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岭土焙烧条件对合成4A沸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岭土焙烧条件对合成4A沸石过程的考察,讨论了在用高岭土合成4A沸石工艺中,高岭土焙烧因素对4A沸石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800~850℃,粒度10~20μm,焙烧时间为2~2.5h的条件下,可合成出性能较好的4A沸石产品。  相似文献   

2.
煤矸石中铝的浸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影响煤矸石中铝的浸取的主要因素,实验表明,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酸的浓度、酸浸时间、浸取温度对煤矸石中铝的浸取率有明显影响,提出了硫酸法浸取铝的最佳条件: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3.5小时,硫酸的浓度为2O%,酸浸温度为90℃,最佳酸浸时间为1小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阜新地区的煤矸石为原料,研究利用酸提法从煤矸石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通过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盐酸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等因素确定了从煤矸石中提取氧化铝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1 h、盐酸浓度为7mol·L-1、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5,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到35%。  相似文献   

4.
煤矸石合成NaX分子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明  金国林 《化学世界》2003,44(1):8-10
以天然矿物煤矸石为原料 ,在水热体系中合成了 Na X沸石。考察了煤矸石焙烧温度、碱度、晶化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结晶度的影响 ,确定了 Na X沸石的合成工艺 ,并用 NMR和 XRD的手段探讨了煤矸石焙烧温度对合成产物结构的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以LLDPE树脂为基料,通过添加复合阻燃剂和其它多种助剂及填料制造LLDPE阻燃套管的工艺.研究并解决了填料与树脂的相容性,填料对制品加工成型和性能的影响,加工温度及设备的适应性,阻燃剂的选择及复配等技术关键.产品生产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稳定等特点.产品质量符合标准Q/SQz01—93技术要求,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阻燃性能、电性能和施工性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500ml、20l的小试和中试装置中进行了用淮南煤矸石制取白炭黑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煤矸石性质、工艺条件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发现产品性能不仅与煤矸石化学成分有关,而且与矿物组成也有关,工艺条件影响更显著。制得的白炭黑产品作为橡胶填料,测定其胶片机械物理性能达到GB5574-85普通胶板物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制橡胶填料和回收硫铁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通化砟子矿煤矸石经800℃煅烧后做塑料填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制品性能与填加苏州土时相当;用做橡胶填料时可代替CaCO3。对晋城矿区9号煤矸石采用跳汰和摇床工艺回收硫铁矿,回收的硫精矿产品中全硫含量为30.41%,回收率为22.8%。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是我国产量最大的固废之一,对环境造成许多的不良影响。但是煤矸石中含有许多有价值元素,对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淮北矿区的煤矸石制备具有较优良品质的白炭黑的技术方法,使用煤矸石酸浸提铝残渣进行碱溶反应,经自然沉降、中和反应、陈化反应后,再经过洗涤过滤和烘干,得到白炭黑。试验表明煤矸石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700℃左右,焙烧时间2h,煤矸石破碎粉磨到过筛60目到120目,最佳氢氧化钠用量为煤矸石量的40%,酸中和终点的pH值6.0左右,在高于80℃沸腾并保温30~120min,陈化后适当搅拌,制备的白炭黑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江明  邵群 《煤化工》1996,(2):12-17
本文探索了一种煤矸石脱杂的新方法,考察了煤矸石粒度、焙烧温度、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和浸出时间等条件对脱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焙烧盐酸浸出能有效地提高煤矸石中杂质的活性并加以脱除。  相似文献   

10.
用钛白副产的硫酸亚铁浸锰制备高纯二氧化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低品位的贫软锰矿为原料,对用生产钛白副产的硫酸亚铁直接浸锰、浸出液除杂、碳酸锰沉淀、碳酸锰焙烧及二氧化锰精制制备二氧化锰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硫酸亚铁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锰温度70℃,浸锰时间3h,硫酸初始浓度2.1mol/L,矿粉粒度〈150μm,硫酸亚铁加入量为其理论量的120%,固液质量比1:3。碳酸锰焙烧的适宜条件为:焙烧时间4~5h,焙烧温度320—340℃,焙烧料翻动时间10-15min。按该条件浸锰并制备高纯二氧化锰,锰的浸出率可达98.5%以上,产品质量符合ZBG13001-1986一级品标准。该工艺为贫软锰矿的开发利用及钛白粉厂的硫酸亚铁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用高岭土合成聚合氯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彪 《应用化工》2010,39(4):565-567
以高岭土为原料,利用盐酸酸溶、聚合过程制备聚合氯化铝(PAC),探索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焙烧温度800℃,原料配比1∶3.5,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60℃对合成工艺的影响,使A l2O3溶出率可达80%左右。用铝酸钠对盐基度进行调整,盐基度可达75%左右,并对其性能与同类产品进行了净水性能考察对比。结果表明,产品质量达到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许逵  陈静  潘荣楷  马琳  覃成红 《弹性体》2013,23(4):20-22
采用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经活化改性制备天然橡胶补强材料,并与硅铝炭黑进行对比。3种粉体的化学组成相同,但含量差异明显,晶体结构也有不同。天然橡胶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煤矸石粉填充天然橡胶混炼胶硫化速率最快,交联密度大;就拉伸强度而言,硅铝炭黑补强性能较好;煤矸石粉补强的300%定伸应力明显高于粉煤灰和硅铝炭黑补强天然橡胶。  相似文献   

13.
武永爱 《辽宁化工》2011,40(9):913-916
以铝矾土和铝酸钙粉为原料,在实验室采用酸溶二步法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PAC),通过实验考查制备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到最佳生产条件:100~110 mL浓度为20%盐酸中,投加氧化铝含量51.22%的铝酸钙粉12 g和氧化铝含量26.50%的铝钒土15 g;最佳温度范围为100~110℃;最佳反应时间在7 h左右。在此工艺参数控制条件下,制备出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的盐基度为83%,氧化铝含量为13.4%,符合GB 15892—2009《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蛹酰化肽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物技术酶解蛹蛋白、油酸、三氯化磷、氢氧化钠为原料,在微负压、碱性条件下,恒温40℃,控速1000r/min搅拌,滴加油酰氯反应2~3h,合成了新型天然表面活性剂蛹酰化肽,并对其与进口日本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蛹酰化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3500,在日本产品质量标准200~5000的范围内,酰化总收率达750%。  相似文献   

15.
溶气气浮法对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气气浮法处理含油污水过程中,污水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絮凝剂的添加量、回流比、溶气压力以及溶气水流量等要素。实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控制溶气的压力为0.3~0.4MPa,当进口污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小于30mg/L时,气浮池中聚合氯化铝质量浓度为75g/L、气溶水流量为8t/h;当污水油的质量浓度为30~50mg/L时,聚合氯化铝质量浓度为100mg/L、气溶水流量为8.5t/h;当含油质量浓度为50~100mg/L时,PAC质量浓度为150mg/L、气溶水流量为9t/h;当含油质量浓度大于100mg/L时,PAC质量浓度为200mg/L、气溶水流量为10t/h。  相似文献   

16.
轮胎专用复合天然橡胶是专门用于轮胎生产加工的天然橡胶的特殊称呼,这类橡胶产品的工艺技术是对传统的天然橡胶初加技工艺术的革新和改造。该类产品从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都比以往的天然橡胶标准产品更受下游厂家的认可,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但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包括从原料控制、工艺监督、成品销售等方面还需要等待实践的检验、产业的规划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轮胎专用复合天然橡胶的发展进行中长期发展规划,让它的发展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对现有橡胶初加工企业的一种升级改造,也不断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硫铁矿烧渣制高纯氧化铁红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红的新工艺。考察了影响硫铁矿烧渣酸溶、净化、煅烧等过程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硫铁矿烧渣可以制取高纯度的氧化铁红,质量符合HG/T2574-94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18.
聚硫氯化铝([Al2(OH)nCl6-n].(SO4)x,PACS)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可在不加碱性助剂或其他助凝剂的条件下,起到传统无机絮凝剂无法比拟的效果。从聚硫氯化铝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PACS目前的研究现状。其中,PACS的制备分别介绍了以煤矸石、铝矾土、铝灰渣为原料的PACS制备工艺,PACS的应用中主要介绍了PACS在钢铁废水、含油废水、运河废水处理三方面的应用,最后笔者针对PACS净水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用煤矸石生粉加压工艺生产工业硫酸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东水泉煤矸石矿物组成进行了简要说明。重点介绍了用此矿采用加压工艺生产工业硫酸铝的工艺过程、产品质量、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李洪花  李辽沙 《化工学报》2007,58(2):514-517
超细硅酸铝通常是以硫酸铝和水玻璃为原料合成的,不仅消耗含铝的化工原料,且成本高。而本研究则以含铝废液为原料,通过反应合成、聚合、表面修饰、陈化、洗涤等步骤,制备超细硅酸铝。并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SEM和XRD等测定,得出:样品原生粒子在10 nm~40nm左右,次生粒子平均粒径为100nm,分子中的Si-O和Al-O键通过相互链接构成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并以无定型非晶态为主。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中国企业通用标准,其化学式为:Na2O • Al2O3 •mSiO2 •nH2O(其中m为9~11;n为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