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交互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实时性差、数据分布要求较高等问题,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移动网络交互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时间序列分量对物联网高维数据特征进行检测,以获取的移动网络交互行为数据特征值子集为基础,将高维特征空间的正向矢量数据作为验证核心,设立常数偏差函数并求取函数最小值,以此设定检测阈值.根据检测阈值采用平行时...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与预测社交网络中舆情传播过程和演化趋势,本文基于Multiagent分布式技术,建立了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方式,并根据Agent的行为和状态特性,对A-gent进行分类,分析Agent的属性特征,通过剖析Agent个体之间的交互微观行为,依据信息价值时效性、信息源覆盖率和信息关注度,对转发行...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据挖掘、贝叶斯等传统异常检测方法仅依据网络正常行为特征而没考虑异常行为特征,致使其异常检测率偏低和误报率偏高,该文基于尖点突变模型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IP网络异常行为描述模型及其检测机制.它们充分利用了尖点突变模型的多稳态性和突变性,准确地描述了网络正常行为特征和异常行为特征.最后以Kdd-Cup 99数据集...  相似文献   

4.
人群的迁移行为可以通过时空相关轨迹和用户上网行为进行记录。通过分析用户的上网行为分布情况发现,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浏览内容具有一定的偏好性,据此构建了融合用户上网行为及迁移行为异构信息网络表征城市人群的转移行为。基于该异构信息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因果卷积的城市客流量预测模型,采用扩张因果卷积模块捕捉客流量分布特征和用户上网行为特征,并构建了异构信息融合模型来融合客流量分布特征与用户上网行为特征。客流量分布特征提取是通过不同时间尺度下时间序列提取客流量时间依赖关系,用户上网行为特征提取是根据2种场景下的用户上网内容。特征提取采用扩张因果卷积减少了模型层数,提高了模型效率。异构信息融合模型融合了多维特征信息,提高了模型在预测有突发事件时的即时客流量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代理的混合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实时的入侵检测往往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网络的规模庞大,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进而要求入侵检测系统有较大的吞吐量;二是网络的环境复杂,数据类型多样,相应的要求入侵检测系统有较大的准确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该模型基于多代理的分布式结构,能够适应网络规模和带宽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混合应用了异常和误用入侵检测技术,具有低的误警率和漏警率;采用了多属性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精确的把握入侵行为的特征,从而有效的识别入侵行为;采用径向基函数来构造分类器,使得分类器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能够对未知的入侵行为进行准确的判定,进一步增强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实验表明该系统吞吐量大,准确性高,适合于当前高速复杂的网络环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异常检测虚警率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相似度云模型的网络异常检测新方法。基于各属性对分类的不同贡献,结合数据对象空间和属性空间的相似度概念,给出了属性相似度和属性权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降低网络数据空间的维数,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率。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先验知识需求少和参数容易确定的优点,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出对网络数据的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种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层协议用户行为统计特征的快速攻击检测算法,能在高速网络环境中快速识别异常聚集流量,区分正常访问和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该方法使用有限状态自动机理论描述了应用层协议正常用户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差异,构建了检测自动机模型。该方法将应用层协议用户行为抽象成一系列协议关键字的交互,主要根据应用层协议关键字的统计特征生成用户行为统计特征向量,构造基于逼近理想点排序算法的模型分类器,同时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优分类距离阈值,从而对DDoS攻击行为作出判定。高速网络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调用数据是实施主机异常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现有检测技术无法有效应对混淆攻击。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与卷积的系统调用异常检测模型,能够同时关注到系统调用序列展现的进程全局行为与每一个时间窗口的局部行为。首先,设计了一种混淆攻击数据模拟生成方法解决样本数据不平衡问题,提出基于进程行为特征的序列补齐方法增强系统调用语义特征;其次,融合注意力机制与一维权重卷积网络同时从系统调用序列的全局与局部提取数据特征;最后,基于单一变量原则和交叉验证方式获得最优异常检测模型,进而得到异常检测结果。与其他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比得出,所提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96.6%)和较低的误报率(1.9%),同时此模型具有抵抗混淆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恶意行为的有效分析,提出了基于HMMs-SVM的程序行为分类模型,将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以动态行为序列作为关键特征,对移动应用软件运行中的网络收发、文件访问等行为建模. 该模型融合了HMM和SVM的优势,并克服了二者的不足,适合于在获取连续动态行为特征序列后进行行为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召回率较高,可以有效对应用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捕捉,并可以将其按类型分类.  相似文献   

10.
复杂网络节点的重要性度量与时间属性相关,经典静态网络模型弱化对节点交互时间属性的有效表征.将深度学习模型迁移到动态图数据上进行端到端系统建模,提出基于图卷积融合计算的时效网络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估模型.通过超邻接矩阵集结时效网络结构特征的动态演化过程,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框架融合计算节点邻域特征,分析节点时序演化重要性顺序结构,实现节点重要性综合排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得到的Kendall’sτ值在所选网络数据集上均表现优良,体现出基于图卷积融合计算的时效网络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文本匹配过程中存在语义损失和句子对间信息交互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基于密集连接网络和多维特征融合的文本匹配方法. 模型的编码端使用BiLSTM网络对句子进行编码,获取句子的上下文语义特征;密集连接网络将最底层的词嵌入特征和最高层的密集模块特征连接,丰富句子的语义特征;基于注意力机制单词级的信息交互,将句子对间的相似性特征、差异性特征和关键性特征进行多维特征融合,使模型捕获更多句子对间的语义关系. 在4个基准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评估,与其他强基准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文本匹配准确率显著提升,准确率分别提高0.3%、0.3%、0.6%和1.81%. 在释义识别Quora数据集上的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句子语义相似度具有精准的匹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交互行为识别领域,基于RGB视频的局部特征往往不能有效区分近似动作,将深度图像(Depth)与彩色图像(RGB)在识别过程中进行融合,提出一种融合Depth信息的整体和个体分割融合的双人交互行为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分别对RGB和Depth视频进行兴趣点提取,在RGB视频上采用3DSIFT进行特征描述,在Depth视频上利用YOLO网络对左右两人兴趣点进行划分,并使用视觉共生矩阵对局部关联信息进行描述。最后使用最近邻分类器分别对RGB特征和Depth特征进行分类识别,进一步通过决策级融合两者识别结果,提高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结合深度视觉共生矩阵可以大大提高双人交互行为识别准确率,对于SBU Kinect interaction数据库中的动作可以达90%的正确识别率,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脑电图信号,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抑郁症辅助诊断目前仍存在特征提取不足及模型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提取更具表征抑郁症的特征,提高抑郁症辅助诊断的准确率,本文从特征提取和网络框架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结合改进VGG-16和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通道注意力机制(SEMod-VGG)的抑郁症辅助检测模型。首先,提取脑电图信号中α(Alpha)、θ(Theta)和β(Beta)频段的微分熵特征,与对应通道的功率谱密度特征相融合,构成一种同时具有时频属性和能量属性的四维融合特征;其次,针对该四维特征,改进现有的VGG-16模型,同时采用5*5和7*7两种不同尺度的卷积核,在提取脑电信号的时频信息和功率信息的同时,提高特征的泛化表征能力;再将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通道注意力与改进的检测模型相结合,对电极通道的权重进行二次标定;最后采用十折交叉验证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改善传统支持向量机的局限性。本文所提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以及网络性能这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评估,在MODMA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当使用四维融合特征作为输入时,SEMod-VGG可得到最佳的分类精度,分别为3通道92.21%,16通道93.47%以及128通道95.76%;同时模型的检测召回率也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3通道91.57%,16通道92.46%以及128通道96.80%。相较于现有的抑郁症辅助检测模型,本文所提出的融合特征对抑郁症的表征性更强,且所提出的模型在检测准确率,召回率以及模型效率上均取得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入侵检测通过分析流量特征来区分正常和异常的网络行为以实现入侵流量的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已有入侵检测模型特征提取过程复杂、信息提取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外卷积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首先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流量数据的内部特征,然后通过对内部特征计算相似度建模得到无向同质图,此外将流量在外部网络侧的通信行为建模为有向异质图,并对两图使用图卷积网络学习包含网络流量多种交互行为的嵌入向量,最后将学习到的流量嵌入向量输入到分类器中用于最终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和误报率均优于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基于信任的推荐方法通常直接利用社交网络的二值信任关系来提高推荐质量,较少考虑用户间信任强度的差异和潜在影响的问题,提出结合用户信任和影响力的混合推荐算法进行top-N项目推荐. 采用自动编码器对用户行为进行无监督的初始特征优化,将高维、稀疏的用户行为压缩成低维、稠密的用户及项目特征向量;提出融合用户交互信息、偏好度和信任的新型信任度量模型,发掘社交网络中用户间的隐含信任关系,重构社会信任网络;将社会信任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用户的交互信息融入结构洞算法,通过改进的结构洞算法来识别网络中的影响力用户,提高top-N项目推荐性能. 实验在FilmTrust、Epinions、Ciao这3个标准数据集上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驾驶员疲劳检测很大程度依赖于局部疲劳相关信息提取而导致检测准确度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部多特征融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能够对整体面部疲劳状态进行特征学习,从而实现更精确的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提出的驾驶员人脸疲劳检测算法包含3个步骤:首先使用MTCNN网络检测面部关键点并截取脸部、眼部、嘴部图像区域;其次设计一种面部多特征跨层融合网络,实现不同面部区域之间的信息交互与疲劳相关特征提取,进而通过多标签分类对单帧图像面部疲劳相关属性进行识别;最后使用LSTM对长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实现最终的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本文提出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在NTHU-DDD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轮廓检测旨在提取目标边界,是高级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获取图像基础信息的重要步骤.基于轮廓检测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模型分为编码网络和解码网络两个部分,关注点集中在采用不同的卷积方式进行解码或是采用逐级融合进行解码,忽略了对编码网络每一层信息的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底向上强化融合的轮廓检测模型:充分利用编码网络中的每一层信息,由低分辨率特征图至高分辨率特征图自底向上逐层融合;以不同空洞率的卷积搭建强化模块,进一步增强对特征信息的提取.从结果上看,本文所提模型既节省了计算机内部存储空间,同时在目前主流的数据集BSDS500上也取得优异成绩(F-score=0.819).  相似文献   

18.
入侵检测中对未知入侵的检测主要是由异常检测来完成的,传统异常检测方法需要构造一个正常行为特征轮廓的参考模型,但建立该特征轮廓使系统的开销巨大.对此,提出一种针对网络入侵检测的聚类算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用人工的或其他的方法来对训练集进行标识.在检测过程中,随着有效信息的不断增加,模型得到了更新,使增量聚类后的新模型与原有模型的检测性能相比,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双人交互行为识别方法存在交互语义信息表达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人交互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DHI-STGCN)用于行为识别的方法。该网络包含空间子网络模块和时间子网络模块。将基于交互动作视频获取的3D骨架数据生成一种双人交互动作的空间动作图用于空间信息的表示,图中根据关节点位置信息对双人之间的连接边赋予不同的权重。时间信息处理中,在构造的邻接矩阵中增加了上下文时间信息的联系,图中关节点与其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节点增加连接。将生成的时空图数据送入空间图卷积网络模块,结合时间图卷积网络模块增强帧间运动特征连续性进行时序建模。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双人交互动作的紧密关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获得了比现有模型更好的交互动作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环境的用户行为多重分析与最优预测算法.首先,针对目标用户所属的各个社交群组,分别建立基于代表度的最优化模型,选择出任一社交群组内最具代表的关联用户,以分析目标用户在不同社会属性下的业务行为;特别地,代表度由基于Kendall系数的相似度和基于交互统计的交互度联合构成;其次,借助Apriori理论分别对目标用户和各最具代表的关联用户进行关联分析,并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模型的加权融合方法,以最优地融合上述关联分析结果且实现用户行为的精准预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