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基于模糊膨胀模型的细胞核轮廓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细胞核之间经常出现重叠聚堆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膨胀模型的细胞核轮廓提取方法.结合细胞核的椭圆边界信息,将图像数据映射到反映与细胞核颜色和位置关系的多个模糊域;基于这些模糊映射关系,建立了一种新的主动轮廓模型进行细胞核轮廓跟踪.采用一种自适应的膨胀机制帮助曲线克服局部极小值快速膨胀直到收敛到真实边界.多种信息的融合使得模型具有较强的边界跟踪能力.实验表明,对细胞核边界的残缺或重叠部分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且分割性能很稳定.  相似文献   

2.
庄严  王健  王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26(11):1204-1210
移动机器人如何自主实现人体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是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入分析单目视觉和激光测距特性的基础上.文章首先针对室内场景进行扩展2维环境建模研究,并提出在该环境下的人体目标分段模型构建与自主辨识方法.为了有效实现对多个人体目标的同时跟踪,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恒速运动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对多人体目标进行有效匹配与跟踪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的克服目标旋转、部分遮挡和重叠以及光线明暗变化给人体目标跟踪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Hurst指数进行异常检测的模型多采用固定阈值的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采用Hurst指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EWMA和滑动窗口模型控制有效数据的个数并根据网络的变化动态调整检测阈值,提高了模型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动态阈值进行DDOS异常检测时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快,运行过程复杂,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难以实现高精度速度跟踪控制.为了实现高速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研究提出高速列车的运行过程建模和速度跟踪控制方法,采用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建立了高速列车运行过程Elman模型,设计了改进型广义预测控制实现了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基于CRH380AL运行过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跟踪控制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可实现高速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将时滞信息引入到软测量建模过程中,同时实时跟踪过程动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曲线分析(FCA)估计过程时滞参数的新方法,用离线条件下得到的时滞参数集对软测量建模的数据进行重构;对于新的输入数据,基于一定时刻之前采集的历史变量值,采用时间差—高斯过程回归(TDGPR)模型对当前时刻主导变量值进行在线预测.通过对脱丁烷塔过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攻击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hi-square检验的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CTDIDS。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分析引擎。通过对网络数据包的分析,运用Chi-square值比较对系统的行为进行检测。与现有的入侵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数据协同分析能力。实验证明,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CTDIDS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皮肤检测在人脸和手势识别与跟踪、Web图像内容过滤、人物检索和医疗诊断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椭圆边界统计模型对肤色建模,将建模后的通用模型同具体的图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针对于当前图像的局部模型(特殊模型),利用这个局部模型来对图像进行分割,以实现对特定图像皮肤区域的精确分割,本方法分两个重要的步骤:(1)训练通用的肤色模型,并对当前图像进行初分割;(2)采用增量学习过程,以当前图像数据更新模型以适应于此特定图像,实现精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分割速度快,而且比静态皮肤模型鲁棒性和精确度都更高.  相似文献   

8.
过程控制时间序列中异常值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小波异常值检测方法的不足以及控制调节系统在调节阶段采集的震荡数据所具有的特点, 提出了适用于调节系统震荡数据异常检测的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on, AR)与小波相结合的在线异常值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改进的鲁棒AR模型, 克服了传统小波分析方法检测控制过程数据异常值时存在的不足; 为了避免传统异常值检测方法需要事先设定检测阈值的问题, 算法引入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来分析小波系数, 并在线更新HMM参数, 提高了算法的检测精度. 通过实验与应用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更适合震荡的控制过程数据,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问题。背景补偿差分法是一种常用的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但检测到的目标轮廓要比其真实轮廓大,检测结果不准确且算法复杂度较高。主动轮廓模型在图像分割和目标提取过程中具有拓扑结构变化灵活性,对数值计算方案的设计更加方便、有效,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V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算法,用来检测和跟踪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提出的算法利用C-V模型曲线演化检测和跟踪目标,使C-V模型在目标的边缘处收敛。结合卡尔曼滤波预测运动目标下一帧位置,从而实现对运动目标轮廓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进行精确的检测与跟踪。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型协作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全局定位问题,提出根据机器人车载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以及其他机器人的实时数据估计移动机器人的位置。首先,提出的方法整合大量不同类型传感器,从最简单传感器到最复杂传感器;然后,考虑了测量值数量可变、通用测角测量、受容错约束的测量统计知识等约束条件,将非线性边界误差估计问题看作一种反演集合。最后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值和不精确环境下的模型误差。完成了误差和异常值的处理,就基本上获得了定位图,解决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问题。提出的方法利用实物实验进行验证。测试区域装备有多个传感器、固定在墙顶部的摄像机以及位于机器人上的可见标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协作环境中具有明显优势,处理异常值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尺度主成分分析的全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异常检测对于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的异常检测方法仅仅单独利用流量的时间相关性或空间相关性.针对这一不足,同时考虑流量矩阵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MSPCA的全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小波变换具有的多尺度建模能力和PCA具有的降维能力对正常流量进行建模,然后采用Shewart控制图和EWMA控制图分析残余流量.此外,还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对MSPCA异常检测方法进行在线扩展,提出了一种在线的MSPCA异常检测方法.因特网实测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分析表明:MSPCA算法的检测性能优于PCA算法和近期提出的KLE算法;在线MSPCA算法的检测性能非常接近MSPCA算法,且单步执行时间很短,完全满足实时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轻松获得程序的可能执行路径,进而实现程序变量的状态跟踪,提出了一种C/C++源代码控制流提取算法,通过该模型获取控制流切片,产生局部控制流图,将数据流异常检测与安全子集检测相结合,弥补了单独使用安全子集方法无法跟踪数据流的不足,增强代码安全隐患的挖掘能力.利用控制流图化简,排除部分不可达控制流信息,提高跟踪效率.通过对3个Linux内核源文件的检测,验证了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违反安全子集的代码安全隐患,同时对代码数据流异常检测提供支持,准确率达94.9%.  相似文献   

13.
传统异常检测模型往往基于内容特征,随着攻击手段的提高,该方法易于被绕过,因此图挖掘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为了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动态图模型异常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对动态图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Egonet图结构距离和编辑距离两类特征,高效地表示动态图结构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基于LSTM的时间序列分类算法,进行模型的训练。最后对抓取的网络数据流进行入侵检测,对超过6万节点和300万条边的拓扑图进行测试。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网络入侵事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合马尔科夫树模型的ICS异常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中现有异常检测算法在语义攻击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马尔科夫树模型的异常检测算法,充分利用工业控制系统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构建系统正常运行时的行为模型|混合马尔科夫树.该模型包含合法的状态事件、合法的状态转移、正常的概率分布以及正常的转移时间间隔等4种信息,基于动态自适应的方法增强状态事件的关联度并引入时间间隔信息以实现对复杂语义攻击的检测,语义建模时设计一种剪枝策略以去除模型中的低频事件、低转移事件以及冗余节点,当被检测行为使得模型的以上4种信息产生的偏差超过阈值时,判定该行为异常.最后,基于OMNeT++网络仿真环境构建一个简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本文算法进行功能性验证,并利用真实物理测试床的数据集对算法的检测准确度进行性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消除人机交互和常规诊断等操作带来的噪声影响,对复杂语义攻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识别传统的非语义攻击.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PLS)法和核向量机(CVM)的组合式异常入侵检测方法.首先,采用PLS算法提取网络数据的主成分,构建特征集;然后,利用CVM构建特征集的异常入侵检测模型,进而完成异常入侵检测和判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CVM的大规模数据快速处理能力,而且检测性能与L1-SVM和L2-SVM大致相当,尤其主成分数 为1538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检测水平,验证了将其用于异常入侵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雷阳  姜瑛 《计算机科学》2021,48(1):295-300
当前,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服务部署到云计算环境中.然而,云计算服务的多样性以及部署环境的动态性,会导致云计算节点出现异常.传统的节点异常检测方法只针对异常的单一节点,忽略了异常节点对关联节点的影响,从而造成异常传播和关联节点失效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关联节点的异常判断方法.首先,将Agent部署在各节点上,...  相似文献   

17.
18.

Recently, sequence anomaly dete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equence data in these fields are usually multi-dimensional over the data stream. It is a challenge to design an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for a multi-dimensional sequence over the data stream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accuracy and high speed. It is because: (1) Redundant dimensions in sequence data and large state space lead to a poor ability for sequence modeling; (2) Anomaly detection cannot adapt to the high-speed nature of the data stream, especially when concept drift occurs, and it will reduce the detection rate. On one hand, most existing methods of sequence anomaly detection focus on the single-dimension sequence.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tudies concerning multi-dimensional sequence concentrate mainly on the static database rather than the data stream.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nomaly detection for a multi-dimensional sequence over the data stream, we propose a novel unsupervised fast and accurate anomaly detection (FAAD) method which includes three algorithms. First, a method called “information calculation and minimum spanning tree cluster” is adopted to reduce redundant dimensions. Second, to speed up model construction and ensure the detection rate for the sequence over the data stream, we propose a method called “random sampling and subsequence partitioning based on the index probabilistic suffix tree.” Last, the method called “anomaly buffer based on model dynamic adjustment” dramatically reduces the effects of concept drift in the data stream. FAAD is implemented on the streaming platform Storm to detect multi-dimensional log audit data.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s, FAAD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detection rate and speed without being affected by concept drift.

  相似文献   

19.
We present a fast and efficient non-rigid shape tracking method for modeling dynamic 3D objects from multiview video. Starting from an initial mesh representation, the shape of a dynamic object is tracked over time, both in geometry and topology, based on multiview silhouette and 3D scene flow information. The mesh representation of each frame is obtained by deforming the mesh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evious frame towards the optimal surface defined by the time-varying multiview silhouette information with the aid of 3D scene flow vectors. The whole time-varying shape is then represented as a mesh sequence which can efficiently be encoded in terms of restructuring and topological operations, and small-scale vertex displacements along with the initial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ynamic objects that may undergo non-rigid transformations and topological changes. The time-varying mesh representations of such non-rigid shapes, which are not necessarily of fixed connectivity, can successfully be tracked thanks to restructuring and topological operations employed in our deformation scheme. We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both on real and synthetic sequ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