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RIS探地雷达系统及公路检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荣毅  曾校丰 《物探装备》2003,13(4):258-259
探地雷达在地质勘探、工程质量检测、考古、地下隐蔽物的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国际上雷达的品牌较多,本文结合路面检测实例,介绍意大利IDS公司的RIS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于发射信号为无载波高频窄脉冲的探地雷达,导出了层状有损介质表面电磁响应的积分方程算法。首先,利用滤波算法计算层状介质频率域响应方程的汉克尔变换,然后通过傅氏变换计算时间域响应,实现探地雷达观测波形的正演模拟。该算法可在频率域对多种发射波形、阵列天线成相控阵天线发射情况下的电磁响应进行处理和计算。经过模型试算,并与其他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算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与工程地质勘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东才 《物探装备》2001,11(3):199-211
探地雷达广泛应用于近地表地球物理中,如探测地下矿物情况、异常活动、地下水污染、管道、路基以及水下探物等。本文介绍了在勘探设计中如何正确地选择探地雷达的各种参数,如工作频率、采样点、天线距及天线方向等,并列举了多个实例以说明探地雷达在工程地质勘探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道路铺砌层中探地雷达波传播的正演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心频率为1GHz探地雷达脉冲波地道路铺砌层中传播的正演模拟技术。该模拟技术以实际发射的脉冲子波为基础,采用了更加符合的复介电常数,模拟合成了探地雷达脉冲波在层状铺垫介质中的反射曲线,并结合实际测得的探地雷达数据加以分析和解释。实例表明,该模拟方法为正确解释路面下结构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论述了一维有耗介质中脉冲响应的正演理论及其模拟技术,深入研究了导电率、介电常数对脉冲响应的影响,并以平面脉冲电磁波在一维介质中传播的理论为基础编制了脉冲响应的仿真模拟软件,最后用实际模型验证了该模型技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古人幻想的千里眼已为现代人实现了,雷达就可及时发现千里之外的飞行物体。雷达既然可以发现天空的飞行物,是否改进一下也能发现地下的宝藏呢?有关科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因为天空中没有障碍物,而地下除了泥土就是岩石。要想制成地下的“千里眼”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7.
在丹麦和瑞典,通过测地雷达(GPR)反射和露头分析获得了碳酸盐岩丘状构造的图像。这些GPR数据是在石灰岩采石场采集的,其测深大约为10米,而纵向分辨率约为0.5米。这些碳酸盐岩丘属于欧洲西北部上白垩统一丹麦阶(下古新统)白垩群的一部分。它们在内部结构、空间分布和规模大小上均相互类似,而宽度和长度为30-60米,高度为5~10米。 在瑞典和丹麦之间的卡特加特(Kattegat)海峡的地震反射图像中,显示有大型的碳酸盐岩丘状构造(宽500~1000米,高50~100米)。对于这些大型丘状构造的解释不同于测地雷达和露头的观测结果。为此我们要探讨这些相互矛盾的认识。在测地雷达勘测和露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为碳酸盐岩丘状复合体的几何形态建立了真实的参考模型,并且计算了这些模型的合成地震剖面。这些模拟结果显示,单个碳酸盐岩丘的规模小于10-25米的地震分辨率,而丘的叠合所产生的干涉效应可以解释所观测到的大型丘状构造。 我们的发现对于解释碳酸盐岩丘状构造的地震图像很重要。碳酸盐岩丘状岩隆可以形成圈闭,而在评价此类构造的特征和储层潜力时,修正碳酸盐岩丘状复合体几何形态的地震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通过对环境、工程、地下水以及浅度地层学的研究,验证并提高了探地雷达(6PR)在岩化松散沉积物中的有效性(例如,见Neal,2004及本文相关参考资料)。尽管如此,在探地雷达于任意设置情况下反射和衍射的实际外观和特性的控制因素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海洋油气可控源电磁探测仪器研发和勘探方案设计中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参数,如收发距、发射天线长度、发射天线高度、发射电流、发射频率、接收天线长度和接收天线高度等进行了理论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深海环境还是在浅海环境,探测系统参数对测量结果均有相似的影响特点,只是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发射电流和接收天线长度仅决定信号幅度,两者呈正比关系,收发距和发射频率对测量结果影响最为显著,过大过小都不能得到明显的油气异常,需取中等值。发射天线长度、发射天线高度和接收天线高度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油气引起的电场异常幅度随这3个参数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通常这3个参数取值不大,可忽略其影响。在浅海环境下,发射和接收天线可贴近海面布置,此时天线高度仍然较小,这种方式不适用于深海环境。图7参21  相似文献   

10.
束荣华  束双伟 《物探装备》2008,18(2):137-139
Scorpion系统是ION公司推出的基于有线数传技术、以全新理念设计的陆地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功耗低、精度高、带道能力强、兼容能力强等特点,可快速、直观地查询电缆故障.Scorpion系统不仅支持数字检波器采集,也支持模拟检波器作业.为提高石油地震勘探和煤田地震勘探的野外生产效率及进一步提高野外原始资料的品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RIS-K2型探地雷达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琛 《物探装备》2005,15(2):146-148
文中介绍意大利IDS公司新近推出的RIS—K2型探地雷达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影响地质雷达探测效果的不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影响地质雷达探测效果的几种常见不利因素:探测目标体有多层钢构且表层钢构分布密集、探测目标体富水、以及目标体尺寸与埋深比过小,并例举了遇到这3种不利因素时工程中的处理方案。当探测目标体有多层钢构且表层钢构分布密集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探测手段,如钻孔取心法等;当探测目标体富水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探测判定。当目标尺寸与埋深比过小时,要做设计优化和技术调整。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技术在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阐述地质雷达方法原理和岩石物性特征的基础上 ,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在大庆探区太平屯—宋芳屯高分辨率地区表层地质调查中的具体应用。针对探区的实际情况优选了探测方法 ,并对资料进行了精细的解释 ,从而确定了全区表层岩性的分布情况 ,对高分辨率地震野外采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技术在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如小折射和微测井等,都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对岩性的分析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反映岩性变化的特征。胜利油田利用地质雷达技术探测近地表层的结构及其形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工程地质勘探趋于发展势态。本文就工程地质勘探仪器中的地质雷达在岩土勘探、无损检测及工程建筑物结构调查、水上勘测等众多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对其工作方式方法及优越性作了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井间地震在解决油藏开发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井间地震资料,从不同角度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井间不同成像方法基本原理的分析,井间成像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地层与反射波组对应关系的分析,地层内部变化与地震反射结构的分析,以及井间成像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构造趋势的对比分析,得出井间成像资料可以更好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同相轴反映的是地导波阻抗界面的认识。对垦71井区井间地震反射波深度域资料进行了波数计算,对其时间域资料进行了频谱分析,并进行了井间地震资料、地面地震资料、测井曲线等的标定对比,认为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能够分辨3-5m厚的薄层。对胜利广利油田的井间地震反射成像资料进行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具有反映细微构造的能力。井间地震正演模型分析表明,选择大角度道集进行有限角度叠加处理的成像资料可以用于岩性解释。  相似文献   

17.
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火山岩精细解释的需要。通过对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M68井的Walkaway-VSP资料的精细处理和解释,利用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Walkaway-VSP纵波成像对M68井区火山岩进行了精细刻画,在纵向上精细识别了火山岩储层和源岩储层的岩性界面,在横向上精细刻画了火山岩的形态和展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CEM-1型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科满  王立双  宋朝辉 《石油机械》2012,40(2):11-14,92,98
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是气体、泡沫等非液相钻井的重要测量技术手段。以CEM-1型MWD系统为基础,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说明了该测量系统的井下发射机系统、非对称偶极子钻杆天线模型、地面接收系统等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低频电磁衰减规律。将该系统在大牛地气田D66-129井进行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CEM-1型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能在钻井液钻井中的循环、起钻和下钻过程中测量和传输数据,并且不受钻井液性质的影响,在电阻率大于4Ω.m的地层传输深度可达3 081 m,工作时间约216 h。系统整体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二维套管损伤视觉解读效果较差,信息量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多探头瞬变电磁法水平井防砂管柱损伤检测三维成像系统.通过对井下水平井防砂筛管柱多探头设计的分析介绍,结合异常点误差校正算法对多探头数据的补偿,更加突出反映管柱多个扇形区域的损伤情况.同时,针对多探头瞬变电磁法水平井防砂管柱损伤检测接收信号弱的特点,设计了瞬...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维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维Hamilton系统方法。此法通过建立三维离散化网格上的准粒子体系,引入Hamilton函数对系统进行描述。体系中采用中心准粒子与周围6个最近邻和12个次近邻准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模型,文中给出相互作用系数以及相互作用系数与P波波速、质量密度以及泊松比的关系,推导出描述弹性波传播的二阶辛差分格式的离散化方程,并对给定的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