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核酸酶P1产生菌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为出发菌株,通过微波诱变,得到1株产核酸酶较高的生产菌SL5。在适宜条件下(004250MHz、800W、150s),其产生的核酸酶P1酶活由667.50U/mL提高到1228.20U/mL,提高了84.00%。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SL5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核酸酶P1的发酵酶活,以桔青霉菌株CK-3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获得了3株(CK-3-1,CK-3-7,CK-3-9)高产核酸酶P1菌株,其中CK-3-9突变株酶活较高,其核酸酶Pl发酵酶活达到1232 U/m L,比出发菌株CK-3(酶活866 U/m L)提高到了42.2%,遗传实验表明稳定性好,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诱变糖化酶生产菌株Aspgillus niger 3.4309,用SDS双层梯度平板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比出发菌株糖化酶耐热性提高15~20 ℃的突变株9-1,经多次传代证明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桔青霉高产核酸酶P1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核酸酶P1的桔青霉GX-K为生产菌种,研究了该菌固体发酵产核酸酶P1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产酶条件为:以麸皮作为固态发酵基料,添加4%的蔗糖,料水比为1:0.9,30℃培养72h。该条件下核酸酶P1产量达5783.41U/g干基。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璋  王灼维 《食品科学》2003,24(5):62-67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Streptomyces sp.WZFF.W—12(谷氨酞胺转胺酶活0.24U/ml)为出发菌株,孢子经预培养处理处于萌发状态后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服(NTG)单独和结合羟胺进行多次复合诱变处理。实验发现,诱变处理后菌落的形态变异等特征与产酶能力呈相关关系,并被用于最初的突变菌落挑选。接着先后采用蛋白质交联凝絮—沉淀性能分析的初筛试验和摇瓶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分离选育高产酶突变菌株,最后获得一产酶活力达2.18U/ml的高产菌株W—12var HZ3,酶活相对提高了8倍。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方面的理化性能测试和传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遗传性较为稳定,而且其理化性能与已报道的产酶菌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固态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实验室筛选到的一株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EMS诱变,并通过初筛、复筛等步骤而得到的一株植酸酶高活性黑曲霉变异菌株为菌种,接种麸皮培养基,通过对水分、温度、培养时间系列测定,从而得出此菌产植酸酶的最适条件。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在麸皮中加葡萄糖对产酶也有一定的影响,太高或太低均影响黑曲霉的生长和产酶。另外,本实验对植酸酶的产酶条件也做了优化,得知,麸皮加水量为90%,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佳培养周期为96小时,葡萄糖加入量为2.5%时酶活较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出发菌株H3,测定比较酶活,确定最佳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后,所产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分别为57.984 U/m L和57.1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38.3%和36.2%,经微波辐射40 s和紫外线照射80 s的复合诱变菌株M3产酶活力最高,达61.6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46.85%。   相似文献   

8.
从原始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出发,经过微波与NTG复合诱变后,筛选、初筛分离得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NCP-03,酶活力由原来的28U/mL提高到210U/mL,比原始菌种产酶活力提高了近7倍。并对NCP-03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发酵法产L-色氨酸的生产效率,使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育种技术,并结合结构类似物抗性定向筛选的方法,选育高产色氨酸菌株。将出发菌Escherichia coli AC-1042经过ARTP诱变处理后,在抗性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具有5-甲基色氨酸、对氟苯丙氨酸抗性的突变菌株,选取产酸高、遗传稳定的菌株重复进行ARTP诱变处理和抗性筛选,不断提高菌株对结构类似物的抗性水平。经过多次ARTP诱变处理和抗性筛选,获得1株色氨酸高产菌株ACTRP104,经过30 L发酵罐培养44 h后L-色氨酸质量浓度可以达到61.65 g/L,葡萄糖转化率达到20.64%,比出发菌分别提高了20.69%和17.81%。结果表明,ARTP诱变和结构类似物抗性筛选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获得色氨酸高产突变菌株,大大提高色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水平,获得的色氨酸高产菌株ACTRP104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色木霉13010为出发菌株,利用诱变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其进行了诱变育种,得到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绿色木霉GL13010。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亚硝酸钠诱变因子对绿色木霉13010菌体细胞的致死作用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都与诱变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协同诱变条件下,多轮反复诱变绿色木霉13010后,菌株的酶活力有大幅提高,最终筛选得到了产纤维素酶活力单位提高了70.63%的菌株-GL13010。  相似文献   

11.
微波诱变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明圈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堆肥中分离出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霉菌7株。通过测定其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和滤纸(FPA)酶活力,筛选出酶活力较高的5株菌,分别命名为D_2、D_(12)、D_(13)、D_(21)、D_(23),其中菌株D_2产酶能力最强,CMC酶活和FPA酶活分别为252.3U/mL和104.4U/mL。根据D_2菌株的菌落、菌丝、分生孢子梗、孢子的形态等特征,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了进一步提高菌株D_2的产酶能力,对其进行了微波诱变,得到产酶活力最高的突变株W_(41),其滤纸(FPA)酶活达到128.7U/mL,比D_2菌株提高了23.3%。经连续传代,其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兰州榆中县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土样,先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筛选出79株Hc值较大的产纤维素酶菌株,再经液体发酵复筛测CMC酶活和滤纸酶活.结果表明,经复筛后菌株No-15A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1 376.20 U/mL,滤纸酶活497.78 U/mL,其粗酶液分解滤纸快速明显,且该菌株生长速度最快,每日菌落直径增长量为4~5 cm.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No-15A属青霉.  相似文献   

13.
以马疫链球菌AF-0为出发菌株,用LiCl结合紫外线及硫酸二乙酯(DES)进行复合诱变,涂布筛选培养基,从中筛选出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降解酶的双缺陷型突变菌株,经摇瓶发酵考察得到一株产量较高的菌株C4,并经多次传代,其遗传性基本稳定,但随传代次数增多,HA产量有下降趋势;其透明质酸产量达3.32g/L,分子量达1.45×106u,相对于原始出发菌株,产量及分子量分别提高了78%和4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洛伐他汀产量,以红曲霉M14为出发菌株进行N+束诱变。诱变剂量分别为:78×1013、130×1013、182×1013、234×1013N+/cm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诱变菌株发酵产物中洛伐他汀的含量,筛选正突变菌株。结果显示,诱变剂量为130×1013N+/cm2时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正突变率。最优诱变菌株M50-2洛伐他汀产量4.42 mg/g,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70%。对其进行12次传代培养,发现产洛伐他汀的能力下降了2.3%,表现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该菌株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可以利用葡萄发酵产生四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广泛应用于食品、临床和其他领域。该文以地衣芽孢杆菌BL1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进行诱变,根据脱脂奶粉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连续传代培养后得到遗传稳定的四甲基吡嗪产量较高的突变株BT12,该菌株摇瓶发酵生产四甲基吡嗪的最大产量为43.16 g/L,相比出发菌株的37.89 g/L的提高了13.91%。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BS120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进行诱变处理,第一轮以40 mg/L 8-氮鸟嘌呤为筛选拮抗物进行筛选,得到核黄素产量和得率分别提升61. 60%和58. 12%的菌株BSG1。第二轮诱变以300 mg/L寡霉素为筛选拮抗物进行筛选,筛选获得菌株BSG3,核黄素产量和得率较BS120分别提升83. 59%和78. 76%。将核黄素操纵子表达质粒pMX45转入BSG3中,得到菌株BSG5,核黄素产量达到(4 467. 08±99. 47) mg/L,得率为(42. 56±1. 25) mg/g葡萄糖,较BS120分别提高140. 94%和120. 52%,展现了良好的核黄素发酵性能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筛选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并通过菌体形态特征和1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产酶发酵试验,优选产酶的最适条件;利用多种技术对尿酸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酶促反应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UR-05,其被鉴定为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菌株UR-05所产尿酸氧化酶分子质量约为41.5 kDa,比酶活为215.4 U/mg;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8.0;Mg2+和Na+对该酶有激活作用,K+、Ca2+、Mn2+、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菌株UR-05所产尿酸氧化酶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呈现出较强的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热带假丝酵母辅酶Q10高产菌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AS 2.1387为出发菌株,研究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单因素及复合诱变对出发菌株的诱变效应,并根据辅酶Q10合成的反馈调节途径,建立了高产突变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通过放线菌素D对突变菌进行广谱抗性初筛,并以高浓度前体物质对羟基苯甲酸以及终产物结构类似物维生素K3进行特异性筛选,选育得到了遗传稳定性良好的辅酶Q10高产突变株APV.12,使得APV.12菌株辅酶Q10的发酵产量达到23.958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7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