑士精神,繁荣于宫廷社会,服饰在造型、着装行为、礼仪原则上都表现出浓郁的人文中心思想与理性精神,服饰礼仪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与为人服务的意识。造成中西方服饰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有二:不同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和族群观念差异是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的根源;不同的身体观念是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张丹 《辽宁丝绸》2012,(1):15-17,9
中国传统服饰意境凝结着中华文明在长期历史变迁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丰富服饰文化精华。尝试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意境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拟以丝绸服装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蕴,探讨在丝绸服装设计中渲染传统服饰意境、注重本土服饰文化品位、融合国际流行设计语汇,把真正的中国丝绸服装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囿于形象材料的匮乏,以往学界对先秦服饰文化的研究大部分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难以对这个时代的服饰面貌进行系统梳理、得出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孙机先生曾根据楚墓出土的服饰形象材料提出"楚服"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山东、安徽地区陆续出土的几批服饰材料显示,齐文化分布区应存在另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文化,本文以"齐服"称之,并对这类服饰的特点进行了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战国时代整体服饰文化状况的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9.
洛丽塔服饰风格母型源自西方,经日本将其风格整合归类,并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与其他文化相融相通,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风格。而苗族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茑萝多姿,异彩纷呈。洛丽塔传入中国并受到我国的其他服饰文化的影响,这是它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今盛行一时的中式洛丽塔服饰有Qi-lolita品牌,现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中式洛丽塔:将西方洛丽塔与中国苗族女装服饰相结合创新,创造出不一样的新中式洛丽塔系列设计作品。先综述介绍苗族女装服饰的特点以及洛丽塔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再阐述将两者结合的立场与分析;最后分析课题项目设计思路与方法,呈现设计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云肩,是中国汉民族服饰的一朵璀璨的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俗寓意.解析传统云肩服饰艺术的造型特征,把传统云肩艺术的元素融入旗袍、羊毛衫、晚礼服设计中,创造出富有新意的服饰品,具有儒雅华贵、精致婉约、富有中国古典女性服饰美的现代女性服饰,体现了云肩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创意,传递着中国服饰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宋金英 《丝绸》2020,57(4):89-93
通过对齐国“不拘于礼”的“巫儿制”“族内婚”“女性议政”“女着男装”特有的地域文化解读,文章探究齐国女性服装形制及特点。以齐地出土的人佣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和实例考证的研究方法,对齐国女性的深衣、袍服及襦裙进行了探析,发现齐国女性服装形制有同时期服装类型的共性,但其结构细节差异明显,且男女服饰表征界限模糊,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点。齐国女性服装表征在同时期与不同地域服饰表征的共性及差异性,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为先秦“衣冠王国”基调的奠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研究多元化中国古代区域服饰文化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唐代女子服饰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朵瑰丽之花.唐代女性在其政治开明、国富民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服装追新求异,诞生了无数女性形象,是女子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为后人设计唐代风格服饰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本文从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特征、服装样式和审美入手,以影视剧中的经典唐代女子形象为案例,分析影视...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宏观的朝代更迭,还是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国传统服饰都有着极大的魅力,承载着文化、承载着历史、承载着五千年来先辈们的辛勤创造。中国传统服饰可以说是文化传承的结晶,从古代的深衣曲裾,到近代的旗袍唐装,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缩影,是一部属于中华民族辐射圈的时尚发展史。时至今日,汉服的再次兴起让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再度步入人们的视野。从对于"落后思想"的不理解,到设立汉服日的建议,汉服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快节奏的现代,如何让传统的汉服发扬光大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徐倩倩 《西部皮革》2022,(1):103-105
魏晋时期作为胡服"汉化"与汉服"胡化"的重要交融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认同构建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魏晋服饰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魏晋时期服饰为载体,探究其文化基因构建的意义,并深入探讨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提取方法,随后揭示了魏晋服饰文化基因提取背景下的设计应用领域.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张晓霞 《丝绸》2012,(1):52-56
先秦时期的织纹尽为几何纹,其造型既受到织造工艺的局限,也受到编织纹理的启发。先秦织纹与先秦古文字之间在形式与名称上不乏通用之例,探析两者渊源关系以领悟先秦织纹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陕西书法则是中国书法历史起源的故乡之一。将陕西书法元素作为文创素材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文章总结了陕西书法艺术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点,分析了文创服装中的设计形式与表现方法,通过利用陕西书法元素结合服装中的设计表现形式,探索文创服装样式中的多元化、个性化设计方法,以此促进服装设计发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结在传统服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新 《国际纺织导报》2007,35(9):79-80,74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艺术形式之一.回顾了中国结在传统服装、服饰配件和服装饰品中的应用.中国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施文帆  吴志明 《丝绸》2020,57(3):101-106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服装从禁锢走向解放的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稳定、中西思潮碰撞融合的背景下,国人以宽容的心态折衷兼容外来文化,尤其是女性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得更加开放,造成女装繁荣多元的局面,可视为中国本土服装潮流的奠基。文章发掘改革开放80-90年代典型潮流女装的发展过程,以折衷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其折衷思想表现特征和折衷主义思想形成的内外因,反思在经济贸易一体化大发展、强调时尚化与本土化融合、重视民族文化的当下,批判性的折衷是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9.
李佳敏 《西部皮革》2022,(1):130-132
北朝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服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后世服饰的发展无不受其影响.因此,对北朝服饰进行细化研究,对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服饰和中国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朝服饰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属于服饰通史研究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后北朝服饰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研究迅速发展,从最...  相似文献   

20.
赵卫 《中国制衣》2013,(10):14-19
中国服饰文化类话题的高频词是立领、盘扣、兵马俑、青花瓷、象形文字和京剧脸谱。法国服饰文化的高频词是:Guileje、Balangxiaka、Jiwanglme、Chanel、Dior、Ardently和SaintLaurent……还有日本的高频同:连衣裙、袖口、领部、卡哇伊等等。中国关注文化符号,法国关注本土品牌的影响力,日本人关注服饰的技艺之美。关注的话题不同,是导致各国服装文化的差异的原因所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